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支撑发展改善民生
——访沈阳市水利局局长于灏

  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沈阳水利局局长于灏就如何坚定不移地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将沈阳水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任务,谈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于灏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沈阳水利事业长足发展的60年。沈阳在防汛抗旱能力建设,防控内涝灾害,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合理开发保护水资源,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水利建设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保障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文化水利,是沈阳水利发展的四个重点。同时,在工作理念上,沈阳也正在实现“五个转变”,即防洪工作以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注重给洪水出路,科学防控;水资源管理工作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水土保持工作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转变,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水利建设工作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水行政管理工作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手段转变,注重依法治水、科学治水。

  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于灏说,下一步,沈阳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保障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统一、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具体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河流整治。以大中型河流整治为重点,适当考虑重点小型河流的综合治理,结合生态及重点险工、险段的治理,使全市河流的防洪能力普遍提高一个档次,在努力避免洪水对城市和沿河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二是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到2010年年底,完成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2年年底,全面完成所有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沈阳市的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三是加大灌区改造工作力度。重点实施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八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浑北灌区水利骨干工程改造、浑南灌区水利骨干工程改造、祝家堡灌区水利骨干工程改造、辽蒲灌区水利骨干工程改造等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使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系数提高到0.55。四是加强治涝工程建设。对辽浑蒲、辽绕等6大涝区的521万亩易涝耕地进行全面治理,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五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在2009年底基本解决规划内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做好规划外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统计工作,加快实施进程,让农村百姓早上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六是合理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雨洪资源利用潜力,为县域经济长期发展提供供水保障;限制超采区地下水的开采量,优化取水工程的布局,使地下水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最终达到采补平衡。同时研究、开发、利用新的储备水源,解决沈阳市用水结构不合理、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七是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编制切实可行的《沈阳市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实施方案》,重点抓好辽河、浑河、蒲河三大流域的水生态建设。在确保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高标准完成省部署的11.73万亩的河道生态建设任务。八是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建设市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大力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使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均正常发挥作用,生态修复比例显著提高。

  于灏表示,今后,沈阳水利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继续将水利事业推向新高潮,更好地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刘伯超 陈大海 邱峰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