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水利担当
□本报记者 范丹丹 吴晓珺 通讯员 张月蓉
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这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安全要实现良性互动,其中,水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2023年,安徽凤凰山水库等86个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等100个项目竣工验收,全省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4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皖北13个县(区)地下水水源替换任务如期实现,751万人喝上了更加优质安全的地表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2023年,安徽入选全国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省级水网建设高效推进,带动经济增长,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1月,水利部印发《关于表扬2023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农村供水工作成效显著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通报》,安徽省的三项工作均获通报表扬。
数据的背后,是安徽省加强水网规划、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的积极探索;亮眼的成绩,见证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助力八皖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
改革添动能 加快水网建设
作为全国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在2023年全面铺开。《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谋划项目估算投资超1.1万亿元,16个市全面完成市级水网规划编制和审查,县级水网规划编制全面展开,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加快推进。
在冬春兴修水利的黄金期,江淮大地上,高筑的水坝、挺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建设者,绘成了安徽省重点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的画卷。
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枞阳泵站启动3台大型水泵,标志着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皖北人喝的水从此有了“长江的味道”。
2023年12月24日,月潭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程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效益将全面发挥。
2023年12月30日,安徽省牛岭水库工程下闸蓄水,工程正式进入蓄水运行期。
实施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等19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推进6项主要支流治理、40项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建设、21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完成淮干蚌浮段等100个项目竣工验收……一年来,安徽省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投入。安徽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落实“两手发力”,坚持多轮驱动,推进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下达安徽省中央水利资金114亿元。
坚持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盘活水利存量资产。全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和银行贷款,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180亿元。淠史杭现代化灌区加速推进,试点建设金安灌片80万亩高标准现代化灌区。引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现代化灌区建设,创新性推出“水头农尾”融合发展模式。目前,何山灌片1.2万亩先导区建设已经启动。
截至2023年年底,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已下达投资计划11.9亿元,共改善灌溉面积约211.2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3 805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约6 166万公斤。
“进入新发展阶段,水利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投资需求量大的实际,省水利厅建立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用真金白银助力安徽水利建设跑出加速度,继续谱写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王荣喜说。
工程强保障 支撑区域发展
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一直是安徽推进农村供水工作的总目标。安徽省水利厅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与区域自然禀赋、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优质供水项目,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地处皖中北部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依托新建首创水厂,通过管网延伸工程兼并整合16座小型水厂,实现“一区一网”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期工程铺设管网54.2公里,将更优质的淮河水送进村民家中。
——地处皖东南部的宣城市,结合丘陵山区供水特点,各地因地施策,实施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建设农村供水工程43处,全力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广德市依托区域优质大中型水库资源,打造城乡环状供水管网;宁国市试点建设一批超滤膜净水工艺水厂,打造山区单村稳定优质供水示范样点;泾县依托陈村水库供水三大水厂,打造乡镇配水站,缩短建设周期,提升投资效率。
——地处皖北的亳州市,蒙城县域城乡一体化供水巩固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以引江济淮优质水源为保障,采用“规模化地表水厂+环状供水主管+智慧水务”的供水模式,全县111.9万农村人口实现水源替换。
2023年,安徽如期实现皖北13个县(区)地下水水源替换,751万人喝上了更加优质安全的地表水。全省推进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1.94亿元,509万人供水得到更好保障。
“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3%,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更加健全。”安徽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柳鹏说。
有水喝,喝好水,还要做好工程运行管护,守住饮水安全底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增长支撑。
“好水来了,我们干事创业更加有底气了。”毛集试验区臧巷村党总支书记臧贤伍说,由于水质和水压达标,促成淮南师范学院与村里合作,建设豆腐乳厂、麻花加工厂。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更加健全,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支撑”。
越来越多的群众用上了好水,有水产业兴的精彩故事正在安徽各地生动演绎。
党建筑防线 保障民生福祉
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2023年,安徽推行“党建+廉政”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保障水利行业一清如水,全面筑牢廉洁防线。
安徽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在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开展“党建进工地”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工地党建联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在全省24个重点工程开展‘党建+N’‘党课进工地’‘先进典型讲专题党课’,创建‘1+3’学习模式等,推进‘党建进工地’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安徽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处长王伟介绍。
蒙城县北凤沟闸工程临时党支部委员会,紧扣工程建设中心任务,大力推行“党建+N”管理模式,促进工程建设优质、高效、有序开展,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源,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党旗飘扬在工地上。
“设立专职纪检委员,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提醒,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范措施,坚决杜绝在建工程腐败现象。”北凤沟闸工程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旭光说。
在驷马山灌区项目工地,临时党支部开展纪法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纪法教育“五拒绝一反对”党员集体签名,做到承诺“上墙”,警示“上心”。
2023年,安徽从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出发,建立“民声呼应水利回音”机制,妥善处置企业和群众反映的285个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安徽出台优化水利营商环境31条工作举措,全年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1.05亿元,减收省级船舶过闸费490万元。
2023年9月,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省市县三级共用的“一屏、一网、三应用”,企业“三类人员”证书实现电子化和跨省通办,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降成本。
水利工程建设为稳增长、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徽省水利厅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充分发挥协同机制作用。
安徽省水利厅指导市县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库,做好以工代赈水利项目的务工组织、技能培训和劳动报酬发放等工作。鼓励、引导、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就地就近,充分挖掘水利工程建设用工潜力。2023年,安徽在138个水利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超43 492万元。
皖水激扬,治水兴皖。2024年,安徽全年计划完成各类水利投资660亿元以上,力争超过700亿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强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
作者:范丹丹 吴晓珺 张月蓉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