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看浙江如何建好用好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从天到地,“三道防线”让“四预”更精准
 
分享到:
2023-07-24
 
  □本报记者 王鹏翔
  7月16日以来,浙江省多地发生短时暴雨,嘉善县、长兴县和安吉县等地1小时单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及时对县级单位发布山洪灾害预警,提醒地方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这是浙江利用雨水情监测预报“第二道防线”雨量站,实时监测落地降雨所发布的预警信息。
  这道防线与“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第三道防线”水文站,共同构成了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从空中,到地面,再到江河,“三道防线”构成了一套现代化水文监测预报体系。
  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防汛战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条件。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快进度推进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进一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
  浙江省立足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接入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测雨成果,加密暴雨中心和防洪重点区域雨量站点布设,织密流量水位感知网,为打好现代防汛战提供有力有效的情报信息支撑。
  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为目标,一整套相互补充、层层递进的现代雨水情监测立体防线,在之江大地加速形成。
  建好“三道防线”——
  协同共享织密监测站网
  “三道防线”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雨水情进行监测预报。其中,“第一道防线”可在降雨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作出预报。
  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需要精准的降雨监测预报支撑,需要实现对未来降落到地面的“空中雨”进行实时监测预报,需要实现超精细化的近地面层(地面以上2千米高度大气)液态水量实时快速监测。单靠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需加快补充建设专业的水利测雨雷达。目前水利部正在部分地区开展水利测雨雷达建设试点。
  “现阶段,我们还是要联合多区域多部门织密雨水情监测站网。我们与气象部门联合拟定《深化水利和气象高质量合作发展工作方案》,将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测雨成果自动接入省洪水预报预警和山洪灾害预警的系统,构筑洪水预报预警空中防线。”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淑英举例说。
  从云团监测预报开始,浙江水文就自动接入气象未来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72小时网格降雨数据,并共享气象月、周预测成果,用于开展中长期水情趋势预测。长短结合让预报预警更提前,也前移了防灾减灾关口。
  如果说“第一道防线”是在预报的“长度”上下功夫,那“第二道防线”就是深耕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度”。“我们在实时共享江苏、安徽、上海、福建等周边省市和省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降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1.4万余处雨量站。”王淑英说。
  数据背后隐藏着“深思熟虑”。据悉,浙江水利、国土部门的雨量监测站点在山区密度大,而气象部门的站点在城镇更密集,将站点共用共享,能在空间上形成区域互补,显著提升雨量站点在全省的密度和均匀度。
  目前,浙江的雨量监测站网覆盖率已实现每站7.5平方公里,水文部门还在继续缩小监测网格,与气象部门联合建成了1公里×1公里实时网格降雨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市县行政区、大中型水库集雨区域、重要水文断面等1000余个区域和流域。
  “第三道防线”水文监测站的构建以水利部门为主,浙江就在提升站网的密度上下功夫,做到应建尽建。
  浙江持续推进“工程带水文”模式,在新建的涉水工程配备监测水位流量的设施设备,加快新一轮感知体系建设。同时,在流域干流控制断面、主要干支流汇合口等重点区域增设水文监测预警设施设备。
  “今年,我们计划在全省完成511个感知体系建设,目前进度已经完成70%。”王淑英说。五年一规划,年度一计划,浙江的水文监测站网“越织越密”。
  目前,浙江建成水文站466个、水位站8137个,全省重要干支流实现每3~4公里有1处水位监测站,水库水位自动监测、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位监测实现全覆盖。
  用好“三道防线”——
  全链条布局提高预报精准度
  6月19日—24日,浙江出现集中性降雨,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地区占省域面积的69%,杭嘉湖东部平原发生今年第一号洪水,钱塘江干流上游发生超警洪水。
  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依托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浙江滚动发布水文情报预报,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山洪预警,出梅当日完成梅雨特点总结复盘分析,让各级防洪调度决策“跑”赢了洪水,“拼”出了洪水预报预警的浙江速度。
  仅在今年梅雨期间,浙江就借助“三道防线”滚动发布洪水预报3453站次、洪水预警23期,向社会公众发布雨水情信息864万余条。
  “三道防线”是一个统一整体,涉及“降雨—产流—汇流—演进”各个环节,不能孤立、静止地对待。如何做好“三道防线”每一道防线的功能延伸,使其整体发挥出预报预警的最大效益?
  “全链条布局,全流程推进,实现‘三道防线’的全融合应用。” 王淑英道出浙江的实践。
  浙江将“三道防线”所采集的数据,全部接入洪水预报预警分析及山洪灾害预警等数字化应用,让多渠道数据统一归口,实现数据自动演算。
  “通过气象卫星及天气雷达测雨产品开展中长期洪水作业预报,提前对洪水和山洪灾害进行风险预警;通过雨量站实时监测落地降雨,掌握上游降雨位置、强度,发布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通过水文站网实时掌握水文数据,并作为兜底信息对前两道‘防线’预报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王淑英熟练地介绍智慧平台中各道防线如何发挥作用。
  但是,纯靠机器计算难免有误差。浙江在洪水动态演进过程中,融合专业人员的经验,结合更多实际因素加密研判。
  “比如,有时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数据偏差较大,系统自动提醒人工校核;或者通过水文实测数据动态调整未来的预测时,有时也需要人工判断调整。”省水文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连续动态调整、人工系统融合,保证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有效运行。
  实践出真知。多样化的智能产品延长了洪水预见期,将原本只能根据实况降雨进行预测的小时级预报延长到了3~7天;实测和预报数据的互测互演滚动调整洪水预报成果,人机结合的校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报精准性。
  目前,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已经深入应用到预报预警调度决策各方面,浙江还根据预报成果推出山洪灾害24小时预报预警“五色图”,点对点发布山洪灾害短临预报预警,建立“叫应叫醒”机制。
  “现在每天都在应用,即使没有降雨,系统也会自动预报,这已经成为一项日常工作。”王淑英说,“浙江将进一步强化算法算力,完善预报模型和修订方案,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让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真正发挥‘首哨’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7月22日
王鹏翔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