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四季更迭中,他的巡湖脚步从未停止

——记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民间河湖长”刘首文

发表时间:2025-09-04

刘首文向小朋友介绍河湖保护知识 通讯员 翟琼

  □本报通讯员 龚勋

  春拂环湖翠柳,夏绘竞放荷花,秋赏绕林白鹭,冬观戏水渡鸦……四季更迭中,外沙湖畔总有一位“民间河湖长”的身影,他就是刘首文,一位怀揣着对河湖特殊情感的守护者。

  外沙湖,又称沙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面积3.08平方公里。曾是劣Ⅴ类水质,蓝藻水华频发,污染严重。2019年6月,武昌区启动了外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外沙湖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水质逐渐好转,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重要生态休闲空间。

  刘首文是毕业于武汉大学水资源专业的博士。2020年10月,他受聘担任外沙湖的“民间河湖长”。从此,他的生活与这片湖泊紧密相连。

  五年来,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刘首文从未间断过对外沙湖的巡查。他沿着湖岸一步一步地走着,仔细观察着湖水的颜色、湖面的漂浮物及岸边的植被情况。遇到不熟悉的水生植物,他还会拿出手机拍照,并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在巡湖途中,刘首文发现河湖问题及时上报,热心劝阻群众不文明行为。他经常向关心外沙湖治理的群众宣讲湖泊保护知识,希望通过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带动大家共同保护水环境,促进沙湖水生态持续好转。

  刘首文不仅用行动守护着沙湖,还用笔尖记录着它的每一次细微变化。

  “2025年8月23日,晴,高温黄色预警。今天水岸星城湖段,水草良好,水体透明度高,工人师傅们在进行水草打捞作业。河湖长公示牌完好,一切正常……”字里行间不仅记录着外沙湖的变化,更饱含着他对这片水域的深情守望。

  武昌区经过摸索和实践,形成一套“人力+机器”协作的精细化管护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湖泊维护效率。刘首文倍感欣喜,并积极应用于外沙湖保护。由于履职成绩突出,刘首文被评为2022年度武汉市十佳“民间河湖长”。

  如今,在武昌区,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像刘首文一样,合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水域。每年有20余名市民和团体受聘为“民间河湖长”,他们不定期开展河湖巡查监督,参与河湖治理管护,足迹遍布长江、外沙湖、紫阳湖等全区13个河湖水体,巡查岸线长度达51.33公里。

  他们亲眼见证着江河湖泊生态的持续好转,为守护幸福河湖汇聚起强大力量。如今,汇集400多家涉碳企业的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正在沙湖之畔加速崛起,形成河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共赢”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4日 

责任编辑:孟京 校对:王瑜 周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