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精神:一面高扬的旗帜


2006-10-26

  第一章 奇迹是谁创造的 

  
  这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行业;这又是一个光荣的行业,是一个英雄辈出、奇迹连连的行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经又是一条著名的害河。在人民治理黄河以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约1600余次,改道26次,形成了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规律。这个魔咒般的规律给下游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然而,这个规律到了20世纪40年代就被彻底打破,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的60年间,黄河发生了12次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其中还有1958年22300立方米每秒、1982年15300立方米每秒两次特大洪水,黄河伏秋大汛都没有决过口!对于以复杂难治、水患频仍闻名于世的黄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在彻底扭转了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的同时,黄河在造福人民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显著:作为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黄河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引黄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亩增长到今天的1.1亿亩,同时为沿河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提供了生活与工业用水,并通过引黄济津、引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缓解了天津、河北、山东青岛等地的用水危机;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18座水电站,水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达1000多万千瓦,成为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18万平方千米,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这些同样堪称伟大的奇迹。

  这些伟大的奇迹是谁创造的呢?

  1982年8月2日,黄河花园口发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洪峰到了开封柳园口,出现了100多年来的最高水位,洪水漫过了30余座坝垛,爬上了12千米长的险工堤坡,险情十分严重。开封黄河修防段工程队三班班长姚志泉接到了抢险命令,迅即带领全班冒着滂沱大雨赶往险工。为了了解水下根石情况,姚志泉决定立刻进行根石探摸,因为雨大浪急,下水很危险,他让队员们用绳子拴住他的腰,他抠住堤坡上的石头缝下到河里,一点一点地在水中探摸。姚志泉就这样在雨淋水泡中干了6天6夜,洪水开始降了,他的体温却陡然升了。到了8月9日,河势突变,黑岗口河段形成险恶的横河,3000多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直扑25号护岸,护岸以下出现50米长的滑坡,700多立方米坦石眨眼间被洪水吞没,情况很危急。险情传到了高烧达40摄氏度,正在被窝里发汗的姚志泉耳里,他突然掀开被子跳下床,抓起药片就朝出险护岸跑。一到抢险工地就搬起石头干了起来。成方成方的石头扔下去了,成捆成捆的树枝撂下去了,洪水还是一分一分地上升。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喑哑又几近咆哮的声音响起:“大家听着,洪水不退人不退,誓与堤坝共存亡!咱们豁出去了!”人们一听,这是那个连续高烧已经几天卧床不起的姚志泉,不禁热血沸腾,众志成城,背石头,抱树枝,泥里滚,水里爬,就这样又与洪水展开了两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击退了洪水。事后,许多人都对姚志泉带着40摄氏度的体温在抢险工地上奋战两天两夜觉得不可思议,连称奇迹。那一年,姚志泉被评为黄委抢险模范,出席了黄委治黄总结表模大会;1984年又被评为水电部劳动模范。

  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黄河口勘测局浅海测验队队员边春华,在参加黄河水文工作的20多年里,曾两次遭遇风暴潮。第一次是1992年8月31日,边春华等4人驾测船在黄河口南烂泥潮位观测站执行观潮任务,突遇50年来最大的风暴潮。由于另外3人都太年轻,边春华就成了这只船上的主心骨。他沉着地带领3个年轻人与风暴潮搏斗,在船板一块块脱落,船内进水越来越快的时候,边春华找出厚达284页的观测资料,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上“有拾到者,烦交东营市水文局勘测总队。9207、6月10日~8月31日、资料共284页、电话:222095”等字样,连同观测资料用塑料布包了几层,牢牢实实地捆扎在腰间,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就在这时,救援船只赶到了,与风暴潮周旋了15个小时的边春华等人才死里逃生。第二次是2001年9月24日9时多,边春华与一名船工驾一只小船,在桩西潮位站附近执行观潮任务时,又遭遇突发的风暴潮,狂风掀起几米高的巨浪,10余米长的船像一片树叶在波峰浪谷间抛上抛下。船工因严重晕船躺在船舱里不能动弹,只剩边春华一个人与风暴潮搏斗,由于风浪太大,小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边春华这次先把观测资料用塑料袋包扎好塞进胸前的救生衣里,然后一只手紧紧抱住桅杆,一只手用对讲机向单位请求救援。在与风暴潮抗争了4个多小时后,“胜利231”号救援船赶到了,把边春华连人带船一起拖到了岸边。边春华上岸后第一件事就是从胸前掏出包得好好的观测资料交给闻讯早已赶来的局领导,然后大哭着向“胜利231”的船长、船员们下跪致谢……边春华两次从风暴潮中死里逃生,被人们称为奇迹,他也就成了一个奇人。

  而大难不死的胡建华,终生都会感谢他在西线南水北调综合查勘队的队友们。1993年8月7日,胡建华在查勘的路途中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当时不觉得有多厉害,3天后依然感觉疼痛,到红原县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脾脏破裂,由于已经拖延了两天,医院院长提议必须在24小时内送往大城市医院,查勘队领导决定立即往兰州送。稍事准备之后,随队的两辆中型面包车于8月10日上午10时拉着胡建华和救护他的队友们离开红原,朝着700多千米之外的兰州驶去。一路上过茫茫草地、翻绵绵山岭,到8月11日凌晨4时多抵达兰州的甘肃省人民医院,这时距从红原出发已经18个小时,却比红原县医院院长的要求提前了6个小时。当大夫们听说他们是头一天上午从700多千米之外的川西红原县赶过来时,连称这是一个奇迹。大夫说,一般情况下,在那个高寒缺氧而又遥远偏僻的地方脾脏破裂,只有死路一条。而奇迹之所以会发生,除了伤员本人体质好之外,就是查勘队救护措施有力。

