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恺院士生平

2006-05-10

  严恺,男,汉族,1912年8月生,福建闽侯人。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5年赴荷兰德尔夫特大学攻读土木水利专业,1938年获工程师学位并回国;1939年起先后任云南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工程师、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黄河水利委员会技正兼设计室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夏工程总队总队长、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兼河南大学水利工程系主任、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系讲座教授;全国解放后被政务院任命为塘沽新港建港委员会委员;1952年参加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的筹建工作并任建校委员会副主任,后任副院长,同年被政务院任命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1955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兼任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被国务院任命为华东水利学院院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3年和1977年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受命组建南京水文研究所并任所长; 1983年被国务院任命为华东水利学院名誉院长;1984年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85年任河海大学名誉校长; 1991年当选为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恺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把毕业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水利建设和教育事业。他出生在贫穷落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大学毕业后,抱着振兴中华的宏大志愿远赴欧洲留学,历经艰辛,刻苦学习,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而且精通英、荷、德、法多国语言。1938年,严恺院士在荷兰学成之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危难之际,他毅然辗转万里回到祖国,与广大仁人志士共赴国难。在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他踏勘高山峡谷,测量荒漠激流,探求江河的治理开发。自1940年受聘担任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开始了他66载的教育生涯,培育桃李满天下。1952年,他受命从上海到南京,组建新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华东水利学院,并长期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职务。清凉山下,他身先士卒,率领师生员工平地起家,艰苦创业。1982年,在华东水利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他提出了16字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既是他从教数十年以及严谨治学、严格治校的经验总结,也是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华东水利学院及河海大学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水利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全国重点大学,他本人也受到全校师生的敬慕与爱戴。2005年10月,当93岁高龄的严恺名誉校长亲临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时,万余名师生、校友起立鼓掌,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出席大会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教育部部长周济、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领导及海军首长、两院院士也纷纷向他表示敬意和慰问。钱正英曾经说过,以严恺院士为首的河海大学的师生员工以及全国其他水利院校的同志们,完成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最大基础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这个评价清楚地阐明了严恺院士在河海大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与贡献,也充分地肯定了他在新中国水利教育史和水利建设史上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严恺院士是中国及国际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学术成果丰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主持或参与了黄河治理、钱塘江治理、塘沽天津新港回淤工程、淮河治理、长江口及太湖治理、长江葛洲坝及三峡枢纽工程、珠江三角洲治理、全国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以及连云港、长江口深水航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先后被任命或受聘为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技术指导组组长、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科技组组长、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泥沙专家组顾问和生态环境专家组副组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为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80岁高龄后,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且其本人及学术成果仍屡获大奖:1992年,主持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被国际水利研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专著《中国海岸工程》获第二届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院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主编《海港工程》出版;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1999年,主编《中国南水北调》出版;2001年,主编《海洋工程》出版,同年被中国水利学会授予功勋奖。他对科学的严谨和对事业的执着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曾先后当选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坝会议中国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兼中国委员会主席、发展中国家海岸与港口工程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河流泥沙国际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主席。1986年10月,荷兰政府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东斯赫尔特防风暴潮大闸,将大闸的巨型闸墩之一以严恺的名字命名。
  严恺院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数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做学问,一丝不苟地工作,一丝不苟地做人,为寻求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他一生追求进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憎分明,刚正不阿,在1956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人品卓越,道德高尚,对中国水利事业、对河海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切的期盼。他对名利看得很淡,生活俭朴,身体力行,抵制不正之风。他于1995年捐款设立了“严恺教育科技基金”,奖励学校教学、学习成绩突出的师生以及全国水利系统的优秀科技人员,以后又多次将稿费、咨询费投入基金。耄耋之年,他仍十分关注并尽力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4年10月,他满怀对学校、对师生的深情与眷恋立下了遗嘱。他在遗嘱中写到:“回顾余之一生,从事水利事业近70年,其中为华东水利学院及河海大学服务就有52年。半个世纪的共事经历,幕幕往事历历在目;大半生的教育生涯,学校之情师生之谊难以言表!因而趁头脑尚清醒之际,留下一些文字,表达我的心愿,也是我的期盼。”“关于学校发展。经过几代华水人、河海人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学校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水利及有关专业的人才,特别是近些年来各方面工作的成绩令人振奋,也使我这个当年有幸受命筹建‘华水’的老人倍感欣慰。我完全赞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世纪奋斗目标,热切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同舟共济、奋勇向前,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坚持并实践‘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十六字校训,河海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在新的世纪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水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关于严恺基金。严恺奖励基金设立以来,学校各届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水利系统很多单位给予很大支持,做了大量工作,我深表感谢。我决定再从我的日常积蓄中再拿出20万元投入到基金中,使之能在培养国家的水利教育和水利建设人才中继续发挥作用,也算我实践‘为祖国四化大业献吾余生’之诺言。”“关于丧事,希望我死后一切从简。”充分展示了严恺院士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与高风亮节,无愧教书育人的光辉典范。     

作者:钱恂熊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