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河南黄河行散记
一路欢歌唱大河


2006-11-01

  为庆祝人民治黄60年,缅怀治黄先贤的丰功伟绩,讴歌河南人民治黄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黄河优良传统,推动治黄事业进一步发展,河南河务局邀请中国水利报(网)、黄河报(网)、黄河有线电视站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从10月10日起,赴开封、新乡、濮阳、焦作、洛阳、郑州等沿黄地区采访,深入治黄一线,抚今追昔,访问相关人物,感受并探寻河南人民治黄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

  10月10日,联合采访组由郑州出发,首站到达开封,拉开了“河南黄河行”采访的序幕。

  祸福相依话“悬河”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面包车载着采访组一行8人,穿过金黄的稻田,沿着宽阔平整的标准化堤防道路,欢快地驶向开封黄河著名的柳园口险工。在这里,记者了解了开封黄河的历史与治理成就。历史上开封因河而兴,也因河而废。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首次离京出巡就亲临河南黄河视察,在开封柳园口险工42号坝察看了悬河情况后,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柳园口这个昔日黄河的决口地,经过多年建设,今日处处绿柳如荫,鸟语花香,已开发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一个窗口向世人展示黄河治理的成就。


  “黄河下游的‘悬河’形势比较严重,说起开封黄河的‘悬’,人们总把它与开封的铁塔做比较。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对‘地上悬河’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开封河务局的同志介绍说。记者了解到,特别是经过2002~2006年的调水调沙,开封“悬河”得到有效治理,黄河主河槽明显下切,平滩流量由以前的约2000立方米每秒达到了3500立方米每秒,过洪能力明显增强。60年来,开封所辖87.67公里堤防经过两次大复堤和历年培修,近年又建成了标准化堤防,巩固了防洪工程体系,在改善开封市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开封人民过去“怕黄河,恨黄河,想离开黄河”,现在“爱黄河,用黄河,离不开黄河”。


  记者想起在柳园口44号坝上看到的镇河铁犀,相传是民族英雄于谦1446年为镇黄河洪水灾害而建(实物在开封市郊铁牛村)。千百年来它目睹了中州大地迭遭水患的历史,承载着古代人民战胜水患的美好梦想;如今它见证了河南黄河60年的岁岁安澜,并将继续陪伴黄河人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

  引黄供水新突破

  1952年河南建成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新乡人民胜利渠,开创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先河,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在纪念人民治黄60年的今天,我们踏上新乡黄河之旅,新乡引黄供水事业的重大突破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河南河务局随行人员介绍说,人民胜利渠建成后,河南引黄工程如雨后春笋广布黄河两岸。截至2005年底,共建成各类引黄取水工程71处,累计引水1357亿立方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沿黄城市供水区域及规模进一步扩大,长垣、吉利、温县、武陟、濮阳等供水工程相继建成,一批新建大型企业的引黄取水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在长垣县,记者在位于周营上延控导工程上的水厂沉沙池旁,近距离接触了为河南引黄事业带来新突破的“长垣供水模式”。2003年河南河务局成立了供水局,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长垣县政府合作开发引黄供水项目。河南河务局第一个城市供水工程——长垣城区引黄供水工程于次年建成,优质、洁净的黄河水第一次流入长垣县城。这种“分工建设、独立经营;协同配套、地方先行;预交水费、用量保底;优水优价、各方共赢”的做法,一举打破了以往黄河部门“有水难供、水费难收、工程难建”的困境。


  “长垣供水工程建成后,经过沉沙净化的黄河水作为商品水供给城市,增加了附加值,收益大大提高,结束了‘1000吨黄河水不如一瓶矿泉水’的历史。”长垣河务局副局长翟红宇告诉记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长垣供水模式”引发了连锁效应,这一模式探索出的引黄供水产业化道路,正逐渐被河南沿黄地区所接受,“长垣供水模式”在河南黄河“遍地开花”。


  结束了新乡黄河的采访,记者们深深感到,现在,河南黄河引黄供水的新理念正蓬勃兴起,为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红色记忆耀黄河

  离开新乡,采访组踏上了濮阳大地,在将军渡前、在水上抢险队的院落里,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将军渡,是濮阳台前县孙口乡的美称,这里记录着一场革命壮举。1947年7月,刘邓大军在以黄河孙口渡口为中心的河段上,在几千名黄河水兵的帮助下,强渡黄河,挺进中原,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当年为大军渡河立下赫赫战功的部分黄河水兵,全国解放后转业治理黄河,作为水上抢险队的成员,为黄河安澜奉献了美好的青春。


