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造福百姓的“大治河”

1978年1月,大治河第一期工程施工

 

 

1978年冬天,上海浦东女民兵在开挖大治河工地挑泥

 

    中国水利网站9月7日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从家乡的大治河桥上经过时,我总要深情地眺望:笔直宽阔的河道,碧波荡漾的河水,穿梭来往的船舶,两岸一望无际的稻田、桔林,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气吞山河的开河场景。

 

    我的家乡上海浦东水网纵横,河道较多。但河道大多较小,唯有这条东西向横跨全境的“大治河”,全长40公里,河面宽102米,以不凡的气势“鹤”立于众小河之林,她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人工河。

 

    解放前,由于海塘标准低、水系分割、引排不畅,家乡人民深受台、潮、涝、渍、旱灾之苦。“海潮没禾稼,民死相枕籍”的惨剧时有发生。尤其东部沿海地区,河道浅窄,水系紊乱,“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无雨旱灾”,人民生活苦难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带领人民修筑海塘、整治河道,各项水利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潮、涝、旱灾害基本得到控制。1975年,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水利局工作,有幸成为一名“治水人”。

 

    最难忘1977年冬天,为减轻上海市区上游的洪涝压力,为黄浦江分洪,沟通浦东水系,解决河道狭窄、引排不畅、淡水资源不足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市委的决策,家乡人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下决心开一条从黄浦江至东海规模的大河。从1977至1979年,50余万浦东人浩浩荡荡奔赴河场,当地驻军部队、交通、工业、商业、供电、邮电、卫生、公安等各行各业都到工地参加劳动和设点服务,真可谓万众一心、团结治水。当时的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开河的民工住的是简陋的草棚,而伙食与报酬于今而言实在太寒酸了,但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干劲却让人为之动容。有一张记录了当时女民兵挑河泥的照片,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民兵挑着沉重的泥担子,但脸上的笑容却是那么地灿烂。当时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参观了开河工地,当他们看到凛凛寒风中千军万马战河场的壮阔场景时,无不为之赞叹。

 

    经过2年余的艰苦奋战,硬是靠人工开挖出了一条上海最大的人工河,被命名为“大治河”。1979年,大治河配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家乡的水利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上海地区向东排水的骨干河道,黄浦江上游的河水源源而来,引、蓄、排能力大大提高,河道槽蓄量猛增至11962万立方米,确保了农业生产年年获得丰收,昔日贫穷的东部地区成为米粮川、瓜果蔬菜基地和农业旅游区。

 

    如今,大治河不仅承担着浦东地区的防汛排涝任务,还承担着为上海市区的分洪排涝任务,在防汛排涝、引清调水、调蓄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全区人民90%以上的饮用水都取自大治河,30多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以及工业生产等用水也依靠大治河;大治河可通航三百吨级船舶,是浦东沟通上海市区及外省市之间的水上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每天有上千条运输船往返,成为水上运输的“黄金水道”。以至于有许多人感叹:如果没有大治河,我们今天的日子该如何过?

 

    近年来,水利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治水理念,开拓“安全、资源、环境”协调,“生态、科技、效益”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踏上了现代水利新征程,在全力推进防汛保安、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为治理和保护大治河,他们付出艰辛努力。实施打通夹塘地区水系工程,疏拓河道、改造泵站、修建渡槽倒虹吸,让大治河水源畅通无阻地流向支流小河;通过搬迁污染企业、禽畜养殖场和疏浚整治河道、沟通水系、引清调水等措施,确保了大治河水质的稳定好转;采取标本兼治、分段治理的方法,完成了支流水系101.48公里黑臭河道整治,建成947公里生态型河道,逐步恢复了整洁、自然、生态的河道面貌,一大批生态景观型河道成为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亮点。根据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需要,大治河航道将升级为1000吨级,是与上海乃至长三角贯通的“黄金航道”。

 

    饮水思源多感慨,今昔巨变催奋进。每当从家乡上海浦东的大治河走过时,我就会想起那像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大治河精神”,想到那为开挖大治河流汗甚至流血的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从家乡这条河中,我也悟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对于造福百姓、造福子孙后代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家乡人民才能迸发出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凝聚力量,才能建成这一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30多年的治水生涯,使我更坚定了自己信念:耕耘水利,今生无悔。要为治理和保护好大治河不懈努力,让她永葆青春活力,造福家乡人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9月7日

作者: 陈志强
SRC-128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