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陈桥驿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心系家乡
驾鹤西去 光照故里

2015-02-12

  2014年夏秋之交,陈桥驿先生身体状况开始急剧下降,他住进了浙江医院进行抢救。病情稍稳定一些,他坚持要出院,回到他的书房。因为在医院他无法看书,也就无法搞学术研究。这以后他住出医院多次。落日余晖,令他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发展和学术文化。

  去年6月起,网上个别媒体出现了对绍兴黄酒水源的怀疑和否定的言论。对此,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替古鉴湖探源、为绍兴黄酒正名。陈桥驿先生得知了网上这一争论后,立即做出回应,通过他女婿周复来写信给绍兴鉴湖研究会并很快在绍兴网上发稿:

  绍兴的南缘会稽山地。平原之水均从会稽山北流汇聚,古人称‘鉴湖三十六源’,这是个笼统的说法,我在拙著《古代鉴湖湮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曾撰文详叙,其实还不止36源,所以鉴湖水体北移,是绍兴水利史上的一个发展进步。汤浦水库,由于几年前双江溪舜王庙请我写碑,我曾两次亲自看过,仍是鉴湖水系的一部分,今绍兴平原河流甚多,均属‘鉴湖水系’,局部污染当然存在,但与古越龙山无涉,古越龙山仍是上好黄酒,我的意见就是如此。

  其论高屋建瓴,其语斩钉截铁,为绍兴黄酒提供了权威的学术支撑。

  之后,鉴湖研究会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完成了课题《关于鉴湖源头及保护范围的研究报告》。2014年9月17日,绍兴市环保局组织了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保厅等单位参加的专家论证会,陈先生作为专家组组长,抱病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他作了精辟的发言论证,把认定绍兴黄酒水源、保护古鉴湖、保护古运河融为一体阐述,其高深的学术水平、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超前的理念非常人可及。之后,黄酒风波平息,绍兴传统著名产业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引起了省人大对此事的高度关注。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其中陈先生为浙东运河的申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做出杰出的贡献。对申遗成功陈先生当然十分欣喜,但他仍感到有遗憾,他对鉴湖研究会的绍兴晚辈们说:浙东运河还有较多著名遗产点没有列入名单之中,如绍兴的三江闸、萧山的湘湖等,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增补方案,力促成功。当他在去年11月看了我和魏义君的论文《湘湖与浙东运河及申遗思考》文后,欣然批语“写得很好”。

  在他的指导下,集9部古代绍兴水利经典文献,100余万字的《绍兴水利文献丛集》于2014年9月点校出版,他不久写了评语:这是“为水乡做了一件大事。”

  2014年7月,陈先生看了我和陈鹏儿先生合著的《浙东运河史》,提笔作贺诗:

  运河环宇有,越中为独秀;南北上千里,“山阴”乃独秀。

  根据陈先生等学术前辈、领导的多年指导和鞭策,2014年绍兴市水利局启动首部《绍兴水利志》编写,提纲写就,送到陈先生处审阅,先生在2015年1月作了批语:

  眼下各地编纂志书甚多,但水利志却不多见。《水经注》特别指出:“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故水利志实为这个地区的重点,必须成为此区志书中的“大志”。由于从晚更新世以来,这里曾经有过三次水文的剧变,所以《绍兴水利志》的修纂,事涉地质学、地史学与第四纪学。为此,修纂《绍兴市水利志》,首先要从修志队伍抓起,仔细研究,全面考虑,求精不求快,才能修成一部值得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优秀水利志。

  目标定位、殷切期望成为我们编写水利志同仁的历史责任和方向。

  陈先生对绍兴历史文化尤其是对绍兴水利史有着精深的研究。在陈先生的引领、指导下,现代绍兴学界在对绍兴水利史的研究由传统而转为与现代相结合,开创了全新的领域,由4000余年的大禹时代,延伸研究到了25000年前的海侵时期。近年来,陈先生比较关心的是绍兴三江水系和三江口的演变,他有着与传统记载的不同观点,2013年底他在给我的信中说:

  “三江”本身就在变化。今天的“三江口”历经了远古、近代到了今天,肯定此“口”已绝非彼“口”了。

  根据陈先生的指导意见,我在2015年年初写成了15000余字的《绍兴三江新考》初稿,由周复来送到了陈先生处,请他或可能一阅……。

  2015年2月11日中午,周复来电话告诉了我陈先生离世的消息,同时沉重的说:“你这篇文章先生看到了这次住院前,没看完,他说实在看不动了……。”

  ——陈先生就这样走了。他为家乡的发展和学术文化之事奉献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先生一生挚爱,在于故乡。

  深夜,在无限的悲痛之中,翻开了《鉴水流长》,陈先生在《序》中这样写道:

  我从小生长于鉴水之畔,受鉴水哺育成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这是我自幼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鉴水灌润的膏腴之地,这是我衣食所持的生存环境。我从家教以至小学、中学,一直受到许多鉴水名师(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的作育栽培,这是我日后略知读书明理、处世为人的社会环境。生我者鉴水,育我者鉴水。我离开鉴水六十载,曾浪迹于海内外许多地方。但无论何时何地,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鉴水。鉴水赐与我何其多,而我能报答鉴水的却何其少,常常扪心自愧。

  先生带着对故乡的厚爱,羽化登仙。

  稽山青青、鉴水流长;先生恩德,光照千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2月12日

邱志荣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