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八抗洪抢险的日子

  

战士们盯着高温运送防汛物资

 

    周末休息在家,翻看尘封已久的影集,那些穿着红色救生衣的战士们抗洪抢险的图片映入我的眼帘。江岸堤边惊心动魄背沙袋的场面,战士们用身体筑起的人墙……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终生难忘的50多个日夜。

 

    1998年7月,我从济南陆军学院毕业,分配到河南嵩山脚下的武警某部。从新闻中得知,由于上游出现降雨,长江已经出现了四次大的洪峰,水位已达到了50年一遇。据水利专家分析预测:如果上游再连续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很可能会出现多次洪峰,情况十分危急。我所在的部队在接到上级下达的参加抗洪抢险战备命令后,便处于战备状态。灾情就是命令,8月5日接到了上级正式下达的抗洪抢险命令,部队迅速从河南郑州出发向湖北荆州开进。行进中车载电台繁忙地联络,经过3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抗洪抢险地点——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

 

    战士们没有来得及解开背包,就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迅速投入为迎战第五次洪峰运送防汛物料的战斗中。站在长江大堤上,看到的是一片灰茫茫的长江水望不到尽头,奔流不息的江水掀起层层波浪。受灾的乡亲们住在江岸边树林的帐篷里,老人缩卷着身体躺在床上,孩子们在自家的帐篷前认真地复习着功课,那些期盼的目光,震撼人心。

 

    8月10日,部队接到长江抗洪总指挥部急电,预计晚上第六次长江最大洪峰将通过监利堤段。接到命令后的武警战士,火速赶往大堤准备迎战。深夜2点,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暴雨紧跟其后,战士们一个个地被淋成了“落汤鸡”。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时刻,在距防守两公里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直径30厘米的管涌,战士们穿着被暴雨淋湿的救生衣,火速赶赴管涌地,10多名抢险突击队战士系上缆绳,飞快地跳进了江水中,组成了一道坚固的人墙。50多名战士用肩膀奋力背砂石100多立方米,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鏖战,筑起了一个高4米的围堰,险情得到了控制。

 

    奋战一宿的战士们,躺在堤岸边湿淋淋的草地上香甜地睡着了,身上红色的救生衣在朝霞的映照下,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朴实的乡亲们,纷纷从家里拿来雨伞,为熟睡的战士撑着,挡住的阳光,形成了一道遮光屏障。一位拄着拐杖的大爷,领着孙子,踩着泥路,提着60多个煮熟的咸鸭蛋,一个个塞到了战士们手里。抗洪勇士们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老百姓。

 

    那时,我是部队的新闻干事,每天用手中的笔记录战士们的抗洪事迹,当地群众的拥军行为。记得有一次,我着急到邮局给《解放军报》和《人民武警报》发传真稿件,正当我焦急地等待公交车时,一辆出租车停在我的身边,师傅对车上的乘客说:“对不起,我只能把你们送到这里,我要先送武警战士,他肯定有急事。”车到邮局后,我正要拿钱,出租车迅速开走了,望着那辆渐渐远去的出租车,我能体会司机对子弟兵的那份情怀。

 

    在那段抗洪的日子里,有许多群众自发地给我们送来鸡蛋和肉,许多年轻的女性到部队驻地帮战士们洗衣服,还有的个体户领着理发师为战士们义务理发,这些都让我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

 

    9月8日,我跟随部队领导看望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革命老战士时,他用发颤的声音对我们说:“我作为一名老兵,真诚地感谢子弟兵帮助我们重建家园。”说话间他向在座的武警官兵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叮嘱自己的家人,把家里几只能下蛋的鸭子宰了,送给我们。在场的人都被这位老战士对武警官兵的深情厚谊打动。

 

    “众志成城,全力抗洪;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战士们击退洪魔的信念无比坚定。9月17日,部队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班师回营。那天早上,下着小雨,近千米长的街道两旁,挤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乡亲们提着竹篮将煮熟的鸭蛋和矿泉水,使劲地往车上塞。年轻的女孩将表达爱意的信件投向车上。在拥挤的人群中,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将自己的孩子高高地举起,他女儿手里举着一块自制的牌子,上面写着“解放军!真神!”乡亲们追着车队,衣服淋湿了,也全然不顾,久久不愿离去。

 

    今年五一,我携妻儿故地重游。这次荆楚之行,少了1998年的责任和使命,多了份轻松和愉快。在好友的陪伴下,驾车奔驰于江堤上,堤岸两侧全是郁郁葱葱的杨树,内侧全部进行了加固硬化,江堤上平坦宽敞的马路,行走在上面看风景别有一番景致。晚上堤岸边许多当地有名的小吃摊位、大排档。

 

    在好友的招呼下,我们坐在江边,习习的凉风把我的思绪带回到11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朋友说,这些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对堤岸进行了增高加固,许多江内的村庄也已陆续向外迁移……听着朋友的叙说,作为一名曾经的抗洪战士,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看到水利工程有了这么大的发展,我深感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福祉,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如今,我也在水利系统的岗位上工作,11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场景,军民万众一心、奋力抗洪、团结协作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魏县水利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5月28日

作者: 王军太
SRC-131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