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十八团渠:戈壁滩上的生命渠

发表时间:2024-07-04

十八团渠通水现场 唐启勇 供图

  □张娜

  十八团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是“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之一,是当时驻防新疆的解放军部队在西部修建的第一条人工渠。经过改造,十八团渠现全长68.9千米,年引水量为2.2亿立方米,保障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九团、三〇团两个农牧团(镇)及库尔勒市上户镇、恰尔巴格乡等55万亩土地的农业用水,为保障南疆农业灌溉作出了突出贡献。70多年来,十八团渠谱写了一曲由红色血脉滋养的绿色颂歌。

  红色动力开出生命之渠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兵团第二师的前身西北野战军二军步兵六师十八团沿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向吾瓦镇进发,在1950年年初来到了焉耆和库尔勒地区驻防。当时的新疆,还没有一处大型水利工程设施,部队开垦的几千亩土地,只能利用100多年前修建的上户渠进行灌溉,而上户渠只能满足不到1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量。

  1950年3月12日,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的王震来到库尔勒,踏勘库尔勒大墩子以西的吾瓦滩。当晚,王震将军在一张军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很粗的红色线条——从霍拉山和库鲁克塔格山之间的孔雀河流出的峡谷口至上户、大墩子之间。王震指示,在这里挖一条大渠,灌溉即将开垦出来的万顷土地。

  谋定而动,1950年9月15日,从大墩子到龙口3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1300多名六师十八团的驻守官兵一字排开,肩负钢枪,用手中的坎土曼、铁锹、十字镐、柳条筐等,开拓了兴修水利的战场。王震和战士们一起搬运冻土块。他问战士们累不累?战士们回答:“不累!”王震又接着问为什么不累?战士们抢着说:“为人民服务!”经过8个月奋战,大渠胜利竣工。

  1951年5月15日,大渠建成通水。王震说:“这条大渠是你们十八团修的,也是解放军在新疆修建的第一条大渠,就叫‘十八团大渠’”。随后,王震宣布:“开闸放水!”清澈的河水从闸门奔涌而出,顺渠而下。王震纵身跃入水中,干部战士和现场的老乡们纷纷跳入渠水中,渠上渠下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修建十八团渠的过程中,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没有机械轰鸣,只有肩挑背扛;没有住处,官兵们就挖地窝子、搭帐篷,野外露营;没有水,战士们就用大车和马到几十里外的大墩子驮水喝。尽管如此,十八团渠的战士们无一人用百姓的生产工具、住百姓的房屋,他们还帮助百姓修建房屋,恢复家园。他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与民争利的精神,同十八团渠的清澈之水一样在二师水利人的身上代代相传。

  红色血脉守好幸福之渠

  杨英利和他的父亲杨兆升是十八团战士父子接力修渠守渠红色故事的缩影。1949年9月,杨兆升跟随十八团,沿着茫茫戈壁,挺进库尔勒吾瓦镇(现二师二十九团所在地),杨兆升所在的连队负责龙口段的挖渠任务。入冬后,挖渠艰难,没有地方住,杨兆升和战友挤在地窝子里,唯一的食物就是水煮菜。为了不耽误进度,杨兆升和战友们早出晚归,每天超额完成任务。修渠需要大量的砂石,杨兆升和战士们去几公里外的山脚下背石头,一天背七八趟。收工后大家倒头就睡,有的战士即使生病了也不愿休息。

  “龙口段土质坚硬,挖掘难度大,挖出来的弃土,全靠一筐一筐地背到戈壁滩上,很多人手上磨出了血泡,粗布鞋露出了脚趾头。”杨英利听着父亲讲述挖渠的故事长大。

  大渠开闸放水后,杨兆升成为了十八团渠的第一代“守护者”,负责护渠、测水、配水,也将十八团无私奉献、清廉治水的作风传承了下来。1983年,24岁的杨英利接过了父亲的班,护渠、测水,父亲告诉他:“水利是民生之本,十八团渠的清澈是因为我们守住了初心,我们必须像十八团渠的水一样清澈。”

  1992年,33岁的杨英利担任十八团水管所所长,他沿着父亲走过的足迹,继承着第一代水利人的初心,践行着清廉管水的使命。70多年来,从修渠到护渠,杨兆升和杨英利父子传承的不仅仅是坚守和奉献,还有共产党人清廉为民的价值追求。

  大渠奔流延续红色故事,英雄永驻人民心中。新时代,水利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十八团渠”精神的传承人,二师水利人正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不断织密扎紧制度笼子,让十八团渠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渠”“清廉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7月4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