  还有赵业安,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屡创奇迹的铁人。赵业安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是我国著名的泥沙专家。他因患癌症曾先后于1971年、1976年、1980年3次被推上手术台,还在一场车祸中遭受脑血管撕裂、颈椎错位、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重伤,但在每次与死神的较量中他都成了胜利者,并且在每次死里逃生之后,都尽快地回到泥沙研究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获得过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且戴上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还有谢会贵,自从1977年从黄河水利学校分配到黄河源地区的玛多水文站,已经在海拔4200米的玛多坚守了29年。许多人都说,在玛多那样环境恶劣的地方不要说常年在河上测流,就是什么都不干能坚持过来,就是奇迹。

  还有在山东东明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期间,参加建设的黄河施工队伍创造了14千米远距离输沙和日产放淤固堤土方25万立方米的纪录,也被权威人士称为奇迹。

  还有……

  哦,人民治理黄河60年创造的伟大奇迹,就是由这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奇迹的人们创造的。他们就是从事黄河治理开发工作的黄河职工,人们习惯于把他们叫做——黄河人!

  第二章 黄河人的领军人物

  在人类与黄河相处的过程中,为了趋利避害,兴利除害,古往今来,有无数仁人志士皓首穷经,前仆后继。其中有许多人功勋卓著,青史留名,从贾让到王景,从贾鲁到潘季驯,从靳辅、陈潢到郭大昌,从李仪祉到人民治理黄河之后的第一任主任王化云,他们都是探求治黄真理的执火者,王化云更是黄河人的领军人物。

  60年前,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政府为了自己的私利专注于内战,以黄河回归故道为幌子,企图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中国共产党看穿了国民党的企图,立即针锋相对,一边积极准备同国民党就黄河问题进行谈判,一边决定成立人民自己的治黄机构。很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治理黄河机构——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就成立了,时任冀鲁豫行署民教处长的王化云被选中担任第一任主任。不知当时有没有人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安排,而是一次重要的历史选择,它对于黄河这条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河流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王化云对黄河并不陌生,他的家乡山东省馆陶县南馆陶镇就在黄河故道旁边。虽然他在大学时学的是法律,毕业后又一直在解放区从事抗日斗争,对黄河治理可以说还是个门外汉。但是熔铸在骨子里的对黄河的情感,使王化云毅然服从了组织的决定,迅速转换人生角色,全身心投入了这项对他来说全新的工作,并且成为中国当代著名的治河专家。

  王化云上任后,一面坚定积极地参与领导“反蒋治黄”斗争,一面刻苦钻研黄河历史和治黄业务,一面又广泛调集水利技术人才,搭建专业知识架构,为新黄委担负起治理黄河、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做准备。

  1949年开国大典后,新中国举行了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王化云作为华北区的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三年来的治黄斗争》的大会发言,总结了人民治黄3年多来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在这篇发言中还第一次提出了变害为利的治黄总目标。

  1955年,在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邓子恢副总理作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这是我国治黄历史上第一部全面、完整、科学的综合规划,王化云的主要治河观点“除害兴利,蓄水拦沙”,在这一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958年7月中旬,黄河花园口站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这是20世纪黄河发生的第二大洪水,这场洪水把一件天大的难题摆在了黄委的面前,那就是分洪还是不分洪。按照防洪预案,当花园口站以上不远的秦厂站发生20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就可以启用下游左岸的北金堤滞洪区,在长垣县石头庄溢洪堰分洪,如果黄委决定分洪,也属顺理成章。但是当时的北金堤滞洪区内已有100万人口,200多万亩耕地,分洪一次国家经济损失要好几亿元。可如果不分洪,万一堤防失守,黄河决口,会给国家带来更惨重的损失。在这一发千钧之际,王化云根据对10余年来黄河堤防抗洪能力增强情况的掌握,根据对下游豫鲁两省人民抗洪抢险士气和决心的了解,根据对后续洪水和雨情趋势的分析判断,毅然做出了“不分洪,靠严密防守战胜洪水”的决策建议,上报了豫鲁两省省委、中央防总和国务院,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准。战胜1958年特大洪水的事实证明,不分洪的决策是正确的,避免了淹没北金堤滞洪区的巨大损失。然而,为了做出这一决策,黄委主任王化云承担了多大的精神压力,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黄河安危又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刻。王化云和众多治黄专家研究认为,要解决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和洪水威胁等问题,必须尽快采取重大措施,在三门峡以下黄河干流上兴建一座控制性工程。但是此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上小浪底水库,一种是上桃花峪滞洪工程,两种方案各有优劣。经过全面比较,王化云认为小浪底水库在防洪、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的巨大综合效益是桃花峪滞洪工程不能比拟的,其战略意义更为重要,于是提出了先上小浪底水库的主张,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采纳。随后,已经年过七旬的王化云又与生命展开了最后一场赛跑。为了推动小浪底工程尽快上马,他多方奔走呼吁,实地考察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反复优化方案。1991年9月,黄河人渴望已久的小浪底工程开工了,而为此做出了人生最后一搏的王化云却已在重病之中,当他听到这一消息后,两行热泪流下了瘦削的脸颊。1992年2月18日,一代河官在这一天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里程。

  对黄河的景仰,对人民的热爱,使王化云成了当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在他长达40多年的治黄生涯里,走遍大河上下,深入调查研究,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提出了以“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调水调沙”等治黄方略,主持并指导了一系列重大治河实践,不仅为黄河岁岁安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治黄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化云不但是现代治黄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数万黄河人的领军人物!

