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范仲淹:天下为公 兴水惠民

发表时间:2024-03-07
  □裴新平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一生勤廉爱民,不论何处为官,始终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疾苦,为民排忧解难,多次因秉公直言而遭贬斥。范仲淹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旱灾害方面颇有建树,任越州知州时,曾著《清白堂记》,以井喻人,告诫为官者,当清白干事。
  治水为民 兴水惠民
  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情系百姓。范仲淹曾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当时泰州海陵、兴化等沿海地区频受海潮侵袭,因海堤年久失修,潮水泛滥致土壤碱化,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此事本不是盐官的分内之事,但范仲淹关注民生、心忧天下,积极向朝廷上书,建议修复海堤。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并主持整个海堤修复工程。通过四年曲折和艰苦努力,长达150里的海堤终于修好。至此,当地农田和盐场免受潮水侵害,外逃百姓纷纷返回家园。为纪念范仲淹功绩,当地人民修建祠堂,并将海堤取名为“范公堤”。
  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苏州久雨成灾,田不得耕,民不得食。范仲淹察访河道,分析水患成因,汲取前人治水经验,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疏浚方略,把积水导入江河湖海。他还将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妥善解决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关系。在救灾过程中,范仲淹以“犹济疮痍十万民”的信念,不顾病体,日夜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经过整治,苏州东南面的积水流入松江,西北面的积水流入长江,水患得以消除,苏、常、湖、秀四州农业生产得到保障,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常熟福山等地的人民为感念范仲淹的恩德,将福山浦闸称为“范公闸”,修筑的圩堤称为“范公堤”。
  任睦州知州期间,范仲淹以“敢不尽心、以求疾苦”的责任心投入到州府事务的处理中。睦州治所梅城(今属建德市)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汇合处,背靠乌龙山,面对三江口,常有水患。为让百姓避免经常遭受洪涝灾害,范仲淹主持修筑南北相接的堤坝,并疏浚梅城西湖等河湖。范仲淹在睦州虽然只有短短半年,却深得民心,当地老百姓先后在梅城修建“思范亭”“思范坊”“思范堂”“潇洒楼”“潇洒亭”“甘棠楼”“范公祠”等予以纪念。
  品性高洁 倡廉戒奢
  范仲淹忧民爱民、倡廉戒奢,想方设法救民于水火之中。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发生旱灾和蝗灾,百姓大量流亡。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受命安抚灾民、安定民心。他开仓赈灾,并报请朝廷免除灾区部分赋税,减轻民众负担,使灾民得以休养生息。为了劝诫挥霍百姓血汗钱的皇室,范仲淹将太平州饥民所食的野草“乌昧草”献给宋仁宗,并谏言将野草在皇宫中传递相看,以警示后宫妃嫔,戒奢侈、崇节俭。
  范仲淹秉持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将越州卧龙山西北凉堂命名为“清白堂”,并作《清白堂记》,以“井德”喻“官德”,称赞井水“所守不迁”“所施不私”,清白而有德义,可以成为为官者为师者的楷模,寄语登临此亭、居住此堂的官员要坚守“清白”,不要辱了清白泉之名。此举给当时贿赂成风的官场注入一股清风。
  范仲淹61岁任杭州知州,虽年迈体衰、身心俱疲,却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刚到杭州时,范仲淹的子弟好友纷纷劝他在杭州或购或建宅第园林,作为退休养老居所。他听后一口回绝,认为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
  到杭州第二年,面对大饥荒、饥民流移满路的严峻形势,范仲淹没有沿用开仓赈粮的常规救灾之法,而是首创了以工代赈的救灾模式,推行“荒政三策”,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兴利。一是他纵民出游竞渡,拉动当地经济;二是号召诸寺大兴土木,修建官厩仓舍,力倡公私兴工造作,不仅为灾民提供经济来源,还可解决基本吃饭问题;三是抬高粮价,大开城门,以吸引各地粮食涌向杭州,进而释放政府储备粮,促成粮价回落。这些高明之举,条条奏效。杭州人民为纪念范仲淹的惠政,在孤山建起“范文正公祠”,在梅登高桥建起“范府君庙”(范明王庙)。
  范仲淹不但自己节俭奉公,居官清廉,对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次,他召集子孙儿女来到庭堂,当看到满堂儿孙一个个衣着朴素、袖藏经卷时,心里很是高兴。他告诫子孙,现在我当官了,享受厚禄,但也常担忧你们不知节俭、贪享富贵,子孙领会了范仲淹的意图,纷纷点头赞同。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范仲淹主张一切从简,范纯仁对此深有体会,“惟俭可以养廉,唯恕可以养德”。
  南宋汪藻《祠堂记》还记载了范仲淹“治狱廉平”的故事。范仲淹常带已结案件卷宗与太守争论,太守常因受到质疑恼羞成怒,范仲淹却不为太守的怒气所屈服,回去前一定会把他和太守关于案件的反复争论记录在大堂的屏风上。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因为治狱廉平,执法刚正不阿,升职为文林郎,并被调任为集庆军(辖境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在该职位上工作的五年间,范仲淹克勤克俭,离任时竟然连路费都拿不出来,只能在城中集市把仅有的一匹马卖了,带着母亲一起步行去新的地方赴任。
  天下为公 千古垂范
  范仲淹每到一处任职,都兴教办学,如其奉命移知苏州时,在南园购地创立了苏州府学,并聘请胡瑗来苏州讲学;做润州知州时,扩建了州学,并写信邀请著名学者李觐来润州执教;调任越州后,大兴办学之风,郡内多置学,聘名儒讲席,越州人民修建“希范亭”纪念他,又在亭前立牌坊,题“百代师表”,褒其兴学之功。
  范仲淹还首创赡济族人的田庄,名为“范氏义庄”,订立专门的管理办法《义庄规矩十三条》,对口粮、衣料、嫁娶费用、丧葬费用、科举费用等众多问题的赡济作出规定,并设有专人管理义庄。范氏义庄延续800多年,至清朝末年不曾中断,成为各地设置义庄的典范,晚清思想家冯桂芬评价道,“惟宋范文正创为义庄,今世踵行,列於旌典”。
  范仲淹一生起伏跌宕、三起三落,但自始至终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品格,其一生先后在政治、文学、教育、治水等众多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欧阳修评其“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王安石评价范仲淹“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据统计,全国建有范公祠50余处,足以说明范仲淹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7日

作者:裴新平
责任编辑:陈帅 校对:罗景月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