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文彦博:四朝治水 公忠直亮

发表时间:2024-02-22
  □郑君方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字宽夫,号伊叟,谥号“忠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朝,出将入相长达半个世纪。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任职宰相期间,不仅展现了出众的才华和智慧,更以治水功绩和廉洁事迹为后人树立了崇高榜样。
  化解纠纷整修水利
  山西介休是文彦博的桑梓之地,在此任职期间,他处理了介休境内的一桩民众争执许久的水事纠纷事件。
  介休境内的洪山泉浇灌了平川三分之一耕地,保障了邻近乡村百姓生活。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增长,各村用水量急剧加大,民众常因分水不均而起冲突。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文彦博知榆次县,权倅西河郡事(即兼任西河郡长官副职)。文彦博得知事情缘由后,主持在泉源开凿石孔三眼,将泉水一分为三,修筑三条送水干渠。东曰龙眼洞河,中曰天鉴明河,西曰沿山虎尾河,引水灌溉县域东、中、西40余个村庄的1万余亩耕地。各村各户遵规守约,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洪山泉域用水纠纷得到解决。
  自此,洪山泉一源三河的分水规矩确定并延续下来,洪山泉域开始出现明确的分水方法和用水规约。文彦博为此获得“三分胜水,造福乡里”的美誉,其“始开三河”之功成为后世介休历任官吏处理水事纠纷的重要依据,被介休人民世世代代传颂至今。
  庆历四年(1044年),文彦博出任成都知府。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有座縻枣堰,是郫江进入城区的重要水利工程节点,然而后蜀末年至北宋年间,年久失修,垮岸淤槽,已丧失防洪、导流等功能,一遇暴雨就出现水灌西门、淹没城区的情况,尤以952年和966年两次洪水危害最大。文彦博按照百年工程的标准整修縻枣堰,将低凹单薄的堤身加厚加固,让河水顺势流淌,让縻枣堰焕发新生。
  廉洁正直铸就楷模
  文彦博为官一生,他做事公正、正派敢谏、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为民做主的理政风格流传百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
  文彦博自幼便展示出非凡才华和聪明才智,是十里八乡颇负盛名的“神童”。他在自己的书桌上备有两只陶罐,每做一件好事,就往其中一只陶罐里放一颗红豆,做了错事就往另一只陶罐里放一颗黑豆,他用这种奖罚分明的方式勉励自己多做好事,不做错事。久而久之,红豆越放越多,黑豆却放进去很少。“投豆修身”的智慧体现着文彦博自警、自检的不懈追求。
  天圣五年(1027年),年仅21岁的文彦博进士及第,任翼城县知县。翼城县人口众多,民风彪悍。县里有一户姓张的恶霸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致使官员们说起到翼城任职便退避三舍、望而生畏。年轻的文彦博通过明察暗访、广泛查证,迅速查清了张家恶霸几宗违法乱纪的事实,上报州府将其判刑流放,并镇压了一批危害民生、盘剥百姓的地方黑暗势力,打击了他们在官府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还翼城民众一片朗朗乾坤。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北宋和西夏爆发大战,西夏国大举入侵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北宋大将刘平与黄德和奉旨领兵出战。三川口一战中,作为副将的黄德和临阵脱逃,致使刘平全军覆没并被俘。为逃脱罪责,黄德和贿赂刘平的奴仆,诬陷刘平叛国投敌,致使刘家上下二百多人含冤入狱。
  当时,宋仁宗委派文彦博赴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设法庭审查此案。文彦博随即到下层兵士中广泛听取意见,到过去的战场上模拟查证,通过仔细审查,很快查实了黄德和临阵脱逃、陷害忠良的证据。但黄德和的同党众多,他通过在朝廷上下游说,到宋仁宗面前不断诬告,图谋推翻文彦博的审理结论。宋仁宗受其影响,又派了一位御史来到河中府,准备接替文彦博重审此案。文彦博拒不接纳,回应道:“朝廷忧虑此案办不成功,所以才派你来。现在案情已审出结果,你应该马上回朝廷。倘使此案不成,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随后迅速秉公办结了这起案件,黄德和及刘平的奴仆被正法,刘平一家得以平反。
  元丰元年(1078年),黄河水患泛滥,当时负责黄河治理工程的宰相王安石提出用“浚川杷”来疏浚河道。文彦博走访了很多水患多发地区后,发现用“浚川杷”效果甚微。然而,朝中百官怕惹祸上身,谁也不敢说出实情,让这项“面子工程”大行其道,劳民伤财。文彦博直言进谏,宋神宗立刻派人调查,结果正如文彦博所说,随即叫停了这项“面子工程”。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文彦博无疾而终,享年92岁。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宰相,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理政能力。他在治水方面展现出的智慧和创新,不仅使江河湖泊更加安全稳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他对上直言,为国家富强出谋划策;对下亲民,为百姓幸福理政参政,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坚决抵制贪污受贿、滥用私权。《宋史》对他作出极高的评价:“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固足以折冲御侮於千里之表矣。至於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又皆享高寿於承平之秋。”
 

 

  【链接】
  何为浚川杷
  □本报记者 郑浩伟
  浚川杷(耙)是北宋年间出现的一种治水工具,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河渠志》中均有记载。 北宋熙宁年间,选人李公义曾设计出铁龙爪进行河道疏浚,但是宦官黄怀信认为此工具可能重量不够,需要改进。于是,王安石请黄怀信和李公义共同对铁龙爪进行改善升级。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最终成品,“或谓禹所以浚川者也,故名曰浚川杷”。 浚川杷是什么样子呢? 《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河渠志》中均有详细的描述。《宋史·河渠志》云:“(浚川杷)以巨木长八尺,齿长二尺,列於木下如杷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绳,两端碇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或谓水深则杷不能及底,虽数往来无益;水浅则齿碍泥沙,曳之不动,卒乃反齿向上而曳之。” 浚川杷起初并没有直接运用在黄河治理上,而是先在二股河(黄河东流)治理中进行试验。浚川杷设计完成后,王安石予以充分认可,认为若浚川杷能够疏浚河道,可以大大节省疏浚费用。故而,王安石让黄怀信在疏浚二股河的时候使用浚川杷。黄怀信浚河深数尺,开六里直河,治理成效得到了朝廷赞许。之后,王安石对浚川杷使用功效信心倍增,认为“汴河、广济河诸斗门减水河,自此更不须计工开浚,但制百千枚杷,永无浅淀也。”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让相关官员使用浚川杷疏浚汴河。 浚川杷可以通过搅起河道泥沙,起到减缓淤积的作用,但是王安石想要以此来代替其他河流疏浚方法,则显得过于极端。在汴河治理过程中,因冬季不闭汴口,导致冰凌侵入汴河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危机,王安石的治河方式以失败告终。 在此之前,王安石也曾让大名府路安抚司使用浚川杷,安抚司责令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同试验,使用者皆言其法不可用。然而在面对问询时,范子渊却没有实话实说,致使王安石更加坚定了使用浚川杷的选择。故而,出现了朝廷命文彦博核查情况,文彦博直谏“浚川杷”的故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2月22日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