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就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举行记者招待会


2006-03-07

会场.jpg

 

    本站3月7日讯 (记者  王鑫)今日上午10时,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主题为“积极建言献策、共绘‘十一五’蓝图”。吴敬琏、林毅夫、赵忠贤、邱晓华、鲁志强委员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调研组,一直工作到2005年初写出我们的研究报告,

标题是《关于“十一五”规划必须突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它围绕着

一个中心思想是要使“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转变促成经济效益的

提高,促成经济稳定、持续、较快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我想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等目标,如果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就能达到。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

当前生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如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可以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当前生产力过剩的问题,给农村劳动力

转移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赵忠贤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到我们国家

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现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一脉相承的,它与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是相符合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常务副局长邱晓华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以一个“优等生”的

成绩展现在世界面前,现在各方面都在关心、都在研究。我想我们

一定能继续以“优等生”的成绩展现在世界面前。我国这些年来采取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构建和

社会这样一些战略的思想,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鲁志强

从深圳、浦东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不是靠政府拨款扶植起来的。

如果说政府在环渤海这一问题上的作用,可能有四方面。第一就是规划。第二

就是要提供一些方便、提供一些政策,打破环渤海地区发展中间的障碍。第三

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最后一项就是要给予政策上的特殊优惠。

 

 

记者们就“十一五”规划纲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提问

 

 

记者招待会后,委员们又分别被记者们“包围”,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鑫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