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让民生水利惠及铜山百姓——访铜山县水利局局长夏春标
记者:铜山县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也一直是江苏省水利系统的“老先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60年来铜山县的治水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夏春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铜山县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掀起了大规模的治水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防洪保安为重点,初步控制了洪水漫流的局面;60年代以除涝降渍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灌排体系;70年代以旱田改水为重点,有效控制了土地盐碱化;80年代以引水调水为重点,基本解决了水源不足的问题;90年代以提高标准为重点,全面提升了防洪灌排能力。“十五”以来,铜山水利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三农”,重点实施了内外三沟开挖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县乡河道疏浚与村庄河塘疏浚、山区水源工程建设、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工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了防洪保安、灌排降渍、翻水调水、抗旱灌溉四大工程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利科技推广先进县”“全国乡镇供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畜饮水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苏省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县”“江苏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四次获得江苏省水利建设大禹杯奖。
记者:在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的新形势下,铜山水利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夏春标:新形势下,铜山水利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铜山水利必须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力求工作高起点、目标高定位;必须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水利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力求工作超前、完善预案;必须抓紧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力求让人民群众从水利发展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和谐发展,力求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着力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力求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铜山水利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举措。
夏春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拉动内需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查找并解决影响和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加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明确两大目标,打造三大亮点,做优四项工程,实现五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全力打造水利工作新亮点,为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铜山”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中心,就是以水利强县战略为中心;两大目标,一是抓好民生水利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工作定位于“全省争先、全市第一”;打造三大亮点,指饮水安全工程、县乡河道疏浚工程和故黄河治理工程;做优四项工程,即基建重点项目、农村水利建设、城区防洪工程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最终实现决策力、执行力、监管力、防变力和保障力的全面提升。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解决好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水利问题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把民生水利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水利需求为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突出解决好铜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真正把民生水利建成政府的放心工程、农民的幸福工程、水利部门的形象工程。
本报记者李坤
作者:
SRC-67
主办:
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
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