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市:“3+1”模式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25-06-09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周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模化供水工程)—扩建新区水厂及输配水工程施工现场

寿宁县武曲镇第二自来水厂 柳涛 摄
福建省宁德市近年来着力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规模化为支撑、小型工程为兜底、县域统管为保障,累计投入资金超70亿元,绘就“水润民生”新画卷。
城乡一体 大水源托起“放心水”
依托大水源,接入大管网,宁德市在大型引调水工程沿线、大中型水库周边等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4.92亿元,占项目规划总投资的64.2%,完成新建或改造管网约3205公里。
规模供水 集约化破解“管理难”
对城市供水管网短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宁德市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建成并通水21座规模化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30.87万吨,受益人口95.89万。
小型工程 兜底保障“不落一户”
“十四五”期间,宁德市投入7005万元改造318处工程,惠及35万农村人口。2024年、2025年,柘荣县、周宁县分别争取中央小型引调水建设资金8000万元,用于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2024年,周宁县争取到一般债1248万元,建设20个单村供水工程。2025年,霞浦县、古田县争取到省级专项资金4695万元,计划建设63个单村供水工程。
全域统管 专业守护“水龙头”
宁德市积极推进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全覆盖,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到2024年10月底,全市9个县(市、区)已全部签订县域统管,全面落实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全覆盖。2023年至2025年,全市争取到中央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2882.1万元,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