  第三章 创新是黄河前进的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黄河人的灵魂。人民治理黄河事业从它开始的时候起就在不断地创新,也正是不断地创新加快了治理黄河的步伐。

  史无前例的人民治理黄河体制

  1946年2月22日成立的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治理黄河机构。3月12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在黄河下游故道沿岸各专署、县设立修防处和修防段。5月31日,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改为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民治理黄河机构一成立,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针对国民党引黄河归故的动作,带领下游人民群众迅速投入抢修黄河故道堤防的工作。冀鲁豫行署从沿河18个县动员了23万民工,在300千米长的堤段上展开复堤工作,渤海行署则动员了20万民工参加修堤,初次显示了人民治理黄河的力量。1947年3月15日黄河归故,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此时明确提出了“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第一个人民治理黄河方针,遂在黄河下游两岸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修堤整险运动,从5月初到7月底,冀鲁豫和渤海两解放区动员民工近50万人,冒着天上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地面部队的侵扰,对600多千米堤防进行了加高培厚,完成土方1000多万立方米,再次显示了人民的力量。1948年6月24日,冀鲁豫区党委就防汛工作提出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执行‘分期分段,重点防守’的方针,建立有力的防汛机构。” 6月底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做出规定:“县、区设指挥部,重点堤段每5千米设一指挥点,500米设一防汛屋,平工段每1千米设立防汛屋。每屋备铜锣一面,防汛工具15种。沿堤5千米以内村庄为防汛区,2.5千米村庄应组织护堤抢险队,队员准备好草捆、布袋、铁锨、箩筐等工具,平时在家生产,闻警钟、鸣锣,立即上堤抢险。”7月17日,渤海区党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成立防汛指挥部,沿河各县一律成立防汛指挥部,沿黄区村成立各级队部。”从而初步确立了黄河防汛组织体系。

  1949年黄河大洪水,下游两岸组成了40万人的抗洪抢险队伍与洪水搏斗了40余天,击退了大洪水;1958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组织了200万人的抗洪大军,战胜了这场特大洪水;1982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了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下游两岸又调动了31万军民上堤参战,令这场特大洪水也签了城下之盟……

  60年来的事实证明,人民,是不管多大洪水都冲不垮的又一道长堤!

  史无前例的人民治理黄河体制,是黄河治理开发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保证!

  两项新技术的推广

  人民治理黄河初期,黄河堤防存在很多隐患,为了消除隐患,提高堤身抗洪能力,职工群众都想了许多办法。河南河务局封丘修防段工人靳钊,把原来练就的用钢锥找煤的技术用于堤防探摸隐患,收到奇效。他曾带领40人用10天时间在黄河大堤锥探5万余眼,找出獾狐洞穴、裂缝等隐患90余处,这一方法很快在全河被推广。到1954年,全河共锥探5800万眼,发现和处理各类隐患8万余处,捕捉獾狐等危害堤防动物22000多只。
为了提高锥探灌浆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0世纪70年代初期,河南温陟黄沁河修防段职工在曹生俊、彭德钊两位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研制成功电动打锥机,比人工锥探的工效提高了5倍,但是电动打锥机受农村供电不足的限制,经常无法使用。彭德钊经过刻苦钻研,又在电动打锥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自动打锥机,将电动打锥机的工效翻了一番。这种自动打锥机由黄河机械修造厂定型生产,在河南黄河堤防上被全面推广应用,并且被汉江、漳卫河等堤防引进使用。锥探灌浆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不仅在提高黄河堤防抗洪能力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全国堤防的加固做出了黄河人的贡献。

  自制吸泥船放淤固堤

  新中国成立以后,放淤固堤作为一种提高堤防抗洪能力的有效措施,曾得到较快发展,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属于自流放淤阶段。1970年2月,当时在山东齐河修防段下放劳动的黄委工务处处长田浮萍和该段职工一起大胆钻研,土法上马,于当年7月建成一只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这是黄河上的第一只吸泥船。建成后即在齐河下水试运转,用高压水枪冲搅泥沙,使河水含沙量大幅度增加,再用吸泥泵抽吸,通过管道输送到大堤背河淤区内,清水灌溉,泥沙加固堤防。之后,齐河修防段又造了第二只吸泥船,两只吸泥船投入运用,一年多时间便淤填土方31万立方米。1972年10月30日的《大众日报》上报道了齐河修防段的这一成果。到1973年,山东河务局已制造吸泥船21只,累计完成土方293万立方米。河南河务局从1974年开始,先后制造简易钢质吸泥船46只,在放淤固堤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1974年6月,黄委在山东齐河召开放淤固堤现场会,会议明确将制造吸泥船淤背固堤作为黄河下游近期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并把它列入国家计划,造船钢材由上级调拨。

  黄河下游使用吸泥船进行放淤固堤的事迹引起了各方的关注。1975年6月12日,水电部编印的第37期《水利简报》刊载了《黄河下游自制吸泥船放淤固堤》一文,概述了用吸泥船放淤固堤比人工修堤拥有的节约劳力、投资、粮食及减少耕地开挖等优点。同年10月,新华社就山东黄河职工利用黄河泥沙淤背固堤,为堤防建设闯出一条新路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建成全国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