  活跃在历次抗洪抢险前线的黄河水上抢险队,其前身是当年刘邓大军渡河时的黄河指挥部二、三大队。全国解放后,这支队伍转而以运输黄河防汛石料、抢险救护为主,隶属河南河务局航运大队,1988年更名为水上抢险队。


  在濮阳河务局水上抢险队幽静的院落里,几位老河工的讲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黄“战场”。


  航运大队老书记、78岁的王传信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航运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撑篙拉纤背石头”。黄河当时都是秸坝,为了加固堤防,队里靠485人、54只船往坝头运送石料,恐怕从那时以后才有了石坝。“背石头最累人。一块石头百十斤重,一个人背上放块木板,再由两人抬起一块大石头放他背上,一步一挪地走过颤巍巍的跷板,硬生生把石头背到坝头上,这一背就是近30年。老航运大队工人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烙印——后腰上两个拳头大小的硬疙瘩!可以说,从花园口到台前,哪个坝头都有我们老河工留下的足迹和血汗。”82岁的张汝训老人对运送抢险物资和救护滩区群众的往事记忆犹新:“天黑风大,我们摸黑驾船,喊着叫着搜寻大水中被困在树杈和屋顶上的老乡,发现后浮着水把他们救到船上。”


  听完老人们的述说,那磨出厚厚老茧的脊背总在记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老一代治黄人就像黄河堤坝下那一块块根石,为黄河千里大堤、道道坝垛打下牢牢的根基,更为治黄事业打下稳如磐石的根基,经过几代治黄人前仆后继的艰苦努力,才有了今天坚固的堤防、巍峨的险工,更有了治黄事业的长足发展。

  杨庄改道神来之笔

  河南黄河行采访组离开新乡来到焦作,黄河支流——沁河进入记者的视野。


  沁河是人民治理黄河以来黄河众多支流中惟一纳入黄河统一管理的河流,是目前黄河中下游惟一没有控制性水库工程的支流,其洪水来猛去速,善淤善决,素有“小黄河”之称。


  听说在沁河治理的历史上有一项工程犹如“神来之笔”,惠泽两岸百姓,那就是杨庄改道工程。在当年修起的大堤上,武陟第一河务局原副局长杨维殿给记者讲述了工程的由来。


  沁河下游两岸堤防距离一般800~1200米,而武陟县城附近长约750米的转弯河段堤距仅330米,影响沁河下游整体防洪效益。1981年实施了为沁河裁弯展宽的杨庄改道工程,从沁河右岸武陟县杨庄起,将原3.5公里长的河道上330米宽的卡口和一座险桥置于新建的左堤外,向右开辟宽800米的新河道,解决汛期壅水问题。


  “1982年8月,就在杨庄改道主体工程建成的第12天,沁河下游发生了4130立方米每秒的超标准洪水,由于河道过洪能力大增,避免了沁南决堤,17万人口免受洪水灾害,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是工程投资的5倍。”杨维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工程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奇效,当地群众无不惊叹。”


  “我国自明清以来,就将沁河防洪与黄河统一管理。在新的治黄历史征程上,焦作河务局更是‘两条河流一肩挑’。”焦作河务局局长张伟中向记者历数近年沁河治理的“大事记”。1998年可谓是沁河治理的“春天”。由于老龙湾以下沁河河段受黄河大洪水顶托倒灌影响十分严重,因此1998年河务部门对这一堤段进行了工程淤背,全面加高加宽,对不具备淤背条件的堤段进行了截渗处理。2004年沁河专业机动抢险队成立,在非工程体系防御措施方面走出关键一步。2005年针对采砂活动对黄(沁)河防汛造成的威胁,焦作河务局会同当地政府以政府令形式出台了《黄(沁)河采砂管理条例》。2005年,《沁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制定完成,并通过了黄委审查。2006年7月,黄河防总首次针对沁河防汛举行了大规模的军民联合防汛演习,演习人数之多、项目之全、规模之大在沁河历史上均为首次。随着沁河河口村水库建设的实施,沁河治理又将迎来新的“春天”。


  记者漫步在平整的沁河大堤上,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堤面常青草皮平如地毯,堤边成片的红叶李、毛白杨枝繁叶茂,不远处的村庄新房幢幢、鱼塘片片、菜园青青,家家墙头屋顶挂起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昭示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豫西“小局”大作为

