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河变成清水河
——成都沙河治理获国际大奖


2007-02-01

  最近,从澳大利亚传来佳音: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经过激烈角逐,荣膺世界级河流治理大奖— “国际舍斯河流奖”。这是国内首条获得该奖项的河流。

  日前,记者随“节水中国行”采访团来到“天府之国”成都,登上50米高的观光塔俯瞰沙河,但见一湾清水,两行绿荫,宛如一幅山水蜀锦。谁能想到,沙河,曾经是一条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纳污河”,每年有上千吨生活垃圾、1万余吨粉煤灰流入沙河河道……

  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01年正式动工,工程投资32.48亿元,规划整治范围涉及4.63平方公里,工程重点突出生态性、亲水性、可持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成都地处西部内陆,地方财力并不宽裕。但成都先是斥资27亿元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再是投资32.48亿元实施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后又筹资60亿元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如此巨额的投资,靠什么筹措?成都市的办法是:采用配套土地安置拆迁居民,利用整治后沿河土地的增值效应筹措工程建设资金。2003年以来,成都市政府以5.8亿元初始投入为依托,以中心城区30年污水处理收费为杠杆,多渠道融资,汇集了40多亿元建设资金。2003年向社会成功发行了总额度为5亿元的集合委托贷款,在成都市首创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新模式。今年,成都市被授予“中国人居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1-20

作者:刘泉
SRC-99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