  设于1938年的花园口水文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测验条件最复杂的水文站,也是黄河下游防洪调度、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站,在黄河治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001年,当黄委水文局准备启动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开始向现代化水文阔步挺进时,将花园口水文站的现代化建设列为小花间项目的首项工程,并且于2002年6月15日将花园口水文站建成黄河上第一座、也是全国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实现了测船的自动测流,建成了测站计算机网络系统、水位遥测系统、图像监视系统、信息查询与处理系统等,实现了防汛信息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大大缩短了水情测报的时间。2002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视察了花园口水文站,详细询问了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进展情况,要求尽快建成。

  国内一位著名数学模型专家在参观了花园口水文站后发出赞叹:“花园口水文站的建设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和生产运行

  2002年7月4日至15日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委进行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在从小浪底坝下到河口800多千米的河道内,共冲刷泥沙3620万吨,河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试验对进一步认识黄河水沙运行规律、提高对水沙的调控能力、科学掌握对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方式、验证现代化治黄手段等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2003年至2004年,黄委又成功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经过3次调水调沙试验,约有3亿吨泥沙被冲刷入海,下游河道主河槽得到全面冲刷,槽底高程平均下降1米,加上小浪底水库建成初期的清水下泄对下游河道的冲刷作用,黄河下游河道的最小过流能力已从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3000立方米每秒。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是人类由被动治理黄河走向主动治理黄河的转折点,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原型试验,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誉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河流泥沙治理试验”。

  从2005年起,黄河调水调沙正式转入生产运用阶段。2005年6月和2006年6月,按照预定的设计方案开展了常规性的调水调沙。连续两年又将1.2亿多吨的泥沙送入大海,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增加到3500立方米每秒以上。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由于黄河本体的生命长期以来被忽视,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随意向黄河索取,远远超出了黄河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各方面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生态用水被挤占,下游河床萎缩加剧,洪水威胁严重,水质严重污染,河口地区生态恶化。作为负责治理和管理黄河的流域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决意成为河流健康生命的代言人和捍卫者,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理论框架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4个主要标志,该标志应通过9条治理途径来实现。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赋予河流生命的意义,建立河流生命的概念,表达了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强烈意愿。它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上,由“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引申而至的“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成为该届论坛的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河流健康生命的实质和科学内涵。人们强烈地感受到,面对全球范围内河流存在的生命危机,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理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最后向全世界庄严地发表了《黄河宣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使“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成为人类的共同心声。

  60年来,在防汛体制、治河方略、防洪科技、泥沙研究、水土保持、勘测设计、水文水资源等方面,黄河人还有着无数创新之举。可以说,没有这无数次的创新,就没有黄河治理开发事业焕然一新的今天。

  第四章 有多少震撼来自默默无闻

  不是只有高山才令人仰止,不是只有大海才波澜壮阔,在最偏僻、最艰苦的治理黄河基层岗位,在最平凡、最朴实的黄河职工身上,一样可以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未能赶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时代,有的赶上了但未能映入“感动中国”评委会的法眼,但是他们的事迹如果广为人知,一样足以感动中国!

  舍身堵漏洞的戴令德

  1949年,黄河下游发生了回归故道之后的第一场大洪水,从7月6日起连续出现洪峰,9月14日花园口站洪峰流量达12300立方米每秒。由于黄河回归故道只有两年多,许多堤防还未经受过洪水的考验,有的堤段甚至处于低矮残破阶段,真可说是千里大堤,险象环生。9月16日夜,山东济阳黄河工程队员戴令德冒雨在沟阳险工察看险情,凌晨1时才披着油布往舒家村的临时住处走。当走到舒家村口的平工段时,听到背河有“哗哗”的流水声,警惕性极高的戴令德立即 提着马灯循声找去,结果发现背河堤身有一个洞眼正冒浑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了漏洞。尽管戴令德当年只有19岁,但也清楚地知道漏洞对黄河堤防安全意味着什么,他一边大喊“出漏洞了,快来人啊”,一边往临河跑去找漏洞。在临河堤找到一个漩涡后,他就跳入水中去摸,摸准就是漏洞,而且洞口已有碗口那么大。当时他手边除了马灯没有其他东西,他想到了身上披着的油布,就解下来团成团儿塞了下去,但无济于事,他又脱下夹袄夹裤塞到洞口,还是不管用。眼看洞口越来越大,戴令德一急,干脆躺了下去,用身体堵住了洞口,只露出一个头喘气。因怕身子下的洞口再扩大,戴令德双臂紧抱,全身用劲压挤洞口。就这样坚持了七八分钟,听到喊声的人们终于带着工具、料物赶了过来,把戴令德从水中拉出来,开始对漏洞进行紧急抢堵。经过数百人3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这处漏洞彻底堵死。戴令德舍身堵漏洞的壮举传开后,在大河上下引起了轰动。当年汛后,山东省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授予戴令德“特等功臣”光荣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治理黄河部门授予的惟一一位特等功臣。

