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城口县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09-04-14

 

城口县委书记米绍林发言

 

城口县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城口县委 城口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城口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水利部定点扶贫县之一。多年来,国家水利部和市水利局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大力扶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城口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23万老区人民,向国家水利部及市水利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基本县情及扶贫开发情况


    城口地处大巴山南麓、重庆市最北端。全县幅员面积328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15个居委会、188个行政村,总人口23.89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城口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水利部及相关市属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线;以特困村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提高人口素质,努力转变扶贫方式,全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绝对贫困人口从2001年34200人减少到2008年底12810人,低收入人口从51300人减少到32970人,7年间共新修复修乡村道路1488公里,新修骡马道83条787公里,解决了11.08万人的饮水困难,实现了户户通电。在消除岩洞窝棚户的基础上,通过扶贫、生态建设搬迁移民2695户9737人,农民自发搬迁移民4272户13456人。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08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38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3.0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97元和2806元。


    二、水利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从1992年开始,水利部先后派出多批扶贫干部深入城口,扎根城口,帮助协调和解决城口扶贫开发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城口的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城口的扶贫开发进程。


    一是注入科学发展理念,带动发展思路转型。城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重庆市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让我县尽快摆脱贫困面貌,水利部一直把帮助我县理清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城口贫困问题。从帮扶伊始,水利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还经常深入我县调查研究,共商发展大计。通过帮扶互动,引导我们制定了“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发展战略,树立“大水利、大生态、大产业”的理念,逐步找到了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的新路子。近年来,水利部指导和支持我县加快水电产业发展,已建和在建的水电装机达26万千瓦,将极大地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二是注重项目扶贫,夯实城口发展基础。水利部始终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帮扶重点,从项目策划、资金争取和项目建设上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我县建设了多年来想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如增加了“长治”、“农发”等水保工程治理,争取了县城防洪堤工程、北屏水库、渝北东大灌区、雨水集蓄利用等项目,建设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送电到乡”和“以电代燃料”工程,协调建成了城口第一个水文站和第一个水保监测点。这些水利项目,为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三是注重科教扶贫,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水利部定点扶贫我县以来,十分重视科教扶贫。1998年捐资40万元援建了黄安希望小学,2006年捐资5.5万元支持残障特教学校建设,2007年捐资5万元帮助沿河乡维修改造两所村小校舍,并捐赠科技图书、计算机。每年帮助2名贫困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各位领导和专家从2003年以来每年都用自己的工资资助我县35名贫困学生上学,2008年又将帮扶学生增加到120名,扶持经费从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800元,每届扶贫组人员还以个人名义资助2名贫困学生。为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注重蹲点扶贫,加强对口扶贫工作的指导协调。水利部扶贫组十分注重对口帮扶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始终坚持选派干部和专家到我县开展扶贫工作。不但加强了帮扶工作的联系和协调,而且为城口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解放,促使我县水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年至今,国家共投入1.8亿元,市级和地方自筹1.2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0平方公里,建成各类微型水利工程9245处,引水提蓄水能力达到2169万方,农业生产抵御伏旱、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在缓解能源瓶颈制约方面。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水电装机将达26万千瓦。随着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的迅猛发展,全县供电保障能力逐渐增强,工业企业的产能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随着水利水电、公路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如市水务集团、交旅集团、燃气集团、交运集团等市属重点建设性投资集团已先后入驻城口,积极参与我县水能、矿产和房地产开发。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随着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全面实施,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电能的保障,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陈规陋习逐渐减少,开放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获取经济信息,掌握科学技术的渠道不断拓宽,为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按照城口在全市新一轮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建设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将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将致力于实施生态移民、生态保护与恢复,努力维护辖区内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地理的完整性,为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建成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切实推进思路转向、经济转型、人口转移,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县、特色经济区、改革试验点,加快建设全市向北重要门户。


    我们将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大水利、大生态、大产业”理念,“着眼于好,立足于快”,依法治水、改革活水、科技兴水,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夯实水利保障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重点抓好水源点项目工程建设、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防洪抗旱节水工程建设、大型灌区及分散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构建起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防洪减灾保安体系、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供电保障体系;三是壮大水电产业,力争到2011年全县优势水能资源基本得到开发,水电装机达到30万千瓦以上,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4月14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