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一大早,72岁的吴迺申照例与老哥儿几个在天津梅江芳水园小区中的人工湖边聊天。吴大爷说,想当初,儿子带着他看了20多个小区,他都没相中,因为没有水景。正是身边那一湖清澈的湖水,让他拍板买下了这处房子。
天津因水而生,但如今缺水的忧患,却萦绕在天津人心头挥之不去。天津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16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5。别说营造水景,就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需用水,也让天津市水利局不敢懈怠。
那么,芳水园凭什么如此“奢侈”呢?小区物业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节水中国行”记者团,他们的湖水全部来自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为了节水,小区建设了3套管道供水系统,即:直饮水系统、自来水系统和再生水系统。吴大爷说,冲厕所、拖地板,他们用的都是再生水。按照每家安装的3个水表显示的用水量,自来水约占家庭总用水的2/5。
据天津水利局局长王宏江介绍,天津市几年前就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所有新建小区必须建设再生水系统,否则建设规划将不被批准。目前,天津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15万吨,铺设再生水回用干管87公里,约1000万平方米住宅实现了中水入户,约6000万吨再生水用于生态环境。另外,天津市的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了85%%,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2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记者在钢管公司隆隆的生产车间了解到,其主工艺的电炉冷却用水、冲洗管用水等全部使用的是循环水。公司的吨钢耗新水量由1998年的14吨,下降到了2005年的5.72吨,水重复利用率97%%,用水指标名列全国特钢系统前茅。
天津市濒临渤海,这让干渴的天津把目光聚焦在了海水资源上。目前,天津市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00万吨,在建项目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000万吨,直接利用海水14万吨,在全国保持领先。根据《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2010年海水的淡化能力将达到1.5亿吨/年。
王局长说,向污水、向大海要资源、要效益,已成为天津市开发新的水资源,弥补常规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他们始终坚持走科技路、吃科技饭、抢占技术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由市节水办牵头,联合一批国家级节水技术研究机构,着手组建“天津市水研究中心”,搭建节水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已形成以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国家工业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给水排水中心和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单位为核心的节水科技研发群。天津市自主研发的中空纤维膜、污水再生回用、膜生物反应器、工业水处理药剂生产、海水淡化及海水循环冷却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项节水科技成果在天津乃至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来源:科技日报 200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