  走上中华技能大奖领奖台的刘孟会

  刘孟会是河南台前河务局的一名修防工。只上过初中的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不安于现状,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上,从实践中学习河防抢险技术,在他月薪只有20多元、其中的一半还要拿出给父母看病的时候,仍经常一点点地抠出钱来买书,为此结婚10年了他和妻子还住在两间破草房里。后来他盖了3间新房,因钱不够,房子6根檩条有4根是接起来的,还有一根大梁也不够长,只得从地上垒起一堵1米多宽的砖柱把大梁架在上面。新房落成的喜悦未尽,妻子又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原本两个老病号的家成了3个老病号,不但让刘孟会经济上不堪重负,也大大牵扯了他的精力。以前家里的事他都交给了妻子,自己以坝为家,白天工作,晚上看书。现在妻子无法撑家了,刘孟会只得两头跑。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中断学习,只是把学习时间挤到了后半夜。

  就凭着这种精神,刘孟会不到30岁就掌握了多种抢险技术,成了台前县的防汛抢险技术总指导,在多次防汛抢险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96·8”黄河大洪水期间,台前河段韩胡同控导上首形成了最为险恶的横河,大河主溜漫过四道坝顶,冲出一个宽达300多米的豁口,涌入滩区,而工程下游的滩区里有6万多亩耕地、100多个行政村,住着7万多名群众,形势万分危急。面对从未见过的险恶局面,刘孟会很快就理清了抢护的思路。他先利用坝上尚存的柳料在口门上游挂了两排柳枝来缓解流速,因口门太大,坝上的柳料不够,外面的柳料又运不进来,他又把坝上的几个麦秸垛用上,压土袋进占。由于麦秸拉力小,浮力大,刘孟会又创造性地采用加密桩绳的办法来增大埽体结构力,终于堵住了这个超宽的口门。刘孟会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抢险专家。

  2002年,刘孟会参加了在湖南岳阳举办的全国抢险新技术演示会,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演示了他发明的“锥体橡皮包堵深水漏洞”技术。同年12月12日,这个普普通通的河道修防工走上第六届中华技能大奖的领奖台,站在了一个工人所能站到的最高处。

  独耳英雄卢振甫

  卢振甫是龙门水文站的老船工,1958年参加黄河水文工作。1967年8月11日,龙门站实测流量达到21000立方米每秒,这是自193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全站职工通宵达旦在峡谷里与惊涛骇浪搏斗。洪水最大的时候,卢振甫与几位同事在一条木船上测流,水急浪高,为了保证正常施测,站里用了两根直径达18毫米的钢丝绳拴在岸上,五六米长的船仍然像一片小树叶一样在波峰浪谷间跌宕,当时能在船上保持不倒已很不易,可是卢振甫们还要进行测流工作。由于太专注了,一股1米多高的浪头袭来时谁都没有防备,巨浪猛推木船,一下把一根钢丝绳绷断,带着强大反弹力的钢丝绳正好打在卢振甫的右肩上,把卢振甫打倒。卢振甫在向河中翻落的瞬间眼疾手快地抓住了船舷,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爬回船上。卢振甫丝毫没有后怕,一上船就又操起了测深杆。这时一位同事惊慌地叫了起来:“振甫,你的耳朵!”卢振甫望着他的目光朝右耳一摸,竟摸了一手鲜血。另一位同事更加惊恐地喊道:“看,耳朵在那儿!”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人们看见一只血糊糊的耳朵,在船甲板上微微地跳动。同事们都劝卢振甫赶快上岸医治,但卢振甫口气坚定地说:“这是最紧张的时候,我不能离开!”他只在船上找到一点备用的红汞抹了抹,又继续坚持工作。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测完那场洪水,卢振甫才带着那只掉落的耳朵上岸,赶到10多千米外的河津县医院求治。但因耽搁时间过久,那只掉落的耳朵已经无法缝合。“独耳英雄”的美名遂被传播开来。

  后来,卢振甫被黄委授予“硬骨头老船工”、“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87年,这位曾经名震大河上下的独耳英雄光荣退休,回到他的故乡山西省芮城县古仁乡沟渠头村安度晚年。

  陕北的河南院儿

  在陕西省绥德县城东,无定河边北岸的半山坡上,有一个六七十米长、5米多宽的小院儿。小院里一字排开住了6户人家,全是河南人。在那男女老少爱唱信天游的陕北,能有这样一个全部住着河南人的小院儿,这些河南人又几十年如一日地说河南话,按河南的习俗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儿。这些河南人不是哪年逃荒逃来的,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而远离故乡来到这里,并且在这里安家立业、繁衍后代。这个河南院儿就是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的一个家属院儿。

  这个河南院儿已经有50多年了,里面的住户也大都是一开始就来了。从河南到陕北绥德,1000多千米,50多年前路不好,车又少,光是来的路上就花了不少时间。东头第二家孙文治从西安出发,绕潼关,过黄河风陵渡,走山西介休,转离石,穿柳林,经军渡,再渡黄河宿陕西吴堡,上义合,抵达绥德时整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还算是快的,西头第二家徐乃民来的时候用了两个星期,而且他还没绕东路,是直接从西安徒步北上的。因为路不好,又遇上大雪,走了4天才到延安。他们一行5人,其中有一个三口之家,到延安后那个7岁的男孩因为连冻带累得了急性肺炎,竟然就这样死在了半路上,他们因此在延安折腾了7天,后来到绥德又走了3天。所以说走了两个星期也没有一点虚头。

  他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绥德扎下了根,在这里生儿育女,儿女又在这里生儿育女。孙文治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子承父业,成了黄土高原水保人;徐乃民6个儿女,有4个都在当地成了家,其中大女儿女婿、三女儿女婿也是黄土高原水保人,而徐乃民从河南带到陕北的结发妻子,则在44岁那年就长眠在这片黄土高坡上。

