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uage=VBScript%> <% dim last,y,m,d,m1,d1 y=year(date) m=month(date) d=day(date) m1="-"+right("0" + cstr(m),2) d1="-"+right("0" + cstr(d),2) last = y&m1&d1 %> 聚焦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

建设历程

2006-06-30

  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造成淮河没有入海口。而淮河中游地势平缓,落差不大,形成淮河上下游高、中间低的地形。“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加上降雨季节集中,洪水汇集中游难以排出,灾害频繁,给淮河两岸人民造成灾难。

  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央人民政府随即颁发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成立了治淮委员会,进行淮河的综合治理,从此拉开了新中国治淮的序幕。1954年淮河特大洪水后,水利部开始拟订《淮河流域初步规划》,计划在淮河上游建造一个洪水控制工程。1957年,淮委就选定在淮河中游正阳关以西建设集灌溉和防洪效益于一体的临淮岗水库。1958年8月国务院同意修建临淮岗水库。由于经济困难,临淮岗工程只完成姜家湖大坝、10孔深孔闸、49孔浅孔闸、船闸及上下游引河等工程后于1962年停、缓建。40多年来,临淮岗水库工程成为“晒太阳”工程,没有发挥效益。

  1969、1971、1981、1985年国务院治淮规划小组会议和治淮会议都肯定了临淮岗工程兴建的必要性,并规划把临淮岗水库工程改为特大洪水控制工程,但都没能实施。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研究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同年,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被国务院确定为19项重点骨干治淮工程之一。1998年国务院批准工程项目建议书;2000年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水利部批复初步设计报告;2000年9月淮委临淮岗建管局成立,10月作为项目法人进驻工地;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开工。

  临淮岗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2.67亿元,40家施工单位参与建设。在淮委临淮岗建管局的统领下,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了临淮岗主体工程49孔浅孔闸等工程。淮委决定提前半年对工程进行初验,保证临淮岗工程实现提前一年完工并发挥效益的目标。
作者:
SRC-58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