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追“峰”逐雨记

发表时间:2025-08-27

青年突击队队员抢测洪水流量

  □张锁柱

  7月7日凌晨3点半,我被手机铃声叫醒,是副站长王云峰:“茨林水文站可能发生洪水,准备应急监测!”

  汛情就是命令!听到王站长着急的声音和预警信息,我瞬间困意全无,起身收拾东西出发。

  5时,天还未亮,一支青年突击队已集结完毕。我们这支队伍,是临汾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3支应急监测队之一,队长是我们站网科科长薛俊英。

  临出发前,薛科长一手拎一个仪器箱往车上装,队员王晓鹏也麻利地准备着无线雷达波测流仪,我赶紧把无人机又检查了一遍。

  6时,我们在青兰高速上疾驰。昨晚雨大,我几乎一夜未眠,心里一直想着这次降雨情况,降雨时长、所在流域、哪里可能形成降雨、哪里需要重点关注……

  有雨,又是山路,有的地方还在修路,8点多我们才赶到茨林水文站。这个水文站位于大宁县义亭河畔,是临汾市水文站所辖乡宁中心站的一个巡测站,距离临汾市区130千米。跳下车,我们就扑向各自岗位——薛科长盯着水位尺报数,王晓鹏安装测流仪,我操作电脑。

  10时07分,洪峰如期而至。浑浊的浪头裹挟着树枝冲下来,我们抢在最高水位前测下关键数据。薛科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着对讲机喊:“流量29.6立方米每秒,报水情科!”这是今年茨林水文站测得的最大洪水。

  随着洪水水位上涨、达到封顶、开始下落,我们在起涨、峰腰、顶点各测了几份流量,仔细收集整场洪水过程数据,并及时上报汛情。洪水下落到3立方米每秒时,我们改变测流方式,开始涉水实测,以确保测量准确。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蹲守,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洪水抢测任务。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为上级部门防汛抗洪减灾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依据,是水文人的使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时刻坚守的底线,也是我们在防汛抗洪“战场”上为之奋斗的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27日 

作者:张锁柱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