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辽宁省水利厅:与时俱进 树立大水文观 锐意进取 实现科学发展

2009-05-21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 王殿武


  一、转变观念,超前谋划,夯实基础,锐意进取,2008年工作成就显著

  (一)解放思想,探索水文发展的新思路

  近年来,在水利部水文局、松辽委水文局和省水利厅的领导下,辽宁水文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的做法之一就是坚信"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根据"技术立局、人才兴局、服务强局"的发展方针,以及"水情是核心,监测是基础,水质、水资源是支柱,信息化是保障,人才是根本,创新是动力,五个服务是目标"的发展理念和"争创一流班子、建设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目标,发扬"忠于职守、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辽宁水文行业精神,适时提出了"技术导向型水文向服务导向型水文、数据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的发展新思路,并积极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推进了辽宁水文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认识,前期工作迈出新步伐

  根据水文管理将由规模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的形势,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时我们的做法是:注重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全省水文系统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开拓新路,与时俱进。工作过程中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进行全局动员,并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精干的队伍,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从实际效果看,通过一心一意做好前期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目前,基本形成前期工作开展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为争取投入、保障水文事业科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008年进行的前期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长期水文事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辽宁省地下水利用和保护规划》和14个分局的"十二五"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等;二是近期着手进行的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包括《辽宁省机动测验队建设实施方案》、《辽宁省中小型水库防洪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规划报告》等13个项目;三是储备项目。完成辽宁省水库水情、雨情、工情及水质监测系统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决策系统建设中涉及的水文项目、旱情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开发研究、主要水源地水质监测等1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累计完成50余个项目前期工作。

  (三)扎实工作,基础业务焕发新生机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基本业务工作,为民生水利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水文面向社会服务的具体表现,是水文工作的发展之本。目前,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业务开展的情况:

  一是累计完成89处水文站改造,占水文系统管理的测站总数的84%。

  二是累计完成50个墒情自动遥测站、223个地下水自动遥测站、242个水情自动遥测站建设,完成跨界河流水文站网(一期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三是在水权分配工作中首次尝试市级行政界站网建设,完成大凌河流域水权分配(市级)行政界地表水监测站网11个巡测站、4个中心站和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建设任务。

  四是建设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固定电话网。实现省水文局局和14个分局视频异地会商、专网电话互联互通。

  五是完成辽宁省水质应急监测移动实验室建设。

  六是在完成常规水量、水质监测任务、资料整编汇审及审核工作的同时,开展了3个重要水源地应急水质监测分析工作,省直水库水质、主汛期试点区水质监测、洪水水质监测工作。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水情测报及水质监测工作。

  七是完成了水文基础数据库部分数据的修改、补录、入库工作,并开展了数据库三级节点的试点工作。

  八是完成"十五"期间水文基本建设项目91卷专项档案验收工作。

  九是省水利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了水利系统内部水文资料汇交整编工作,有力地保证了我省水文资料的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

  十是完成了国家基本水文站统一标牌悬挂,印发了《辽宁省水文测站管理考核暂行办法》。

  (四)开拓进取,水文科技实现新提高

  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水问题,需要水文提供最基本的资料和科技创新成果。创新是发展的主题,科技创新能够支撑水文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中的3个专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项目)中的2个专题,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设计洪水频率分析计算技术研究和北方缺水地区大型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同时,是全国河流湖泊普查的试点单位和土壤水分检测仪器对比测试研究试验区。作为全国14个藻类监测试点单位之一,具体开展大伙房水库藻类试点监测工作。2008年我们开展了铁甲、汤河水库等水质应急监测和成因分析工作。完成了5个水资源论证项目。中英合作水资源需求管理项目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近年来,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的科研项目,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7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共40余项。其中"辽河流域防洪调度新方法及应用研究"首次提出了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新方法,成果获得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8年申报的《辽浑太河灌溉期水平衡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获辽宁水利科技一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水质信息系统》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辽宁水利科技二等奖。25篇科技论文被收录在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农业灾害预测及减灾论坛、水利水电高层论坛、东北三省水利学会年会、中国水文水资源信息网第六届网员大会等论文集中。

  (五)求真务实,水文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行政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制度保障能力建设等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尤其是通过"四个责任状、一个机动队、一套预案",将防汛、反恐、安全、稳定工作四位一体统筹考虑,确保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中,结合"一站、一片、三变、四问题"探索辽宁水文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实现"四个新"的活动目标。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多年的大力引进和培养,全省水文职工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全省水文系统有在职职工8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有650人。教授级高工3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及在读硕士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4人。16人次被列为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省科技奖评审专家、省科技资金评审专家、其他论证专家。

  2008年,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成功举办了首届水文水资源专业进修班和水利工程硕士班,并选派相关人员参加了水利部、部水文局的站长培训班、领导干部培训班及全国技术能手进修班。

  多年来,全省水文系统获市(厅)级表彰的先进个人共126人次,其中有28人次被授予省部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优秀女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省水文局被授予省水利厅先进党委、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8年获市(厅)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5人次,先进集体9个。其中省局水质处被授予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水情处被授予共青团辽宁省委 "青年文明号"。黄学民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王才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张国辉获阜新市五一奖章。

  完成全系统410人1120万元住房货币化分配资金的审核、审批和申领工作。目前我局累计落实房补资金2324万元,惠及到777名职工。

  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我省已有8市7县水文机构被地方政府批准实行双重领导管理。

 

  二、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科学发展,2009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制约辽宁水文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水文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以适应政府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水文站网急需补充完善,以适应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需要。三是水文法规及体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基层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仍较差,还是扶贫帮困的对象。五是水文科技创新能力及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破解这些问题,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关键在于树立大水文观,实现辽宁水文科学发展。

  一是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和投入,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重点落实好事关水文科学发展的《辽宁省水文事业发展纲要》、《辽宁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地下水利用保护规划》、《重点水源地水质监测规划》、《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辽宁省水生态监测规划》、《辽宁省水文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心建设规划》等前期工作。落实2009年国家、省发改委、省财政等各种项目资金,以及事业费、事业专项费。积极争取第三期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立项工作,建成全省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完成好辽宁省中小型水库防洪监测及预报预警系统工程建设。抓好地下水井网建设和管理工作。抓好分局基地建设和水文站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提高我省水文的技术装备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文基础工作。全力做好2009年防汛抗旱水文测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服务工作。做好全省水文资料汇编及年鉴的刊印工作。做好水文数据库的完善及应用系统开发工作。积极拓展水资源水质服务领域,争取水资源评价、论证、分析计算及地下水保护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水资源监测和技术服务工作。完成好中英水资源需求技术咨询工作。做好水文资料、系统的整合机制,重点是水情、地下水、水质等各项监测资料和信息系统的整合。

  三是大力加强法规、体制工作,力争有所突破。做好出台《辽宁省水文条例》的相关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省水文局机构升格,市、县水文机构双重管理体制工作,力争有所突破。按照上级部署,全力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工作,制定和完善新的职工休假制度。做好住房货币化资金分配及进一步争取工作。

  四是做好党建、行政后勤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做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宣传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预算管理,按计划使用资金。切实搞好分局、省局各处室预算执行责任状。认真筹划各项支出,节约开支。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国家和水利部的科技项目,做好服务。重点课题包括:辽河污染防治课题、大型水库水质分层监测与研究、沈阳城区地下水源热泵研究等9个项目。

  水文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广泛,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水文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老的问题更加突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实现辽宁水文新的更大的发展,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