  河南黄河行采访组来到古都洛阳,这里是守着河南黄河“西大门”的豫西河务局所在地。


  豫西河务局是豫西地区(三门峡市、洛阳市和济源市三个行政区域)黄(沁)河河道水行政主管机关,是河南河务局的派出单位。它的前身是1995年成立的洛阳市河务局。随着河南省行政区划的调整,济源市成为省辖单列市,1998年上级批准成立了豫西地区河务局,同时撤销洛阳市河务局,并将原属于焦作市河务局的济源市河务局划归这个局。2004年更名为豫西河务局。


  听豫西河务局的同志介绍,他们局具有“新、少、长”三个特点,“新”指成立时间晚,仅有10年历史;“少”指人员少,加上离退休职工还不到300人;“长”指管辖河道长,管理的黄河河道长283公里,自上而下建设有三门峡、小浪底、西霞院三座大型水库,其余31公里为设防河道,同时管辖着沁河济源段42公里长的河道。


  正因为管理的河道长、管辖范围大,加上豫西地区黄(沁)河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利用优势,区内水事活动频繁。针对此,该局党组将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确立为日常管理的重要职能,多次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水资源管理权,大胆尝试开征了黄河地下水资源费,创建了新的供水模式等,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豫西河务局爱打官司,而且官司打得漂亮’,这在洛阳是出了名的。”水政水资源科主任科员王鲁明指着一摞厚厚的卷宗对记者说。10年间,豫西河务局依法查处了60多起水事案件,上诉法院处理案件均获胜诉。同时,该局水政执法人员下大力气清除河道内违章设施,规范河道采砂行为。记者在孟津河段看到的几处采砂点,均合法执证采砂,规范操作,秩序井然。


  豫西黄河多为不设防河段,自建自管的取水工程很多,造成对黄河水源的浪费,加大了水资源费征收的难度。在洛阳市吉利区黄河滩区白坡控导工程上,记者看到的一项为中石化洛阳分公司工业生产供水的取水工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工程采取“建设单位预交水费、河务部门修建工程”的做法兴建,探索出一种新的供水模式。目前,这项年取水总量4730万立方米的取水工程已经建成并具备取水能力。

  花园口上看黄河

  10月18日,采访组回到了这次活动的出发地、也是采访的最后一站——郑州。郑州黄河河段在黄河上的位置,可用12个字来概括: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


  谈起郑州乃至河南人民治理黄河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就不得不提及花园口。从郑州市区驱车12公里就到了位于北郊的花园口景区。在花园口记事广场上,惠金河务局退休老干部王法星向记者讲述了他心目中的花园口。


  黄河花园口历来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险中之险,曾因1938年决口事件而震惊中外。仅仅过了半个多世纪,当年决口处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如今已演变为标准化堤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治理黄河成就最有力的见证之一。


  平坦的柏油堤顶路面,整齐划一的行道观赏林,四季常青树种点缀堤肩,规整平顺的堤坡上葛巴草皮长势良好,黄河大堤100米宽的淤背区掩映在生态林木的翠绿之中,临河50米宽的防浪林郁郁葱葱……一流的堤防配套一流的生态景观:四季景观园、花西湖、花园口纪事广场,充分体现出花园口标准化堤防建设的精髓。


  沿着大堤行进,在郑州黄河大桥南端西侧的黄河大堤上,可以看到一栋3层乳白色的建筑,这就是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它在黄河下游防汛抗洪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2002年6月15日花园口水文新站正式设立。多年来,从这里测报的水沙测验数据,一直是黄河下游防洪预报调度指挥决策和水量调度管理的基本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花园口就是黄河下游防汛的晴雨表。


  黄河花园口从历史的废墟上崛起,以其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的防洪工程,以及黄河流域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第一座全数字水质自动监测站等的建成,成为展示人民治理黄河辉煌成就的一处窗口。


  从10月10~18日,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河南黄河行采访组从郑州出发,先后到达开封、新乡、濮阳、焦作、洛阳,实地察看了黄河大堤、防洪工程、供水设施、一线班组建设等,走访了河务部门、地方水利部门、治黄职工、沿黄群众,行程2300公里。采访中,河南黄河治理的辉煌成就通过一个个细节一幕幕展现在记者眼前。记者充分感受到了河南黄河60年岁岁安澜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河南黄河干部职工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不懈努力的身影。让我们共同祝愿母亲河的明天更加美好!


  来源:黄河网 2006年11月11日

    
作者: 刘 岚
SRC-99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