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基于水分—品质响应关系的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

2009-10-27

 

    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品质低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制约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很多地区仍依靠水、肥等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追求高产,形成了高投入—高产量—低品质—低价格—低效益的恶性循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会更多地关注农产品的品质。灌溉是旱区和设施农业中最为频繁的管理措施之一,如何对特色经济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以达到节水、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所谓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是从作物水分—品质响应的生理机制出发,在筛选水分敏感型品质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作物水分—品质—产量—效益综合模型,通过精量的实时亏缺灌溉调控作物体内的信息流动,进而调控果实的品质,从而保证在一定产量的前提下以较少的耗水量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农产品,最终实现节水、丰产、优质、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目标的节水新思路。

 

    基于水分—品质响应关系提出的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是在以往非充分灌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灌溉调控理念,不仅能够回答基于需水信息和水分—品质—产量耦合模型的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决策方法与灌溉控制阈值等科学问题,而且将推动以水量平衡理论和单纯考虑作物水分—产量模型为基础的传统农田灌溉理论,向以作物需水信息和综合考虑水分—产量—品质耦合为基础的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新理论的发展,促进农业水利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0月27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