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大河印迹共铸和谐未来
——治黄方略的历史沿革及现代治河理念的形成


2006-11-02

  追寻黄河的历史,就是追寻我们这个民族的根;梳理治黄的脉络,就是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生存、抗争、发展的一个个印迹。当作者翻阅审读十余万字的治黄史志资料和现代方略的论著之时,一条充盈着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民族个性的黄河,也无时不激荡在血脉喷张的胸膛。

  人民治理黄河走过60年,是一个历史的节点,值得我们后来人深深地纪念,但写下这篇有关治黄方略历史沿革及现代治河理念的文章,却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多的是一种告慰和期望,告慰历史和那些为黄河付出的先人——后人将不辱使命、继往开来、扶掖后进,还中华民族一条健康强劲的母亲河;期望未来——黄河能够真正走出一条和儿女们和谐相处、生生不息的悠悠长路。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治水理念去实现水利现代化,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己任,唤起社会投身到与母亲河及整个生命家园的亲和历程中,这是新一代黄河人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自我解读,也是他们前赴后继、矢志不移,以呵护黄河为毕生事业的精神源泉。

古国华夏 悠悠黄河

  黄河,几经岁月的洗练,几经泥土的铺陈,塑造了泱泱大国,孕育了古国华夏。她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蓬勃张力,虽历尽沧桑,阅尽人间变幻,却始终没有改变她那与儿女们共同的肤色,没有改变她那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条河,中国人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与心智。几千年间,今人循着古人的思绪,黑发人沿着白发人的足迹,一朝朝接着一代代,今黄河连着古黄河。

  大河奔涌,逝者如斯,送走了几多荡气回肠的故事,留存下几多至今仍在闪烁的名字。在人民治理黄河的进程又走过一个甲子的年轮之后,让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走进尘封的历史,重新梳理起这条厚重的治河脉络,追寻那条流淌在无数志士心灵里的黄河……

  自然中的黄河,冲刷黄土高原,塑造华北平原,黄河的水系把大量的水资源和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和大海。自大禹治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4000多年间,人类在开发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不断加剧了水土流失;在下游华北冲积平原上又采取筑堤束水和河道整治工程防御洪水。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黄河仍然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成为一条地上河,决口改道频繁。漫长的历史长河,黄河的治理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呈波浪式演进,其中,农田灌溉和漕运有所建树,治河方略与主张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但终因朝政干预和国力不足,不可能全河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三年两决口”的现象依然如旧,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之忧患”。种种治理黄河美好的设想一直存留于人们的希冀之中。

治黄成败 民族所系

  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从此开启了人民治黄的新纪元,迄今已历整整60年的岁月。

  在人民治黄的半个多世纪里,最先担任黄委会主任的是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律系的王化云,正是这位非水利专业的共产党首任河官,成就了治理黄河划时代的功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治黄工作,由分区治理走上统一,同时也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指导方针和统一的治理目标。根据1950年治黄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首先是继续加强修防工作,确保黄河防洪安全。

  黄河的治本之策应该是什么?1952年6月,王化云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黄河客观规律的初步认识,在《关于黄河治理方略的意见》一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除害兴利,蓄水拦沙”的治黄主张。

  1954年,黄河规划委员会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后经党中央审查同意,并由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1955年7月18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同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是1955年黄河综合规划选定的第一期重点工程,也是治理黄河的一次重大实践。这一凝聚新中国无数心血与期望的大型水利枢纽于1960年建成并投入蓄水运用。然而,就在翌年的汛期,三门峡以上连降暴雨,黄、渭并涨,水沙俱下,潼关河床严重淤积,威胁到关中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安全。此后,围绕三门峡的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中国水利界展开了次治黄大讨论,并对三门峡工程进行了两次改建。1962年3月国务院批准三门峡水库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库区淤积翘尾巴现象稍有缓和,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在总结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63年3月,王化云在治黄工作会议上作了《治黄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提出:“在上中游拦泥蓄水,在下游防洪排沙,一句话‘上拦下排’,是今后治黄工作的总方向。”从失误和挫折中,当时已认识到“黄河治本不再只是上中游的事,而是上中下游一项整体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蓄水拦沙”到“上拦下排”,可以说是治黄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要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治黄的实践。

  为实现20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强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工作,1982年12月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制定长远规划工作安排的报告的通知》,提出主要江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任务,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力量着手规划工作。1983年3月,国家计委下达《关于请水利电力部负责组织编制长江、黄河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建议黄河水利委员会为黄河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综合编制单位。后经治黄规划座谈会讨论,继续补充修改,至1990年12月修订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前后历时7年。报告重点提出了如何妥善解决泥沙问题,这是治黄的症结所在,也是治黄方略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规划报告强调在治黄实践中要考虑除害与兴利、近期与远景紧密结合,采取“拦、调、排、放,综合治理”的方略,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使水沙在上中下游都有利于生产。

