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 为勉励 更为鞭策

   

毛泽东视察海河流域及题词

 

    海委机关大院右侧扇形石碑上,几个遒劲有力的描金草书格外醒目,那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

 

    了解海河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46年前的那场大水和那次题词。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管是在风云激荡、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对水利在安邦立国、国土整治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视。”(朱汝兰《从毛泽东重视水利的作用看水利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依存关系》)据戴哲夫等撰写的《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的前前后后》记载,仅从1962年到1964年的3年时间里,毛泽东就先后5次研究河北水利和海河治理问题。

 

    毛主席究竟为何如此关心海河水利问题?我想,63·8特大洪水是不可回避和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平地行洪宽达百米,海河平原一片汪洋,受灾市(县)100余个,受灾人口2200多万,京广铁路中断27天,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

 

    经过水利工程的拦洪、削峰和数百万军民两个多月的顽强抗争,洪水退去了。河北省(当时流域机构尚未成立)立刻开始总结抗洪斗争经验,宣传抗洪先进人物,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解放军的抗洪先进事迹,并在天津(天津时属河北省省辖市,1967年1月恢复为直辖市)举办了抗洪斗争展览。

 

    1963年11月12日,毛泽东南下至中南、华东,与两位中央局领导和有关省委领导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路过天津(据《党史博览》:建国后毛泽东的57次离京)。河北省委领导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结束时提到在天津市办的抗洪斗争展览。毛泽东表示,以后要来看看。河北省委领导提出请主席为抗洪展览题词,他很快答应:“可以,我马上就题词。”但当晚必须赶回北京,因此没时间写了。

 

    两天后,河北省委书记林铁要李银桥(李在主席身边工作多年,当过主席卫士长,后来分配到天津市工作)带着信到北京找毛主席。毛泽东问清李银桥的来意后说:“今天是14号,你等两天,我写好了,再交给你。”

 

    17日,毛泽东写好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题词,19日,由主席身边卫士张景芳将题词带到北京饭店交给了李银桥。12月14日,《河北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及审视海河图照片。

 

    同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抗洪展览题词:

 

    刘少奇:记取这一次洪水和其他各次水旱灾害的经验教训,全省人民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决心以20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地把河北水利建设好。

 

    周恩来:向为战胜历史上少见的洪涝灾害而进行顽强斗争的各级干部、各界人民、部队官兵表示最大敬意!要为支援灾区,重建家园,争取明年丰收,彻底治理海河而继续奋斗。

 

    朱德:战胜洪水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一场波澜壮阔的海河治理与开发序幕就此拉开。

 

    2003年,作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题词40周年的活动之一,海河水利人勒石以记,刻“一定要根治海河”于其上,立在海委大院。

 

    循着前辈水利人的回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攫取点滴片段,寻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领导人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是为了见证水利60年的发展历程。

 

    为纪念,为勉励,更为鞭策。

 

    (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5月28日

作者: 凌峰
SRC-131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