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推荐

广袤田野进入春灌用水高峰,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夯实水利保障——

绘就水润粮安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4-08
  □本报记者 王鹏翔
  春回大地,山东省高唐县赵寨子镇农田里小麦青翠,汩汩黄河水顺着修葺一新的渠道奔涌向前。

  “今年黄河水来得又早又充足,大家抓紧时间给小麦浇上‘返青水’!”赵寨子镇水利站站长李保雷忙着发动群众春耕春灌。

  气温回升,全国春灌工作由南向北展开。各地不负春光、不误农时,全力补足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坚实水利根基。

  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9500多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超4800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成,可有效保障春灌用水需求。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开启春灌,累计灌溉面积超6400万亩。

  行动上求“早”

  3月22日下午3时,宁夏青铜峡灌区唐正闸开闸放水,黄河水奔涌而至,标志着宁夏引黄灌区正式开灌。

  春灌有序推进,得益于未雨绸缪的部署。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利部门提前分析了今年的黄河水情、气候条件及灌区用水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并全面排查渠道、泵站、蓄水池、水闸等工程,全力保障春灌顺利进行。

  春灌是春耕生产的“重头戏”,水利部门历来把春灌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早谋划、超前部署。

  3月20日,四川省玉溪河灌区正式开启春灌供水。为保障春灌顺畅无阻,玉溪河灌区管理中心提前开展各级渠系疏浚800余公里,排查检修设施设备及水工建筑物200余处,全面打通春灌输水“最后一公里”。

  在江西省最大灌区赣抚平原灌区,一项项检修维护也早于春灌拉开序幕。今年年初,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即着手对灌区内建筑物、渠堤、分水涵闸等进行全面“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打通水渠“大动脉”。

  灌溉“硬件”更完善,托举民生更有底。

  “2024年,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中央资金超千亿元,支持1300余处灌区实施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为今年灌溉面积的增加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今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农水水电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管理上求“新”

  在春灌与时间的“赛跑”中,数字孪生技术正悄然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数据上“云端”、调度有预演、操控可远程,田间地头流动的水多了不少科技范儿。

  在山东省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点击办公电脑上的“位山灌区一张图”,灌区渠系、监测站点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动态模拟预演输配水过程,为科学分配水资源提供决策支撑。

  什么时候放水?放多少水?这些过去靠“老把式”估算的问题,现在都可以依靠科技“精打细算”。

  “科学调度、数字孪生的配合应用,今年首轮春灌的周期预计能缩短一周左右。”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供水管理科科长张俊介绍。

  精准调度,高效灌溉,数字孪生技术正成为破解传统春灌管理难题的“金钥匙”。近年来,水利部依托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成果,指导各地加强相关信息融合应用,自动生成并适时优化调整智慧灌溉方案,推动实现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

  在江苏省高邮灌区,去年新建成的数字孪生平台让春灌用水可以“一键直达”。

  高邮灌区数字孪生平台涵盖遥感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气象预报等数据信息,相当于为灌区装上了“数字大脑”。一旦哪块田缺水,灌区的“数字大脑”便能迅速感知并发出指令。

  高邮灌区管理处主任胡锦辉介绍,系统能精准掌握每块田种了什么作物,以及这些作物各个生长时段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实时需水量,灌区结合信息实现精准配水。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自主推进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信息化建设。这场以科技重塑传统灌溉方式的变革,正在春灌的浪潮中加速推进……

  用水上求“细”

  3月24日,2025年“中国水周”期间,陕西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石门水库灌区,开展灌区节水宣传。

  介绍灌区概况,发放灌区放水宣传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持续10天的活动,将精细用好灌溉水的理念传递至灌区群众。

  春灌水源来之不易,如何科学利用“每一滴水”?各地各灌区在精细用水管理上下功夫,致力于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山西省大禹渡灌区,提级而上的黄河水对于越冬后的土地尤为珍贵。大禹渡灌区近年来安装统一规格的钢板式巴歇尔量水堰,统一计量设施,统一计量标准,实现配水计量“一杆秤”。

  当前,大禹渡灌区已经完成计量设施标准改造,465条支渠、斗渠上的244处计费计量设施均已换新。同时,灌区建立“阳光水务查询平台”系统,让农户的春灌用水这笔“账”算得更精细。

  用户端计量更精细,管理端调度更高效。

  在陕西,洛惠渠灌区精准掌握灌溉进度和作物用水需求,按照“流量包段、水量包干”原则,动态优化调度方案。灌溉过程中,灌区做好作物核实、水量加减、用水协调等工作,合理配水并精细施测,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黑龙江,青龙山灌区采取“水投公司-灌区直属分站-农场灌区管理分站-管理区”的四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沟通反馈机制,根据种植户农业生产需求,提供从源头供水、过程调水到终端用水的全流程精准高效服务。

  在湖南,铁山灌区成立春灌保供工作组,密切关注雨水情、水库蓄水、灌溉需水及未来气象预报,制定精细的春灌用水计划,合理分配各渠道不同阶段用水量。

  水到渠成,丰收可期。广袤田野进入春灌用水高峰,这场覆盖几亿亩耕地的“春灌交响曲”,正以科技为弦、精细为谱,奏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强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8日

作者:王鹏翔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