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记“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初心向水 科技赋能 为民之路笃行致远

发表时间:2024-11-29
  □通讯员 汪艳萍

  近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西省水利科学院(下称“江西水科院”)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表彰活动每5年开展一次,是水利系统的最高荣誉

  年来,江西水科院坚持科技治水兴水,立足鄱阳湖流域和南方红壤区两大区域特色,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站在科技创新第一线、改革攻坚最前沿,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水利科技支撑。

  源头活水——党建引领聚合力

开展服务基层水利博士团行动现场

  江西水科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服务发展,在党建引领下,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人才建设、管理改革“四轮”驱动协同发力,不断彰显高质量党建引领工作成效。全力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党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科普研学”系列活动,创新开展“服务基层水利博士团行动”“工地讲堂”活动,全力打造2个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2个厅直机关“四强”党支部;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优势学科开拓创新,高效支撑全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近5年,江西水科院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坚持以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单位文化建设和群团建设,管理改革成效显著,近5年该集体及相关部门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最美水利人’”(提名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个人”“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工程师”“新时代赣鄱先锋”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科技治水——灾害防御保安澜

开展无人机堤防险情智能监测巡查现场

  江西水科院牢记科技为民初心,深耕山洪灾害防治、河湖洪水防御、防旱抗旱等专业领域,为全省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聚焦山洪灾害防治难题,围绕山洪灾害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等方面开展集中攻关,建立了山洪灾害风险监测评估、递进式风险预警体系,有效助力遏制江西省山洪灾害群死群伤事件发生;聚焦鄱阳湖洪灾防御难题,围绕洪涝灾害预报、响应、监测、评估、处置和防治等方面开展集中攻关,创建了鄱阳湖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并应用于鄱阳湖防汛抢险实践;聚焦堤坝渗漏隐患治理难题,围绕渗漏隐患的精准探测、防渗体加固、检测与评估等方面开展集中攻关,形成了堤坝防渗体修复加固的“江西经验”。在江西2024年洪水防御中,江西水科院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先后派出19批次60人次防汛专家及防汛抢险技术组奔赴一线,以高水平水利科技支撑全省安全度汛。

  长流细水——节约集约可持续

“江小惜”节水科普品牌参展第十届世界水论坛现场 

  江西水科院坚持节水优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致力于节水科普研究,首创“水宝”(注册名“江小惜”)节水科普品牌,自主研发了《节水总动员》系列科普动画,填补了品牌化系列节水科普载体的空白;创建了“多层级多行业多途径”的多维矩阵式传播模式,走进包括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内的15省(市)19家电视台,线上总辐射受众超1亿,线下影响受众537万人;“江小惜”节水科普品牌受邀参展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江小惜的时光旅行》节水科普展获“典赞•科普中国”年度(2023)科普作品,开辟了节水科普品牌化发展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首届科普奖、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青山绿水——生态治理显成效

  江西水科院坚持立足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前沿,深入开展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及污染防治、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及功能稳定提升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攻关,积极推动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江西水科院率先创建了红壤区水土流失识别诊断与系统治理技术体系,突破了水土流失“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识别关键技术,创新提出“一控二保”坡耕地治理、“一高双低”果园治理、“三型”崩岗治理系列先进技术,支撑形成的水土保持“赣南模式”被中央环保督组充分肯定,为生产与生态权衡下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在南方红壤区推广应用。上述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2019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初心向水,奋斗逐梦;盛世治水,国泰民安。面向未来,江西水科院将继续坚持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实干的作风,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将科学研究做在山川河流,让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以科技赋能守护赣鄱江河安澜,以责任担当书写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11月29日

作者:汪艳萍
责任编辑:罗景月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