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海大学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周 济
2005年10月27日
(录音整理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我们相聚在古都南京,共庆河海大学九十华诞,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河海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为河海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老同志、老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90年前创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教育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伴随着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建校 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海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强办学实力,进一步深化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特别是通过“211”工程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学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办学优势和良好的学风、校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的河海大学各项事业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一所教育质量好、科技贡献大、水利特色突出的国内外知名大学。
同志们,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全会强调,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又是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需求。河海大学一定要把自己的发展融入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洪流之中,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为国家水利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求得更多的支持,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河海大学要突出自身的特色,突出自身的优势,立足水利行业,立足江苏和长江三角洲,面向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要求;要更加注重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
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以及国家各部委一贯重视与支持河海大学的发展与建设。多年来,江苏省给予了河海大学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校区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学校大力支持。今天,教育部与水利部又签订了《继续共建河海大学的协议》,旨在巩固以往共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共同推动和促进河海大学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其建设成为我国水利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科技攻关的重要基地。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和河海大学的同志们,对水利部和江苏省以及各有关方面长期以来给予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河海大学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更好地谋划发展、规划未来。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近期视察学校提出的“献身、求实、负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为实现学校确定的“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