  西线第五组

  西线第五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奋战在西线南水北调测区的黄委设计院测绘大队第五小组的简称。这个组自1988年成立以后,便立即奔赴青藏高原,执行西线南水北调超前期测绘任务。无论从成立时间上,还是从队员平均年龄上说,西线第五组都是一个年轻的小组,当时全组10余人平均年龄27岁,组长周国庆也只有29岁。

  虽然如此年轻,但是他们的自觉性很强,10余人在远离人烟的荒原上工作,也要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特别是按照严格的规范开展业务工作。1988年雅砻江引水线路三等水准测量,有一天翻越巴颜喀拉山,告一段落时已是夜里22时,已经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的同志们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上搭起了帐篷,虽然又累又冷,但因需要把当天的观测数据打印出来,他们安装好发电机发电后,顾不上休息,就接通打印机打印观测数据。由于气温太低,发电机每次运转十几分钟就得停一会儿,这样打打停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多才把头一天观测的2000多个数据打完。1989年,第五组测完一条80多千米长的远红外微波测距导线,在计算闭合差时发现已接近限差,虽然只是接近,并没有超出,但是组长周国庆心里很不安,他说:“这个成果精度不高,虽然没有超限,但因它只是第一道工序,这样的开头对后面工序成果的精度会有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来。”返工!组员们的心里一咯噔,要知道,这一趟测量翻越4700米以上的山4座,涉过水深淹没马背的河5条,全部行程需要整整两天哪!但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知道,组长说的是对的。于是,他们第二天毅然返回原点,重新测了一遍。3天后,当他们计算出的新观测成果精度大大高于上次时,所有的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西线第五组第一年承担的三等水准线,连接川青两省,全长200千米都在高寒缺氧的崇山峻岭之间,全线不通车,所有的工作器材、生活用品都靠牛马驮运,遇到牛马有病或路况不好时,他们还得自己肩扛背背,就是这样,他们来回走了3个单程。爬山涉水,日晒雨淋,受的苦遭的难非亲身经历难以想像。有一次,副组长史学军带领4个组员在一片山林中测量,炊事员因迷失方向没能把炊具、食物带到,而史学军等人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没有先找吃的,结果5个人依靠3斤饼干在山林里坚持了3天!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组员因长时间在马背上颠簸,加上劳累和饥渴,不能排小便了,一连憋了近20个小时,路都走不成了。可是,方圆百里内连人影都难看到一个,找医疗卫生部门想都别想。看着战友那痛苦不堪的表情,周国庆决定用嘴帮他吸,说完自己就带头,一点点,一滴滴,终于,那个年轻的组员能正常排小便了,苦皱的眉头舒展了,人却失声痛哭起来……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战友情更可贵呢?

  从1988年到1990年,年轻的西线第五组连续3年奔赴青藏高原,连续3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测绘任务,质量全部达到优良。1991年,西线第五组被国家测绘总局、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测绘行业先进班组”光荣称号。

  第五章 黄河处处埋忠骨

  人民治理黄河60年,一代又一代的黄河人为了黄河的治理开发事业,不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有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在献给治理黄河事业时,这些黄河人都是义无反顾。大河上下,到处都有英烈的忠魂,生命的壮歌……

  血染长堤

  王汉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后成立的长垣县黄河修防段段长。他任段长之时,长垣境内的黄河堤防由于连年战乱无暇修复,已是千疮百孔,急需修复的堤段就有30千米,其中南段20余千米当时还在国民党占领区内。王汉才段长坚决贯彻我党提出的新的治黄主张,带领刚刚翻身解放的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复堤抢险自救运动。而国民党不但不组织修复其占领区内堤段,反而费尽心机阻挠农民群众的修堤行动。王汉才带领长垣县1万多名民工深入国民党占领区抢修堤防,“一手拿锨,一手拿枪”, 敌人不来就修堤,敌人来了就打仗,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推动复堤工程的进度。1947年7月15日早晨,王汉才正领着民工在大车集堤段进行复堤时,遭到国民党第47师的突然袭击,当场死伤了30多名民工。王汉才段长沉着镇定地指挥其余民工迅速转移,与工程队长岳贵田、工程队员李光山一起不幸落入敌手。敌军对王汉才等人进行了严刑拷打,甚至把铁丝穿进王汉才的肩锁骨。王汉才大义凛然,痛斥敌军破坏复堤,不管人民死活的罪恶行径。敌军恼羞成怒,竟然把王汉才等3人五花大绑,押至金寨村头活埋。王汉才等人在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英勇就义。王汉才把他36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早期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

  王汉才壮烈牺牲40年后,1987年4月6日,中国共产党长垣县委、县政府在王汉才烈士的故乡——长垣县苗寨乡西柳冢村树起了“王汉才烈士纪念碑”,以纪念这位治黄先烈。

  和平年代的勇士

  吴吉英也是一位段长,是山东济南槐荫河务局段店河务段段长。1995年3月7日早晨上班,吴吉英在河务段门口给当天上午值班的3个职工安排好工作,刚刚离开去办别的事,听到段门口传来一阵吵骂和揪打声,其间还夹杂着本段职工的呼喊。吴吉英听出骂人者是前几天因拒交堤防养护费而与河务段发生争执的一伙人,意识到他们是专门来寻衅报复的,便急忙跑了过来。看到那伙人正在行凶打人,吴吉英冲上前去,大喝一声:“住手!”寻衅者们先是一愣,继而又狂叫起来:“他是段长,打啊!”八九个寻衅者立刻把目标转向了吴吉英,吴吉英被围住疯狂殴打,有的人还拾起石块、砖头凶狠地砸,一块石头正中吴吉英的头部把他砸倒。吴吉英挣扎着爬起来向办公室跑想去报警,还没跑到门口突然跌倒,就再也起不来了。歹徒们见此情景四散逃去。段上的职工们赶紧拦了一辆机动三轮车,把他送到附近的卫生所抢救。但因伤势过重,吴吉英没能再睁开眼睛。

