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科学家精神的“长江”诠释

——记长江科学院青年科技工作者

发表时间:2024-05-08
  □本报通讯员 杨珺 李佰龙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着力培养解决长江重大科技问题的“长江科学家”,2023年以来,涌现出黄书岭、李志晶、张冠华、张雨霆、李力等一批青年科学家,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水利领军人才”“湖北省重点联系专家”“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团队”入选水利人才创新团队……他们以赤诚初心践行科技兴国的使命,为科学家精神作出生动有力的“长江”诠释。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高地应力强卸荷作用下岩体性状时效劣化引起的变形控制,是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求学的黄书岭,选择“深埋地下洞室”作为研究对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入长江科学院后,他更笃定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课题。

  成功破解深切峡谷地下电站大型洞室群硬岩渐进劣化预测与长期安全控制难题,掌握水工深埋隧洞围岩大变形孕灾时效预测与韧性防控技术,创新实现高陡岩质边、滑坡锚索-岩体协同作用时效分析预测和过程控制……耕耘求索二十余载,黄书岭及其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突破,直至走到国际前沿。

  同样因为热爱而坚持到底的,还有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张冠华。2002年3月,强沙尘天气侵袭北方大部。漫天黄沙让即将参加高考的张冠华深受震撼:“从那时起,我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防治水土流失’的种子。”

张冠华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张冠华 供图

  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张冠华扎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刻苦研学,努力汲取专业知识。入职长江科学院后,她更是立足长江流域,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三峡库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领域。

  12年来,张冠华的脚步遍布三峡库区所有市、县(区)。她作为负责人研究开发的8项科技成果,在长江流域十几个省市的坡面水土流失高精度快速测评、土壤侵蚀动力动态变化过程实时监测、地表径流与壤中流同步收集以及大型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得到应用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这是长江科学院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他们一生致力于专业发展和进步,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用坚韧与执着,书写了长江水利科研事业的辉煌篇章。

  紧跟国家需求做科研

  2024年2月,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团队”,作为长江委首批成立的4支科技人才创新团队之一,入选了“水利部水利人才创新团队”。

  成立伊始,团队就对未来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重点开展水质演化与污染物防控、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水利工程运行的生态环境效应、研发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技术及成套装备、创新数字孪生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一项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2022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科学院的湖北省重点联系专家李力,志在“用科学手段助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科研能力”。聚焦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规律、机理及过程模拟,完善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揭示多重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数字赋能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和预警模型……短短一年间,李力便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地方水利科技专项研究等,相关调研报告已被地方政府采纳并作为相关政策印发实施。

  在长江科学院科研人员心中,不仅要关注学科前沿,更要把握水利事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国家战略实施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尽管离开西藏自治区已近3年,但是雪域高原上那些藏族同胞,仍是长江科学院河流所李志晶心中最深的牵挂。

  2021年,李志晶远赴西藏阿里地区开展技术援藏,并担任水利部第五批“组团式”技术援阿团团长。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强烈的高原反应没有阻挡住李志晶内心的热情。防汛检查、现场调研、协助编制专业方案……在为期3个月的技术援助工作期间,他往来奔走1万多公里,利用自己专业所长,推动阿里地区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流域防洪规划等重难点工作。

  承担繁忙科研工作的同时,李志晶与同事们勇当治江科技排头兵,奔波在大江上下。作为长江委行政许可专家库专家,他先后负责长江排污口核查、长江干流岸线核查、水利河湖督查等多项强监管行动;作为水利部防汛工作组专家,赴长江流域各地开展防汛指导工作。

  不仅要做水利前沿科技的攀登者,更要在经济和民生需求中体现价值。 

张雨霆在引调水工程隧洞建设现场开展查勘测试 张雨霆 供图

  多年来,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长江科学院组建)张雨霆始终坚守在工程一线,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复杂岩体结构诱发的水工地下洞室围岩灾变预测和防控”科研成果在水利水电等重大工程中的转化应用。

  张雨霆和团队研发的系列创新性成果,助力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的引汉济渭工程输水隧洞TBM(隧道掘进机)卡机脱困,实现了世界最高的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厂房和世界规模最大的丰宁抽蓄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安全预测和控制。

  勇担当、善创新、重实践的长江科学院人,将科学理想与祖国发展紧紧相连,把汗水洒在大江大河,把足迹留在山川大地,用实际行动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5月8日

作者:杨珺 李佰龙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