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干群齐心抗旱救灾保收成

2006-08-11

  本站8月11日讯 今年四月份以来,四川省绵阳市陆续发生了春、夏、伏三连旱灾,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抗灾救灾措施,落实“三补”,大力发展晚秋生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领导,通力合作。灾情发生后,绵阳的市委书记谭力、市长唐利民等领导深入抗灾一线指导,确保了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农办、市水务局、市抗旱办、市救灾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灾区协调水资源的调节和调度,指导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武引局采取措施并以优惠的水价向梓潼、游仙、江油等旱情严重地区调水2000万立方米,缓解了旱区人畜饮水困难;市农业局加强对抗旱救灾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及时组织市县农技人员300余人,深入灾区指导群众抗旱保苗,调整种植结构。

  落实措施,解决问题。绵阳各地认真落实措施抗旱保苗,特别是秧苗、玉米苗、红苕苗和经济作物苗,对确实无水栽秧或栽后无水渗灌的地方,指导农民当机立断,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尽早水路不通走旱路,全市有8万亩水稻因旱灾改种旱粮作物。与此同时,市政府颁发了《关于武引一期工程灌区农业用水与水费计收办法》,大大提高了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水平;市政府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抗旱保苗、保人畜饮水,组织6个工作组分赴区市县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各区市县也积极协调供水,保证资金投入,确保抗旱救灾取得成效。

  生产自救,发展晚秋。四川绵阳为进一步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及时组织广大干部落实“三补”措施,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坚持正秋损失晚秋补,力求增种一季秋粮和秋菜。计划种植秋洋芋、秋红苕、秋玉米、秋大豆、秋荞等晚秋作物85万亩;坚持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充分利用目前畜禽市场转暖的时机,增养一批秋禽秋畜;农业损失劳务补,充分利用秋季农闲,组织农村劳务输出。

  目前,受灾地区群众情绪基本稳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8月11日

作者:曾小伟 墨峡
SRC-74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