  吴吉英是一个和平年代的勇士,他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他精心守护了多年的黄河大堤上。

  河源枪声

  1957年2月26日,黄河源头地区还是白雪皑皑。这天清晨,位于玛多县的黄河沿水文站走出两个人,扛着测量仪器、工具,还有一支七九式步枪,他们是站上的职工李创姓、王际元,此时是去黄河上进行冰期水文观测。带着枪,是因为那时当地的社会治安还不稳定。李、王二人来到五六里之外的黄河观测断面上,稍做准备后就开始了冰上观测。这时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王际元左胸被一颗子弹击中,连喊一声都没有便咽了气。李创姓胸部也中了弹,在白雪覆盖的冰河上爬了十几米后,被从山沟里冲出的匪徒追上连刺了几刀,也渐渐停止了呼吸。李创姓是甘肃永登县人,时年25岁,山东寿张县人王际元更年轻,当时才24岁。两个年轻人为了黄河水文事业,就这样永远倒在了黄河源头的冰雪上。他们的遗体在冰面上静静地躺了两天才被人发现,上级单位黄委兰州水文总站闻讯派专人赶赴河源,将两位烈士的遗体运回他们的原籍安葬,随后又在总站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两位年轻的黄河水文人。

  他在路上倒下

  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府谷勘测局职工杨金堂,自1979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勘测局,一直在该局所属晋陕峡谷北段的各水文站转战,1996年调到勘测局,担任业务负责人,后来又受命负责该局的基建和设施改造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府谷、河曲、高石崖、皇甫等水文站的设施改造工程。由于局机关人手少,从工程预算到招投标,从工程施工到质量检查,他都得全程参与。好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在忙,最后工程质量全部合格。长期的紧张忙碌,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曾经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2001年3月的一天,他在局机关住宅楼建筑工地上进行施工放线时突感头痛难忍,被人送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异常。此后他又连续几次头痛发作,但都说没事,坚持不再去医院检查。还是在领导强行命令下又去了一次医院。医生要他立即住院,可他以太忙为借口,只要了点药就又回到了建筑工地。

  2001年4月6日,杨金堂乘长途汽车去榆林市采购住宅楼建筑材料,车在神木汽车站停时,他下车去厕所,快到厕所门口时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当被人发现后去扶他时,他已停止了呼吸。府谷勘测局两位局长闻讯火速赶往神木,当看到杨金堂的随身遗物只有几样洗漱用品和一份住宅楼预算书、一把千分卡尺时,两位局长不禁擦起了眼睛。刘凤贞局长哽咽着说:“金堂,谁说没有累死的人,你就是活活给累死的啊!”

  高原雪域不归路

  青藏高原,皑皑雪峰,茫茫草原,幽幽湖水,一派壮丽的风光。然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往往使这壮丽的风光变成一个温婉的陷阱,成为身体不适者的不归路。1990年5月,黄委设计院测绘大队作业一组组长杨广成,带领他的8名组员,日夜兼程,赶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执行西线南水北调超前期测绘任务。

  第一次上青藏高原的杨广成很快就感到了不适,头痛、胸闷、两腿像灌了铅般地沉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不适一声不吭,反而安慰和鼓励其他高原反应明显的组员。但为了同志们早点完成任务,撤离高原,他加快了工作进度,正常情况下需要两个月完成的水准测量任务,他带领组员们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然后又连夜撤离,转移到位于玉树州治多县的第二个测区。此时,过度的劳累,使杨广成的高原反应症状越来越强烈,呼吸困难,脸色苍白,但仍坚持带班作业。7月10日,杨广成终于挺不住了,连站都站不起来。组员们赶紧找来当地的藏医。经诊断,他已患上肺炎,肺部出现水肿已有多日,藏医痛心地责问组员们为什么不早点把病人送到医院。第二天,治多县医院的救护车驶到测绘作业组的驻地。组员们把杨广成抬上车后,杨广成还特意安排检查员曹天一在负责组里的工作,并交代有关事项。7月12日,一个噩耗传到这个测绘作业组,杨广成病逝了!这一年,他只有25岁。日月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成了又一位初访者的不归路。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高原无语,大河凝噎。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黄河一线工作有一些已属高危工种。比如黄河水文,由于工作性质、特点等原因,黄河基层水文站大都设在人烟稀少的荒野里,而且当狂风暴雨来临之时,所有的人都可以朝遮风挡雨的地方躲,惟有水文人却得顶风冒雨往河边冲,因为越是风狂雨骤之时,水文情报越是重要!在电闪雷鸣中,在惊涛骇浪上,意志虽然坚如磐石,生命往往显得异常脆弱。一项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1994年,在工作中以身殉职的黄河水文职工就达31人。1994年以来,这个数字仍在增长,受伤致残的就更多了。而河南河务局原开封修防处航运队,1986年以前就有4人不幸殉职,一个是被舵把打翻入水,一个是被缆绳绊倒跌入河中,还有两个是在收锚时被卷入漩涡。其实按现在的标准说法,也许还不能用“殉职”一词,殉职是指因公牺牲,而他们只能说是失踪,因为没有一个见得着尸首的!死不见尸,黄河航运工人殉职的悲剧色彩也因此似乎显得格外浓烈。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在他的《有的人》一诗中,这样冷静地剖析人的生与死的关系。那些为了治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就正是臧老所说的这种人。他们终结的只是肉体生命,但他们的肉体生命在终结的同时,却绽放出一种更绚丽的生命之花,映照着活着的人们——那就是以“奉献”为最终注脚的黄河精神!

