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总裁陈润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10年来,企业不断改革与创新,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改革创新,不断做大做实做强
1998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两改一同价”重大决策,广西水利系统50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了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并作为广西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承贷主体负责43个县(市、区)“两改一同价”工作,承担着广西近一半县(市、区)的供电任务。
2006年9月28日,以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集合73家企业的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正式桂牌。目前集团拥有企业85家,注册资金9.44亿元,资产160.94亿元,系统员工2.5万人。2008年,集团实现供电量146.04亿千瓦时,售电量135.1亿千瓦时,收购和新建水电站101座,水电站装机101万千瓦,销售收入55.74亿元,利润2.14亿元,上缴税金3.673亿元。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广西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集体一等功”等荣誉称号。
二、高度负责,努力提供电能保障
自成立以来,公司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总投资44.6亿元,完成新建与改造35千伏变电站358座,线路3629千米;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40590千米;低压线路86334千米,台区40127个。农网改造工作的完成,使1800多万群众受益,其中农民1400万,农村居民生活电价大幅度降低,从改造前的0.8元/千瓦时以上降至0.522元/千瓦时,每年减轻农民负担5亿多元。由于工作较为出色,公司被评为“全国农网改造先进集体”。
2007年以来,在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中,集团更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工作。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农网完善工程建设投资57950万元,累计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投资31522万元,解决了42662户196596农村人口用电难题。
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的过程中,集团切实做到了“一加强、二提高、三降低、四满意”,即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大大加强;电能质量大大提高,农电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网损率大幅度降低,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供用电事故率大幅度降低;政府、农民、企业、社会都满意。
三、勇担责任,夺取抗冰救灾胜利
2008年1月中旬,广西遭受雨雪冰冻灾害,集团供电区内23个县电力设施遭到破坏,累计损失6.69亿元。面对灾情,集团投入人力46万人次,出动车辆5万多台次,投入近3亿元开展抗冰救灾工作。仅用40多天就按时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在2月27日全面恢复通电任务,让425.17万人、11808家企业恢复用电,夺取了抗冰救灾的全面胜利。
抗冰救灾中,集团充分利用小水电分散分布式供电的优势,在与主电网解列时,通过“县县联网”和“省际联网”确保重点乡、县的用电,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通过发挥小水电的应急作用,集团不仅解决了广西部分受灾县用电问题,还在贵州电力几乎完全瘫痪的情况下,通过与贵州接壤的三江公司的35kV线路,支援贵州榕县、从江县数个乡镇的生活用电。
四、坚持宗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企业宗旨,“以供电为基础,发电和供水为新的增长点,其他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战略推动了集团的发展。集团全面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向银行融资20多亿元投入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网架,提高电压等级。发挥农村水电优势,实施优惠电价,配合地方招商引资。随着网架的完善和实施优惠电价,辖区内的工业园区均由集团公司供电,大型企业纷纷到集团公司供电辖区落户。集团开展超值服务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民生活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以政府、社会、用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同时开展行风建设活动,提出“电老虎”变为“电保姆”的服务理念,为用户用上可靠、优质、安全的电力提供了保障。2008年集团供电区域内各县(市、区)的GDP仍比200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十年磨一剑,十年改革创新,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实力得到增强,当地经济社会得到发展,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真正实现了社会、企业、农民“三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