  此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又于1991年8月提出《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简要报告》,并由水利部致函流域各省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1993年12月和1996年初分别编制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并经专家座谈和预审,后又于1997年6月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审查会,始完成《规划纲要》。

  黄委会在编制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后,围绕黄河目前最为突出的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三大问题,开展了《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提出解决黄河三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防洪减淤方面,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等综合治理措施,处理和利用泥沙。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提出了“开源节流保护并举,以节流为主”的基本思路。水土保持方面采取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注重治沟骨干工程建设。

  此后在《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黄河治理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报送国务院。2001年12月5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116次总理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水利部上报的《意见》,同时要求编制《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报国务院审批。水利部及时完成规划报告,并进一步征求了中央、国务院有关18个部门及黄河流域8省(区)的意见,于2002年6月上报国务院。国务院于2002年7月14日正式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回顾黄河规划,近50年来经国家批准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54年编制的黄河规划,经1955年全国人大批准。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下,人民治黄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治理、综合开发的历史新阶段。第二次就是2002年7月国务院批复的本次规划。世纪之交,这个规划是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结合黄河的实际和多年研究总结的成果后完成的,被视为今后一个时期治理黄河重大举措的总概括,而该《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在黄河治理开发的进程中,更具前所未有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以此为标志,治黄者面前呈现出一片无比广阔的天地。

生命黄河 和谐永续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半个世纪期间,国家对黄河的治理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现实仍然告诫我们,黄河至今没有改变其复杂难治世界之最的特性,泥沙的淤积和河床的抬高始终是黄河问题的症结所在。近年来随着沿黄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断流成为黄河身染沉疴的集中表现。同时,水环境恶化问题也非常突出,对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黄河将流向何处?黄河面临的问题究竟有没有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当人类跨入21世纪门槛之时,古老的黄河再次引发中国各界特别是水利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思索。2001年6月12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针对黄河存在的几个问题,经过审慎的思考,在黄委会干部大会上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这一面向21世纪治黄的具体目标。

  也正是这一天,新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走马上任,带领新一届黄委领导成员担起了跨世纪的黄河承前启后、走向未来的重任。依据《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的战略思想,黄河水利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为指导,在力求实现治黄“四个不”目标的进程中,从建设“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发轫,继而又进行具有开创性的调水调沙试验,构建控制黄河粗泥沙的“三道防线”,精细调度水资源,大规模建设下游标准化堤防,在谋求黄河长治久安的探索之路上,步步挺进,逐渐形成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治黄方略新框架。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河流理念的提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自然界中的每一条河流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河流生命的负荷只有在其承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持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必须把河流的承载能力放在第一位,流域机构应当成为河流健康生命的代言人和捍卫者,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应成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全新理念,开历代治黄方略之先河,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目前,这一治河新理念已初步形成“1493”治黄战略理论框架:

  一个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就是要维持黄河的生命功能,包括水资源总量、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能力,水量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能力等方面。唯其如此,黄河才能为全流域及其下游沿黄地区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这将成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奋斗的最高目标。

  四个主要标志——“堤防不决口”:一靠水库和堤防等控制性工程对洪水的约束,二靠河流自身排泄洪水的功能;“河道不断流”:保障沿黄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河流生态用水的需要,保障一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供给能力;“污染不超标”:黄河的水质必须持续满足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基本功能要求;“河床不抬高”:通过综合措施解决泥沙问题,在上中游拦减入黄泥沙,在中下游通过人工调控水沙关系,实现河床不淤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延长现行河道的生命力。

  九条治理途径——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三条黄河”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手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与“三条黄河”建设是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顺利实现必须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这种有效的手段就是“三条黄河”科技治河体系。只有借助“三条黄河”的治河体系,才能确保各条治理途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的治水思路蕴含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新的治水理念呼唤着水利现代化的实践。曾几何时,许多人脑海里都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该如何实现?而今,在万里黄河之上,我们已清晰地听到了水利现代化转变和实践的足音。

  从2000年至今,黄河已连续7年实现了不断流,这一结果得益于现代水资源统一管理理念的确立和水量统一调度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摒弃了启闭闸门的手摇把子,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现代远程涵闸监控系统和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利用这套科学的水调系统,避免了曾让举国震惊的黄河断流。

  从源头到河口,从高山到平原,一条河流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华,吟唱着一个国家沧海桑田的变化。黄河治理方略的沿革,似一条智慧的纽带,如一道不息的闪电,划过祖国历史的天空,串联起无数治水人的情结。就让这割舍不断的情愫如同壶口瀑布那奔腾喷张的河水,激励着我们,还有我们的后代,为了母亲河的生命永续,为了河畔和谐的家园,谨记河流生命的尊严,维护河流生命的健康。
作者: 王红育
SRC-58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