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内容页

胡四一在纪念第14届“世界水日”和第19届“中国水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03-22 14:16:40

转变传统治水理念  探索新型治水模式

水利部副部长 胡四一

(2006年3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高兴的迎来了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联合国将每年的322定为"世界水日",就是因为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提醒人民要认识到水资源对促进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文化",结合我国水利工作实际,我们将今年"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定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下面,结合近年来水利工作的新动向,我谈谈想法。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围绕着水而展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这些大河的洪水泛滥虽然给人类带来灾害,也为人类维持生命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使人类能够繁衍生息。当今社会中,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人口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空前尖锐,使得人类水危机意识骤然显现。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明确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水资源同粮食、石油一起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可以预见,水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瓶颈,将对人类发展构成重大挑战,水危机将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心腹之患。这些都告诉我们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

  中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古国,几千年的治水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七大江河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年供水能力已增加到6000亿m3,保障了5625hm2农田灌溉、600多座城市和工业的基本供水;累计解决了农村2.82亿人的饮水困难;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km2;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45%;水电装机容量已经增加到1.08亿kW。我国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我们在水资源管理领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体制探索和制度创新。1998年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多年来治水理念进行了深刻反思,不断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准确地把握了水利发展的新方向。特别是2002年新《水法》的颁布和施行,吸收了治水的新经验和新理念,将近年来探索提出的治水方针、思路和目标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各类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在水事活动中的具体职责。经过多年的思索和实践,新的治水思路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一是防洪理念的重大转变。 "十五"期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北方地区连续干旱。我们充分利用多年建立起来的防洪减灾体系,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防洪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认识到在防止洪水对人类危害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的发展侵占洪水的通道,防洪也要讲人与洪水和谐共处。我们实施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疏浚河湖,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无序、无节制的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有序的给洪水以出路。2003年淮河大洪水,通过"拦、排、分、蓄、滞"科学调度,从"被动应付""主动引导",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实现了科学防控,防洪建设已从单纯注重堤防和水库等工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包括非水工程措施的综合防洪体系的建设和科学管理。

  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转变观念,提出治水新理念。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转变了一直引以为豪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实践工作需要,创新提出了"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等治水新理念。工作中,既防御水旱灾害又规范人类自身活动,既开发利用水资源又维护水生态平衡,既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空间,从对大自然的无序开发、无限索取向合理开发、节约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加强了新时期水利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按照新思路的要求,相继编制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等一大批新时期水资源规划,规划中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的指导思想,统筹考虑节水、保护、结构调整、中水回用等综合治理措施。从几年的实践来看,规划实施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标志着治水新理念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

  四是加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保护,更加关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按照《水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黄河、黑河等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17个省实施了用水定额管理。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加强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和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工作,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了本行政区的水功能区划,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了地下水超采区范围,29个省市区出台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30个省市区已开征水资源费。同时,加强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黄河水量调度连续六年不断流;黑河连续第四年将水送入下游尾闾东居沿海,并在去年首次实现了东居沿海全年不干涸;塔里木河水量调度连续六年将水送到下游尾闾台特马湖,下游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此外,向南四湖、扎龙、向海、白洋淀等湖泊或湿地实施应急补水,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开展引江济太和淮河闸坝防污调度,改善水体水质,减轻了水污染损失。

  五是对水权-水市场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开创我国水权交易之先河;漳河运用水权理论,解决了用水纠纷和争水矛盾,实现了上下游、左右岸共赢;宁夏和内蒙古沿黄灌区通过灌区与火电企业等之间水权的有偿转让,改变了以往无偿剥夺农民用水权益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大凌河、太子河初始水权分配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我部相继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内蒙古宁夏黄河干流水权转换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和《水权制度建设框架》等政策文件,加强了对水权转换工作的指导和规范。目前水权理论研究在水利、法律、经济等领域已蔚然成风,水权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为缓解用水矛盾、优化配置水资源开辟了新途径。

  六是对节水的认识更加深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认识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节水要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单纯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全社会用水制度和管水制度的根本变革。"十五"期间,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引下,我们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为重点,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经验。先后确立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00多个,重点推动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河西走廊、东部沿海、南方水污染严重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张掖、宁蒙水权交易等一批典型,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更加注重水利工作的社会管理,水利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我们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在防汛抗旱、饮水安全、城乡供水、生态环境、能源保障等领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摈弃了"就水论水"的工作方式,把水资源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对一些重要城市和地区出现的用水紧张局面采取应急调水等措施,多次引黄济津和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度,保证了天津、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积极采取水量调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牧区水利、农村小水电等工作成效显著,实施了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水利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水利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问题依然困扰着神州大地。由于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从现在的2200 m3左右降至17001800m3,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干旱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水利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深入贯彻到今后水利工作中去。今年的世界水日恰逢我国"十五"建设刚刚结束,"十一五"建设开端的第一年,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更加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更加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的改善,更加注重水利的社会管理职责,进一步转变用水观念,创新治水模式。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抓紧建设蓄滞洪区,继续实施退田还湖(河)、退耕还林、疏浚河湖,给洪水以出路。"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规范水量、水质调度工作。要科学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和区域水利规划,基本完成主要江河省际水量分配,逐级明晰初始水权。要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特别要提的是,国务院221以第460号令刚刚颁布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15日起施行,这是近年来继《水法》颁布实施后,水资源领域出台的第二部重要法规。今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要以深入贯彻实施新条例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

  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万元GDP用水量要以年均6%以上的速度下降,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从现在的0.45提高到0.5,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要从现在的160立方米左右降低到115立方米以下,服务业用水效率要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认真组织编制好《"十一五"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好这个规划,对于推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水利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密切关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制定并实施防护措施。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完善水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实施纳污总量控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重点是要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切实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十一五时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56%提高到60%,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水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五是加快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当前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服务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障人类自身发展的水量和水质需求,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既要满足发达地区的用水需求,又要保障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快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在发改委、水利部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正在编制,其中,2005-2006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十一五"期间,计划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今年上半年也可以完成。其次要完善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备用水源建设,建立应急保障体系。三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服好务。

  六是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创新是水利发展的动力。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的关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要积极探索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不断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城乡统筹、各具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志们,新时期的水利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水利工作的新形势,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和国务院的要求,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切实肩负起水利工作的历史责任,将我国的水利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3月22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