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重庆市:让群众吃好水为百姓服好务

  “现在吃水有了保障,而且用水很方便,家里一直没停过水。”在重庆市黔江区,我们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一处处水利站组建起来,一个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落户乡村,供水管道不断延伸,家家户户清水畅流,百姓口中“用水方便”的背后,是重庆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几经变迁  逐步改革

  重庆市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已经有了5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经历了5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20世纪50年代末,为推动合作社建设,由县级部门派出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社队蹲点,对水利建设进行业务指导,部分地方由公社干部兼职设立公社水利员。这是重庆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末,各县以下辖区为单位组建水利站,每站落实2~3名专职职工,另安排数名亦工亦农人员作为水利员,从事农村水利工作,正式成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削弱,水利站开始失去经济支撑,流失大量人员,不少水利站名存实亡。
  1986年,国务院全面部署开展建立健全乡镇水利管理站的工作,重庆市各县再次设立辖区水利管理站,由市、县水利部门直接管理,并由市、县水利主管部门对其工作职责、性质和人员编制等进行核定。大批水利员实行农转非,成为享受事业编制的国家正式职工。
  21世纪伊始,大部分区县组成了综合性的农业服务机构。2006年,区县又按照全市实行综合改革的要求,将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统一更名为农业服务中心,一直沿袭至今。
  “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驾马车’中,重庆市主要抓水利站建设,抗旱服务队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则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需要进行建设。”重庆市水利局水利处处长龙和生介绍,“市政府参事戴耀清带领相关处室开展专题调研,在2011年国庆节后,组织发动各区县全面开展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并形成了《关于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
  目前,除渝中区外,重庆市39个区县(自治县)共有基层水利站290个,其中包括以行业管理为主、以乡镇管理为辅和乡镇政府直接管理两种模式。结合大中型灌区、小农水和农饮安全工程建设,组建了1564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些组织的设立,受到百姓欢迎。”龙和生说。

  措施到位  服务贴心

  重庆市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重庆市水利局规计处处长卢峰介绍,结合2011年中央1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设立乡镇水利管理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经费纳入区县财政预算”。重庆市水利局党组就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专题报告,与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同时,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年全市水利工作的目标考核内容。市水利局组织人事处、农村水利处、水利工程管理总站组成工作班子,共同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梁平、大足、云阳等区县作为试点,率先恢复设立乡镇水利管理站,乡镇水利站全面归属区县水利(水务)局管理,做到人权、事权、财权的统一,保障了水利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在基层一线的落实和群众涉水利益的实现。同时,通过水利网站广泛开展宣传。通过示范引路、宣传带动,促进面上工作全面推进。组织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积极参加饮水安全、小农水、大灌区建设管理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为推进重庆市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政府督察室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力度,定期检查督促,对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度缓慢的区县,在全市进行通报。市水利局将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区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禹王杯”评比活动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并与小农水、饮水安全等项目年度计划安排直接挂钩。
  措施到位,工作开展就会顺利;服务贴心,人民群众就会满意。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百姓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黔江,我们就感受到了这些变化。“黔江区结合实际,按照区内主要河流分布,设置了8个流域水务管理站,作为乡镇水务服务机构,服务群众。”听着重庆市水利局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乘坐的汽车已经行驶到了黔江区的濯水古镇。我们走进了龚德超老人的家里。一听说我们是水利人,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自家的“用水史”:“以前用水要到河边去担,比较麻烦。”说着,他从仓库中翻出了曾经使用过的扁担。“那会儿就是这样挑着两个桶去打水。”老人还给我们演示起来。扁担已经略显陈旧,上面除了覆盖着一层尘土,还承载着老一辈人对用水的记忆。“现在用水方便多了,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了。”龚德超的话语中透着一种满足感。“现在不用人力去挑水,孩子们都到市区打工去了。”旁边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妻子接过了话茬,“前年,镇上通了自来水,我们就买了洗衣机,之前都是拿着盆去河边洗。”顺着龚德超的妻子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曾经为她家洗衣做出贡献、现在到了“退休年龄”的大塑料盆。“这要感谢黔江区政府和水务局啊,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才使得我们用水变得这么方便。”

  用水方便  交费快捷

  离龚德超老人家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濯水古镇供水厂,濯水古镇居民们的用水就是来自这里。厂长张海江介绍,古镇供水厂平均日供水量为1000吨,高峰期的时候可达到2000~2500吨,日可处理水5000吨。水厂面积不算小,假山、花坛等景致的布设让人感到惬意,但是这里职工一共只有6个人,其中3个人在厂里负责供水设备的启闭、管理等工作,3个人到镇上负责管网维修、水费收取等事务,其中水费为1.6元每吨。“这是一座比较年轻的水厂,是2009年建成的,之前居民用的是民用水厂的水。”张海江说。
  在水厂的采访过程中,清脆的水声环绕耳畔,水处理设备正在紧张工作,已在水厂工作2年的黄定胜向我们介绍了水处理的流程。水厂的水源是附近的龙洞河,原水先进入10米深的反应池,然后流进沉淀池,再经过过滤池,最后利用虹吸管进行清洗。经过一系列处理,河水变成了自来水,奔向供濯水古镇的1200多户人家。供水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一些“插曲”,张海江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3月底,镇上建小区,把水管挖断了,水厂闻讯立刻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经过4个多小时抢修,将水管接好,没有影响到供水。在濯水古镇的水费收取窗口,我们遇到了正在交水费的龚阿姨,她说自己每个月来窗口交一次水费,“现在真是用水方便,交费快捷”。
  机构完善了,服务周到了,用水方便了,百姓满意了……汩汩清水换来的一个个真心笑容,是对近年来重庆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好肯定。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3年6月25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