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流人员在工作
我在黄河河畔长大,父亲也在水利部门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我时常来到花园口,每每看黄色的巨龙在宽阔的河床内翻腾前进时,都禁不住心潮澎湃。我有一个心愿——看看在遥远高原之上、巍峨群峰之间的母亲河是什么模样。今年7月,我终于如愿以偿。为了解黄河上游基层水文站的日常工作和水文职工的生活状况,我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打算从这里出发,跟随黄河上游水文局的工作人员,走访坐落在遥远青藏高原的水文站。
我们在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之间反复穿行,得以一览高原黄河之美。7月是青藏高原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不仅领略了母亲黄河在高原上壮美的身姿,还有幸接触到了一群人,他们平凡如草原上的格桑花,星星点点、寂寥倔强;他们伟大如雄伟的雪山,让我仰视,让我震撼。他们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高原上的黄河水文人。
玛曲——
现代技术走进水文站
玛曲,藏语意即指黄河,这里降水充沛、河流众多,140余条大小支流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的主要产汇流区,有“黄河上游蓄水池”的美誉。玛曲水文站就坐落于这个位于甘肃省南部的藏族自治县县城内,1959年1月1日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为基本水文站,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控制站。
我们驱车赶到玛曲,已是黄昏时分,县城不大,宁静而偏僻。水文站不显眼,倘若不是有人领路,恐怕从门前路过也不会注意到。进入大门,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和一列砖瓦平房。站里共有3名正式职工,站长因为生病,在玛曲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暂回西宁治疗,剩下年纪稍大的老张和一个小伙子负责站里全部工作。
小伙子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他刚大学毕业不久,到这里工作不到半年,却已对工作驾轻就熟。当被问及水文站的基本情况,他迅速报上一组精确的专业数据:测站地理位置、海拔、年平均降水、断面年均径流、平均含沙量等。他打开电脑,在GoogleEarth(谷歌地图)上很快为我们找到了玛曲站水文断面的大致位置。通过他的解说,我第一次对一座水文站有了如此详细的了解。他利用所学知识,编写了一套处理水文数据的专门程序,解决了以往数据计算繁杂、耗费人力且准确性低的问题。
说起水文监测,我们的印象往往是艰苦、笨重、单调,然而,在这个小小的水文站,我看到了科技进步为水文观测带来的巨大便利。在测流塔的小房间里,各种自动测流设备一应俱全。每天清晨,工作人员就会早早赶到这里记录数据并将水情信息发送出去。这样,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决策者便可及时获取这些宝贵数据。玛曲站着实让我开了眼界,颠覆了我以往对水文工作的认识——原来水文测量并不是简单、枯燥的重复。
玛曲水文站的成功,既有科技进步的功劳,也少不了水利人的勤奋踏实、敢于创新。望着这张年轻的笑脸,我看到了希望。
唐克——
责任心的最好诠释
唐克水文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白河与黄河汇流处的水情进行监测。站上唯一一位正式职工老张接待了我们,他正值壮年,面容却透着几分过早的苍老与憔悴。
老张的家在西宁,有一双儿女。儿子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女儿今年的高考成绩也不理想。虽然从父母的嘴里了解了水文行业的艰辛——在偏远的山区、河边,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可老张双眼的愁绪和无奈,让我不忍对视。
家人的事还不是最让老张发愁的,最令他忧心忡忡的是站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008年3月,唐克水文站遭到暴徒攻击,设备几乎全部被毁,损失上百万元。此后,当地的治安状况也一直令人担忧,不少人从这里撤出。领导也曾考虑让他回西宁先把儿女的事解决一下,他却谢绝了。“毕竟站上就我一个正式工,我不能离开岗位。”临走,他对我,又像是对自己说:“一个人总还是要有责任心啊!”
“责任心”这三个字,我曾无数次从父母、师长嘴里听到,此刻却深深震撼着我,而老张对这三个字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久治——
高原绽放爱情花
一年前,青海小伙儿小马,与一位河南姑娘在青海省久治县悄悄地结了婚,过上了平常的家庭生活。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但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他们,便会被他们执著的爱情所打动。
到达久治,已经日落,街头灯光昏暗,人影稀少。我们在泥泞的小巷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前行,来到水文站。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这对小两口,我们的到来让小两口忙活起来。一会工夫,三道炒菜已端上餐桌,但一个半小时后,也没见米饭。小马解释说,高原上水不易开,饭不易熟,所以像煮米饭这种在平原上轻而易举的事情,到了久治也成了功夫活。说话间,小两口眉宇间充满了恩爱。
小马的妻子家在河南,当初两人结婚时,她家人极力反对——青藏高原对他们而言真的就是天涯海角,那里高寒缺氧,条件艰苦,怎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去受苦呢?可是姑娘没有因为未来生活的艰辛而放弃爱情。他们就在这久治小镇上简单地成了家。小马平日在站上上班,妻子在国税局找了份临时工,两人过着平淡而恩爱的生活。
世间有不同的爱情,在久治水文站的小马他们,环境的艰苦使他们之间的爱情与众不同,他们的爱情如同高原上的雪莲,远离尘世、身处高山、经历酷寒,却能够灿烂地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水文工作艰辛,高原水文人对工作热情、执著,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像高原上巍峨的雪山一样高峻伟岸,像雪域上奔腾不息的溪流,不舍日夜,汇流成川。祝福你们,黄河忠实的守望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