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南水北调工程:新时代红色精神谱系的璀璨篇章

发表时间:2025-09-11
  □本报通讯员 胡军辉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不仅创造了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更在实践中孕育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南水北调精神。这一精神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引,以“人民至上、协作共享”为核心价值,以“艰苦奋斗、创新求精”为方法路径,以“无私奉献、舍家为国”为精神支撑,以“绿色发展、人水和谐”为实践理念,以“人人尽责、久久为功”为价值导向,不仅丰富了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更是新时代红色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为民情怀永驻: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鲜活实践
  从宏伟构想到圆梦通水,南水北调这一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始终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出发点,数百万建设者筚路蓝缕,跨越半个多世纪构建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让“一渠清水向北流”改变“南丰北缺”,亿万人民口中的“苦咸水”变“甘甜水”成为现实。这是南水北调工程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崇高理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深沉的精神基因。
  创新驱动领航:科技自强彰显红色精神新高度
  南水北调这一大国重器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是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攻坚克难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的集中体现。南水北调“世界第一U型渡槽”引水“上天”,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完美穿越北京五棵松地铁站下部,世界最大规模泵站群展现“水往高处流”奇观,中线工程的“咽喉”穿黄工程让北上长江水与东流黄河水立体交叉“握手”,国内规模最大的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万里黄河第一隧”穿黄隧洞,还有攻克世界“工程癌症”膨胀土治理的技术突破,到如今以“数字孪生2.0系统、人工智能+”为保障,筑起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的信息化“数字长城”,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热爱祖国、勇于攀登”、红旗渠精神中的“自力更生、无私奉献” 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求实创新、迎难而上、不懈奋斗、越挫愈勇的生动展现。
  绿色理念筑基:生态文明映照红色发展新路径
  南水北调工程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四水四定”绿色发展理念,从“人定胜天”到“人水和谐”治水理念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工程创新构建的“清水廊道”、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和沿线建设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与塞罕坝林场建设遥相呼应,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绿色生产力,共同谱写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奇迹。南水北调精神所体现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右玉精神中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塞罕坝精神中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接力和传承,这一创造性实践,是将红色精神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样本。
  团结奋斗聚力:制度优势熔铸红色事业新辉煌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从工程建设到后期管理,党中央统筹全局,各方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工程建设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精益求精、匠心铸造,移民干部心怀国家、心系人民、恪尽职守、夜以继日,库区民众远走他乡、同心同德、舍家为国、顾全大局,展现了“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协作精神。南水北调精神所体现的不畏艰难、战天斗地、团结务实、奉献担当精神,是“两路”精神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抗洪精神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薪火相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的生动彰显。
  使命担当如磐:红色血脉引领民族复兴新征程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丰碑,也是一座内涵丰富、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丰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的深情,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南水北调者的奉献,都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南水北调精神以其特有的实践品格和时代价值,不仅延续了红色基因的血脉传承,更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了精神谱系的创新发展。这种精神的赓续与创新,正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伟力,将其融入新时代红色精神谱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南水北调正以青春之姿阔步向前,在绘就国家水网的漫漫征途上,深刻回答“我是谁”“为谁建”“依靠谁”。这条绵延数千里的精神水脉,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1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