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专业专注护工程安全高效

——记广东省水电设计院曾庚运

发表时间:2024-03-13

曾庚运(中)检查泵站电气设备 黄华 摄

  □本报通讯员 王钰坤

  大江之畔,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巍然屹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负责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机电设计工作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省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曾庚运,面对这一成就,谦虚地说:“能够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作贡献,我深感荣幸。”

  勤恳务实磨技艺

  年少的曾庚运因对电视中的青山绿水感兴趣,便萌生了对水的向往。1982年,曾庚运带着这份憧憬,从广东韶关始兴县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广东省水电设计院,由此开启了水电设计职业生涯。

  1992年,曾庚运一行人前往法国参加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联络会。会议期间,他们参观了欧洲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曾庚运被其自动化水平所震撼。欧洲之行,让曾庚运领悟到,想要提高中国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就必须加强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回到国内,曾庚运立即总结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并在技术交流会上介绍、推广至全国。他还带领团队针对法国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并结合国内调水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改造,研究成果在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中得到运用,不仅提高了泵站的运行效率,更在行业内引起轰动。

  只顾攀登莫问高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工序复杂、任务繁重,曾庚运带领设计团队从整体设计、施工技术、运营等工程全生命周期深入思考,对机电工程进行专业化设计,制定最佳方案。

  团队以机电设计“必须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管理先进”为指导,通过引用前沿技术,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设备厂家,先后开展了大流量大范围调速离心泵水力模型研发、电动机推力轴承选型及模型试验研究等,攻克泵站机组设计、水下光缆铺设、泵站关门运行等技术难题,为工程的顺利通水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计划修建4个泵站,但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同时确保泵站工程的可靠、安全、经济运行,曾庚运带领团队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在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广泛交流,经过反复论证和技术方案比较后,最终确定取消沙溪泵站的优化方案。此外,曾庚运和团队日夜奋战,为每个泵站精心设定了24小时内的目标输水流量,提出了关于开机台数、工频与变频运行泵组台数、变频转速设定等方面的专业建议。

  在供水线路路径和泵站数量确定后,曾庚运继续深化同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团队深入研究全线水锤现象。经过多次技术探讨,最终采用补水管方案,解决了鲤鱼洲泵站高位水池露底进气的问题,采用调压塔带溢流堰方案,解决了高新沙泵站出水管压力升高问题。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秉承“三个留给”的理念——“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全线在纵深40米至60米的地下建造。在这样的条件下敷设光缆,需要考虑水压、水流、温度等多种因素。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曾庚运及其团队调整心态,迎难而上。他们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验,不断优化光缆的材料、敷设技术和设备,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密封装置——密封件,大大提高了光缆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高效”是曾庚运频繁提到的词汇。为了达到高效作业水平,他不断探索自动化技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将物联网、视频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应用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以科技赋能提升工程建设效能。

  “身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对每一项任务都倾注百分之百的热情与专注。只有通过深入探索,方能领悟其中奥妙,觅得成功之钥。”曾庚运如是说。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曾庚运深知,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实现高效、精准的巡检。

  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曾庚运及其团队成功构建了智能化巡检系统。该系统集成视频监控、工业听诊、挂轨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多种巡检设备,实现了对工程全线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大幅度提高了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减轻了建设者的压力。

  为创建“本质安全”型工程,提升引调水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曾庚运积极探索打造大型泵站“关门运行”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无人值班、关门运行”,将工程的安全性提升至最高优先级,确保各种情况下,工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为周边地区提供持续的水资源保障。

  要实现泵站“关门运行”,泵站设备能否控制得住是关键。为此,曾庚运及其团队,全面分析泵站设备及设施可能面临的风险,深入研究风险感知技术,实现风险的全面感知。针对不同的风险,采用冗余配置技术,设计了主动停机和一键远程停机等方案。

  当前,曾庚运及其团队在传统优化调度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基于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的优化调度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运行将更加高效。

  2024年年初,曾庚运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这是对他的认可更是鼓舞。未来,曾庚运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攀技术高峰,为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平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13日

作者:王钰坤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一片丹心护江河

“忠心耿耿的志愿者朋友”

小泵站里的“大工匠”

黄河防汛中的那些人和事

让水利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