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用水总的特点是:用水量过大,用水比例过高,用水效益低。根据新疆吐鲁番地区资料显示,其农业用水占总用水96%,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仅15%,工业用水占总用水只有2%,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80%。
同时,西北地区(以下主要涉及的是新疆)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目前农业社会经济特征明显,由于不断扩大灌溉面积,致使农业用水量过大,用水比例过高,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又进一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必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因此,必须要实现农业用水的战略转移。由现状的相对粗放的农业转变为高效节水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用水的负增长。减少的农业用水,一部分退回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一部分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增加的用水。而要实现农业用水战略转移,就必须要从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变到以需水管理为基。水利部部长陈雷2009年2月14日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在2009年9月23日的武汉“水资源高层论坛”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陈雷部长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大力推进水资源工作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灌溉面积并要大力推进节水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建设。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发展基地,国家对新疆绿洲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应予以大力支持。但新疆不宜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新疆在粮食生产上,应是自给有余,少量向中亚出口。国家特别必要时,在新疆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较少其他作物种植面积。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