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风轻云淡,江西省水利厅离退休干部前往廖坊水库参观。大家一路谈笑风生,而我的心情格外急切,虽然是故地重游,却似乎是要赶去会见久违的老朋友。汽车飞驰,过抚州越临川,不觉抵达抚河岸边、大山深处,抬头观望,廖坊水库大坝已近在眼前。
廖坊水库,这座抚河干流上的控制性水利枢纽,2005年年底下闸蓄水,2006年3月首台机组发电。这里可算是江西省大型水库群体中的最新成员。它的建成,标志着抚河治理开发迈出了一大步,也标志着几代水利人的梦想与追求、心血与汗水开花结果。当然,其中也包括我这一份子——曾经汗洒抚河的普通水利人。
看廖坊,忆往昔。坝下滔滔流水,撩起我“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和对往事的追思。放眼大坝下游的山川大地,有几分久别重逢的亲切,这里曾留下我青春的足迹,曾寄托我“治理开发抚河”的梦想。
在50年前“大跃进”的热潮中,江西水电勘测设计院组织起一支年轻的技术队伍,承担起“抚(河)信(江)地区规划”任务。我们这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中专生,在几位年轻工程师的率领下,主攻抚河干流上的第一个梯级开发——疏山大型水库的前期工作。当时,处处洋溢着“跃进”的热情、冲天的干劲,我们这群年轻人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起早贪黑,翻山越岭,选坝址、选渠线,施测坝址地形图、总干渠纵横断面和带状图。勘测风餐露宿,计算夜以继日,真是“革命加拼命”!然而,大家却不觉累、不叫苦,心中只怀着一个共同目标:为疏山水库尽快上马而奋斗!当时,有几位同志调动工作,离别时大家互赠诗句,有两句我记忆犹新——“前程似锦君且去,高坝落成在他年”。一颗颗年轻的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
蓦然回首,时光远逝。抚河岸边,那段战斗的青春,那近千个火热的日夜,已过去半个世纪。世事沧桑,山河巨变。我们当年在抚河流域所作的勘测规划,为前期工作打下基础,后来,经过一批批水利人的努力,规划逐步变为设计蓝图,变为众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变为灌溉发电的实在效益……至于疏山水库,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上马”,但它起到“方案选比”的关键作用,促成了廖坊水库的建成,或者说,这是抚河干流首级开发的奠基与前奏。如今,在其上游30余公里处的这座高坝平湖的廖坊水库,吸取了当年拟建疏山水库的经验,近似疏山水库的“替身”。
当年,我们“高坝落成在他年”的理想,在抚河流域逐年得到实现,前有中小型水库陆续竣工,今又有廖坊水库大功告成。伫立坝端山坡,我更仔细地打量廖坊水库。那近300米长、40余米高的巍巍混凝土重力坝,上游碧波荡漾,下游滚滚波涛,好一幅气势恢弘的壮美图画。走进电站,科学严密的现代化控制室,电站3台发电机组发出悦耳的运行音韵。
这座总库容达4.3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堪称“绿色宝库”“财富之库”。它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航运和旅游等效益。通过调蓄洪量,可提高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使抚州、南昌两城的防洪标准分别由原来的20年一遇、5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100年一遇;丰富的蓄水可解决金溪、临川、东乡等县(区)丘陵缺水地区灌溉用水和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其中设计灌溉面积达3.35万公顷;电站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年发电量1.56亿千瓦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提供清洁能源……除此之外,还发挥了改善库区航道、开发利用水域等诸多效益。总之,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考量,廖坊水库身价非凡,它对抚州市乃至江西省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今,在抚河之上又现“高坝落成在眼前”的宏伟一幕。我心潮澎湃,由衷地赞叹:千古奔流的抚河,今日你又以崭新的姿态为人类作出新贡献。从廖坊看抚河,由抚河想祖国,60载沧桑巨变,水利建设成就辉煌。
前程似锦堪期待,明朝山河更娇美。衷心祝福抚河,祝福亲爱的祖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