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思路 健全机制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9年11月10日)
近年来,宁夏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竞赛促动”,连续六年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实现了组织、机制、投入、质量、效益上的新突破。
2004年—2008年,全区人均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0.14亩,人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4亩,人均新增旱作基本农田0.6亩,人均改造中低产田0.7万亩,解决了8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效缓解了“灌水难、排水难、吃水难、行路难、环境差”等问题,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保障了粮食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深入推进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实现“声势规模更大、标准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的目标。
一、创新完善“一个思路”
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在北部引黄灌区突出节水、挖潜,在中部干旱带突出水源、高效,在南部山区突出开源、增效,明确不同类型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各有侧重,整体推进。
二、着力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以奖代补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黄河杯”竞赛活动,自治区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000万元,与国家项目资金捆绑,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二是项目整合机制。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约10亿元,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合力。三是群众广泛参与机制。用好国家支农惠农的相关政策,加强引导和组织,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和自觉参与的机制,以及“统一调工、轮流整治、均衡受益”的格局。
三、坚持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统筹规划到位。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统筹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抓好县级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明确目标、重点和措施,分解任务,把秋、冬、春三季连为一体,实行山、水、田、林、路、庄全面整治。在兼顾面上治理维护的同时,集中力量连片建设,整片推进,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组织领导到位。自治区召开农田水利建设动员大会和观摩会,把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建立领导包抓、部门参与、干部示范、责任追究的组织保障体系,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畴,强力推动。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层层召开动员会,社会各界齐动员,各种媒体同宣传,形成山川联动、全民参与、千家万户齐出动、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声势和氛围。四是资金投入到位。通过增加各级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地持续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全区计划投入资金2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五是督查考核到位。采取现场观摩、情况通报、动态排名、进度公示、行政问责等措施,在全区各级之间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竞争态势。年末自治区认真组织考核验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六是管理管护到位。制定出台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落实质量责任制,大力推广新措施、新工艺,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管理,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步考核,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持续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