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09年冬春之交的特大旱情,再一次将河南的一座大型水库引向了风口浪尖,这就是陆浑水库。从2月11日开始,全国数十家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陆续报道了一则新闻:“河南洛阳陆浑水库,水量只剩下2亿立方米,露出来的坝体成为嵩县人散步玩耍的场所。”
去冬今春,在蓄水总量不足往年同期一半的情况下,陆浑水库先后两次开闸放水,累计灌溉农田30多万亩,有效缓解了灌区旱情。放水后,由于水位下降,水库已有3台发电机组停止发电。“我们经历了极大考验。”陆浑水库管理局局长高建民说,“但无论如何,灌溉和生活用水都要优先保证!”
对于已有50年历史的陆浑水库来说,面对历史的考验,每一次发挥作用就如同一次心灵的释放,权衡取舍,心平气和,波澜不惊。
效益:洪旱肆虐尽显中流砥柱
陆浑水库位于伊河中游嵩县境内,1959年兴建,1965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总库容13.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32.24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62.58万亩,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供水、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防洪方面,陆浑水库防洪标准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多年来有效地拦蓄了上游洪水,适时为下游错峰,充分显示了大型骨干工程在抗洪斗争中的控制作用。“75·8”和“82·7”两次特大暴雨,水库入库洪峰流量曾高达5640立方米每秒,经过调节,下泄流量仅为82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均在80%以上,为下游洛阳、郑州等重要城市,京广、焦枝、陇海铁路,连霍、二广高速公路以及数百万群众、村庄、良田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测算,水库防洪效益累计已达68.4亿元。
在制服一次次狂暴洪水的同时,陆浑水库还帮助周边县市抵御了一场场旱灾的威胁。1995年,豫西地区出现多年少有的干旱,大部分河道断流,全省11座中型水库有9座放不出水,小型水库干涸178座,吃水困难人数达110万人,而陆浑水库实施科学优化调节,使灌区几十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保证。截至目前,水库已累计放水63亿立方米,灌溉耕地3960万亩次,增产粮食约38亿公斤,经济效益约36亿元。
近年来,陆浑水库先后建成长67公里、设计年供水9440万立方米的“引陆入洛”城市供水工程和伊川二电厂、三电厂、碳素厂、电解铝厂等工业供水项目,为当地城市及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灌溉洞和输水洞两座电站,总装机10250千瓦,年平均发电1500万~2000万千瓦时。截至2008年年底,已累计发电4.1亿千瓦时,创产值约1.3亿元。
历史:战天斗地造出高峡平湖
伊河是流经洛阳市的两大河流之一,过去经常泛滥成灾,危及洛阳南部郊县人民的生命财产。20世纪50年代后期,河南省水利厅设计了控制伊河的拦河大坝水利工程,并报黄委会备案。嵩县田湖乡陆浑村南半公里处,两山对峙,形成宽300米左右的峡谷,是天然的坝址。1959年秋,水库工程在陆浑村正式破土动工。
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生产条件异常落后,物资极度匮乏。大部分民工都只能驻扎在山沟空旷的平地上,全是自己搭建的麦草庵子,睡大地铺,部分民工还自己掏窑洞住。刚开工时,公路在伊河西沿,几个兵团的民工驻扎在东岸,往返都是涉水而过,生活用的粮食、蔬菜、煤炭,连搭草庵用的物资等,都是人们用箩筐抬,用肩扛,穿越荒凉的河滩送过去的。
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没有炸药自己碾,没有钢钎自己打,没有水泥自己造,没有箩筐自己编,边学边干,能者为师,互教互学,一丝不苟,土洋结合。就这样,一道道难关被攻克。
没有挖掘机,靠的是铁镢铁锹;没有风镐电钻,用的是钢钎大锤。开挖到10米以下,全是人工用铁锨分四五级倒转到岸上。寒冬腊月,工人没有胶筒靴,柴油抽水机泵抽出河槽里的深水,渗水部分硬是靠脚穿布鞋的劳动者,在沙坑里挥舞笨重工具干成的。截水墙回填也是人工操作,甚至大坝截流,也是靠人海战术合龙的。
陆浑水库是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作为河南人民战天斗地、化害为利的历史见证,她记载了我们的父兄怎样使用着锤、钻、镐、锨、人力车等原始工具,驯服桀骜不驯的伊河水,挺起了新中国的脊梁;记载了我们的父兄怎样将艰苦创业精神与先进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创造出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
风景:烟波浩渺堪比人间仙境
陆浑水库集自然、工程以及人文景观于一体,虽不以雄浑壮阔闻名,不以云蒸霞蔚著称。然而,她那清秀的风姿、独特的气度以及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却令万千游客为之流连忘返。
相传,洛阳龙门南古代为一大湖,名曰“五阳湖”,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积水东泄,始显山、岭、川、原,古陆浑就在此山川平原之间。20世纪60年代,陆浑再现传说中的“五阳湖”,伊河被拦腰截开,形成今天这一碧波万顷、波平如镜的湖面。游陆浑水库,水库大坝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陆浑水库大坝横断伊河,全长710米,坝高55米,顶宽8米,是消除黄河隐患、保证水库下游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03—2006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设,彻底消除了工程隐患,使水库面貌焕然一新。
从水库边放眼望去,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坝顶防浪墙顺直如线,洁白的栏杆、笔直的灯柱蜿蜒连绵,由菱形图案组成的外坝坡整齐美观,工程建筑物形态各异,尤其是溢洪道工作房的大鹏展翅造型,更是新颖别致,自成一体。
平湖生烟,烟波浩渺。陆浑水库,水质清莹洁净,湖面四周层峦叠翠,景色壮观。水库东坝头针叶松高大参天,古柏森林郁郁葱葱,曲径通幽,春意盎然。
择一闲暇时分,邀三五友人,在湖中垂钓捉虾,看鱼跃鸟翔,乘游艇扁舟,倏忽间顿觉心旷神怡;傍晚时分,山水一色,晚霞满天,可以把酒临风,亦可引吭高歌,可享受惬意与温馨,亦可宣泄烦恼与忧愁……
漫步陆浑湖畔,陆浑春晓、伊水秋声、七峰叠翠、西岩戴雪、曲里温泉……八大美景,尽收眼底。目前,陆浑水库管理局已把水库库区列为重点治理保护区。嵩县县委、县政府也把这里作为重点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可以预见,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定会以更加绚丽多彩的风姿展现在您的面前。
官管观
我国水库大多建在山丘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既能灌溉、供水,又能发电、养鱼,还可以开发旅游、休闲、度假、养老等项目。实践充分证明,具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要发挥其多种功能和效益,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单靠财政对工程公益性部分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其经营性部分的资产运行管理需要依靠管理单位自身经营创收来解决,水管单位的发展壮大和长治久安也必须通过市场经营来解决。陆浑水库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未来,陆浑水库要在搞好规划、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托水土资源优势,立足于实际,认真选择项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努力寻找出市场经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