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年

 

水文人在静静的河面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退休的和即将退休的“老水文”。——题记

 

    昨天,分局小市站的张孔彦来到我的办公室,我连忙站起来:“张叔,您坐。来局里有什么事吗?”“哦,没什么,来人事科办理退休手续,哦,我要退休了。”话语里含着一丝落寞,却还有更多的骄傲。

 

    我想不到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更为贴切的词句了。参加工作9个年头了,先后目送十余位老同志光荣退休。在亲历每年老同志退休,看着昔日一起工作的老同志眼中透出的丝丝不舍,心中免不了有几分难过。我不知道该恭喜还是该说些别的,是啊,他为水文事业奉献了35年,是该歇歇了。看着他略有些湿润的眼睛,我的心里却有些酸楚,以往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里。

 

    炎炎烈日下,依然可见太子河边寂寥的几个身影。那是我的同事,我的战友,刚刚抢测洪峰回来,虽然他们身上湿透了,但仍然时不时发出爽朗的大笑。

 

    漫漫严冬中,还是那几个人,刚刚在零下30几摄氏度的寒风中观测水位回来,眉毛上挂着霜,他们依然有乐观的笑脸。

 

    漆黑的夜里,坐在电话前值班的他,看着手中小女儿的照片,眉眼中还是透出一丝微笑。

 

    这就是水文人,不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的心始终乐观向上。

 

    几十年前,你们怀着对碧绿河水的美好憧憬,怀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或放弃较好的职业,或放弃较好的机会,扎根水利,扎根水文。还记得工作生涯刚刚开始时,汛期紧张的生活让你们一时变得狼狈不堪吗?

 

    还记得第一次施测流量拿反仪器时的尴尬吗?还记得整理繁琐资料时的手忙脚乱吗?还记得……几十年来,为了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你们身穿衩裤下河测流,河水大了,那条斑驳的老船就是你们冲锋的战车,太子河上的那条大断面,天天有你们奔跑的身影,满山满滩都有你们测量仪器的痕迹。

 

    几十年来,为了练就过硬的内业素质,你们几乎把整部《水文手册》背了下来,每天在图板上写啊画啊,就为了要那条准确的过程线。几十年来,为了练就过硬的防汛水平,你们斗酷暑、战蚊虫,有家不能回,身边的那条河就是唯一的伙伴。几十年来,为了练就过硬的综合能力,你们把时光格式化,说干就干,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野外工作是家常便饭。几十年来,你们舍小家、顾大家,把一切交给祖国、交给水文,汹涌的洪水锤炼着自己的意志。弹指一挥间,曾经稚嫩、瘦弱的身体已锤炼成铮铮铁骨,曾经的茫然懵懂已锤炼成业务纯熟、井井有条!因为逝去的只是岁月,换来的却是成熟。生命里有了这样的经历,一辈子也不后悔!

 

    那首动情的水文人之歌啊,你们经常唱着。那是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的啊,你们用水尺上的刻度丈量着自己的人生!“我们是水文的尖兵,战斗在祖国的江河湖畔,冒雷雨,顶风暴,踏狂澜……”,你们道出了水文人的心声!

 

    今天,你们即将放下手中的记录簿,摘下胸前的秒表,脱下脚上的靴子,将河边数十年的足迹,连同无数的汗水,一同打进背包,踏上人生新的旅程。要走了,才发现几十年的时光过得竟是如此之快,许多想说的心里话还没说完,许多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没关系,你们的身后还有我们!大家在送别会上,写下了祝福的语言,送上真心的礼物,虽然朴实,却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坦然,留下一张合影,让水文时光永驻。

 

    请带走纯洁的同事友谊,留下美好的回忆吧!我默默地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生活会更好,好好享享福。

 

    别恨岁月匆匆。分别了,意味着曾经拥有。记忆的长河中,已有你们在河边拼搏的身影;岁月的沙滩上,有你们留下的深深足迹。你们是水文人,把每一次波涛汹涌的江水,都绘成亮丽的人生;把图纸上的每一条红线,都化作大地的诗篇!你们是一阵阵微风,抚平了河水;你们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后来人的路!谢谢你们,让我懂得了水文人之歌的真正含义!

 

    (作者单位: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本溪分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7月16日

作者: 王洋
SRC-131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