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数字水网体系

河南加快打造数字孪生水网样板

发表时间:2025-08-07
  □本报通讯员 龚之冰 姜华

  国家水网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近年来,河南省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深入实施“四水同治”,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着力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数字孪生水网先行先试建设初见成效,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当前,河南正聚焦“两高四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水网骨干工程,预计到2026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八横六纵”的现代水网布局,逐步形成全省水网“一张网”。在现代水网体系中,数字水网是其中关键一环,但目前同步规划建设数字水网还存在相对不足和薄弱环节,如水网智能化设施不足、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化率较低、全域性数字水网平台缺乏等,迫切需要抓住现代水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机遇,同步高标准规划建设河南数字水网,不断提升河南水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河南作为重要的农业大省、水利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大省,要夯实智能化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现代水网工程的同时,立足河南省域特点,以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驱动和新质生产力引领作用,提质提速建设数字水网,构建河南现代数字水网体系,打造数字孪生水网河南样板。

  高起点做好数字水网顶层设计。推进实体工程和数字孪生工程同步建设,做到“四个同步”——物理和数字空间规划建设同步,数字基础设施布设与水网工程建设同步,感知体系、通信网络、计算设施建设与水网工程进度同步,智能化应用设施建设与水网工程智能化管理需求同步。高起点编制河南数字水网技术标准规范,分步分阶段推进数字水网建设,把数字化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河南水网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全过程。

  高标准建设数字水网“三步走”。第一步:加大基础建设与数据集成。统筹集约建设监测感知体系,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数据收集和监测网络,提升新建物理水网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夯实数据基础。第二步:强化智能分析与场景模拟。建立基于安全的全省数据共享机制,构建生长即汇聚的数据融通应用环境,形成算法协同、算力协同、云网一体、“边云超智”协同的“河南水网”计算体系。构建全网数字孪生体生态系统,重点构建多维多时空尺度虚拟数字孪生体,实现物理工程与数字空间的孪生映射、数据实时交互。开展全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并逐步推广至全省。第三步:推动优化升级与标准化建设。建立动态升级反馈机制,对数字大模型实时进行优化和迭代,加强全网统一智慧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制定数字水网系统的运维地方标准与规范,提高河南水网智慧水平、整体效能和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高效能打造数字水网常态化作用机制。基于水网数据大模型和数字平台建立水灾害智能应急响应机制,为水旱灾害防御、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大数据支撑。基于数字水网监测数据建立水资源高效管理机制,依据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需求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基于国家水网“一张网”建立数字水网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河南省数字水网与国家数字水网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等有效衔接,强化重点流域水库群、河道干流智能化联合调度。基于智能化水网管理建立内河航运融合发展机制,结合内河航运“11246”工程构建现代化“铁公机水”多式联调、联运、联控网络,确保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输。基于社会资本参与和技术创新应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拓展融资渠道等多途径,确保满足数字水网建设的资金需求。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7日

作者:龚之冰 姜华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