  第六章 解读黄河精神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就叫黄河;黄河的两岸有一群人,他们就是黄河人;黄河人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叫黄河精神!

  精神领域的新品牌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精神品牌,从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从屈原投江到岳母刺字;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老八路精神、延安精神到穷棒子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创新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秘笈,是华夏文明遨游于精神太空的飞船,同时代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早已在人类历史的车轮下消失于茫茫长夜之中,惟独华夏文明不仅一直延续不断,而且继续显示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跟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地打造新的精神品牌,产生强大的、永恒不竭的精神动力有很大的关联。众多的精神品牌,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日渐强盛的传世之宝。人民治理黄河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以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在黄河治理开发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不仅取得了岁岁安澜及全面开发利用的伟大成就,还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增添了一种新的精神品牌,这就是黄河精神。黄河人把自己打造的这种精神精心概括为10个字,即: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民族精神的延伸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的“镇库之宝”,是各种精神品牌的龙头。什么是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是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性格特征;第二是时代性,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第三是先进性,既能顺应历史潮流,又能体现时代潮流。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就正具有这些特征。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在5000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永远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民族前进的动力。从黄河精神的内容和实质看,完全具备民族精神所拥有的一切特征,它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证和延伸。

  黄河人是黄河精神的打造者,更是体现者

  黄河人以自己的不凡业绩和卓越表现打造出了新时代的黄河精神,当然,他们也是这一精神的最直接的承载者和最充分的体现者,上至黄河治理部门的领导,下至最偏僻、最艰苦的一线基层职工,都把黄河的治理开发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为了不辱这一使命,他们不惜牺牲一切,休息时间、天伦之乐、升迁的机会、舒适的生活环境,甚至青春,甚至爱情,甚至生命。

  与许多行业相比,黄河治理开发工作的艰苦指数是五个星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基层单位像修防段、河务段、航运队、水文站、水位站、水保试验场等,绝大多数都设在黄河或者支流边上,不要说城市了,有的离乡镇都很远,职工的日常生活诸如理发、洗澡、看病、找对象等都存在很多困难,业余文化生活连想都不用想,子女入托、上学、就业这些人生的大问题也都束手无策;大多数水文站、水保站还有吃水难,有的长年直接饮用河水,有的连河水也因污染而无法饮用,只得跑几里甚至几十里远从别处拉水;一些设在河源高寒缺氧区的水文站职工连维持生命最基本的呼吸都很艰难。还有一些工作甚至是高危工种,与大洪水进行“肉搏战”的防汛抢险队员,黄河解冻时在冰面上跳跃测流的水文职工,终年驾船在风浪中穿行的黄河航运工人,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进行勘察的南水北调西线队员,都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光荣”的黄河人。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及生存环境里,黄河人也从来没有退却,他们以神圣崇高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无私无畏的境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默默地为治黄事业做出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为核心内容的黄河精神,就是由这些黄河人无私奉献的行为凝成的,并且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黄河精神的旗帜,染红了青春生命的花朵,后来人继承了先烈的遗志,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让红旗、红花变得更加鲜艳夺目,绚丽动人!

  防洪、灌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60年来,黄河的治理、开发和管理,创造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另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增添了黄河精神这个耀眼夺目的品牌。在黄河精神的旗帜下,负责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累累成果,仅是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据不完全统计: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的有12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3人;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的128人;还有一部分同志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劳动奖章等国家级或省级的荣誉;获得黄委劳动模范称号的已近千人。

  黄委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黄河水利委员会机关从1994年开始连续保持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至今,2002年开始连续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分布在沿黄各省(区)的黄委下属各级单位,绝大部分都是所在地的省、市、县级文明单位。

  黄委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跟历届黄委党组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分不开的。

  作为流域管理机构,黄委长期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新时期中央治水方针和水利部治水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开创了治黄事业的新局面。根据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工作的部署和治黄工作的新形势,黄委党组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目标,即:通过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黄委广大干部职工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奋斗目标上来,把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到建设“三条黄河”的战略举措上来;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丰富现代科学知识、充满活力、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治黄科技队伍;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思想觉悟,在“三条黄河”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形成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实现、顺利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近年来,黄委相继启动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文明建设示范窗口”评选、“文明处室”评选、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活动,建成了郑州花园口、开封柳园口、济南泺口、三门峡枢纽、黄河博物馆等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选出两批共计32个“文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和27个“文明处室”。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积极性,促进了黄委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扬了黄河精神这面鲜红的旗帜!

  60年来,治黄事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这与黄河人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是分不开的。黄河人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感动了黄河两岸,感动了中华大地,从而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来源:黄河网 2006年10月26日

作者: 王继和 张凤萍
SRC-99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