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期望“大口喝水”


2007-02-12

  重庆“大旱后,我们才知道,虽然有这么多条河,可重庆依然很‘渴’。”端起手中的茶杯,王萃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

 

她是重庆某媒体专门采访水利部门的记者,在那场百年一遇的大旱中,她也曾走上过抗旱的第一线。

 

“虽然记者的信息量相对丰富,可我们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大旱后才知道,迄今为止,重庆一座大型水库都没有。”1117日,说起6月开始的那场大旱,王萃依然心有余悸。

 

翻开重庆地图,在8.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除少数几个地方外,这3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长江干支流,流经重庆大部分行政区域的城市及其农村。

 

“在日前水利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重庆被列入全国十大缺水省市,人均年用水量仅为209立方米。”重庆市水利局的新闻发言人卢峰称。

 

三江入境,为何还闹水荒?卢峰分析认为,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河流流经区域小、利用成本大,每年仅能提取利用0.6%

 

今年抗旱中,重庆有句话颇为流行——“大工程抗大旱,小工程抗小旱,没工程就瞪眼看。”

 

当地一位乡干部曾说:“这次大旱,给了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有水的地方损失就小,没水的地方损失就大。”

 

事实上,在今年的大旱中,由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大面积农田干涸和人畜饮水困难,大大加重了旱灾损失。

 

“水利设施欠账多、投入不足,重庆至今没有一座大型农业灌溉水库,应对今年这样的特大干旱,脆弱的水利设施显得捉襟见肘。”卢峰说,目前重庆有中型水库48座,但库容较小,许多渠系配套差;人均蓄引能力为135.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1%;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从918日晚重庆解除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至今,我们水利部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建立起应对水危机的长效机制,不仅仅是抗旱,还要涵盖防汛。”卢峰坦言。

 

令人感到充满希望的消息是,在重庆,3座大型水库已列入重庆市水利建设的日程表。其中,开县鲤鱼塘水库——重庆首座蓄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将在2008年左右竣工投入使用。

 

步入后大旱时代,重庆“大口喝水”的时代,似乎为期不远。

 

“水利设施建设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节水管理条例,也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经历过大旱的考验,卢峰表示,重庆市水利局对于应对水危机时,能从“硬件”与“软件”同时发挥作用,也有更多的期许。

 

今年大旱后,重庆市水利局递交的一份总结报告中说,大旱让重庆深深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看到这份报告后,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大笔一挥,加上了“锥心之痛”四个字。他说,只有两个“之痛”,才能更真切地表达出3000万重庆人对这次大旱的记忆。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习惯忘记,但这次大旱,对重庆人的影响、对这个城市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节水的观念,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得到更多的体现。”望着对面墙上,一幅重庆大旱时,一位女孩伸着脖子喝水的画面,王萃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06年11月20日

 

作者:王长路
SRC-99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