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青春献黄河 执法护安澜
——记“2021年度法治人物”张道强
 
分享到:
2021-12-07
 

张道强获评“2021年度法治人物”

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宣讲

张道强给沿黄群众普法

张道强现场执法

张道强与检察官探讨生态环境资源案情

张道强展示《步步较量》小说手稿

  □通讯员 毕经涛

  “黄河,是咱们中国的母亲河。我从小就生活在黄河岸边,黄河水养育了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我们的黄河,当时老一辈没少跟我说这个话。有人为破坏母亲河的行为,我们坚决进行打击,为的就是还黄河一片安宁。”

  “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张道强

  12月4日,在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上,聊城黄河河务局东阿黄河河务局职工张道强获评“2021年度法治人物”,成为全国水利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他依法治河,普法护河,用赤诚之心守护法治信仰,捍卫心中法律的光芒;他以笔铸剑,以身驰援,50万字的执法小说演绎黄河执法人员的同行与孤往。作为全河星级执法标兵,母亲河奖获得者,中央国家机关最受欢迎的法治人物(提名),“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的事迹入选“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铁肩担道,铸剑执法砺初心

  “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关爱‘母亲河’,守护‘母亲河’,这是一名基层水政执法人员对总书记‘建设幸福河’伟大号召最生动的回应。”张道强用青春和热忱守护着母亲河,用行动书写了对大河的忠诚与誓言。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他所在的单位紧邻东阿黄河大堤,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之基层的工作琐碎平凡,但这并没有消磨这名掉退伍军人的斗志,在日常水政执法工作中,面对部分沿黄群众不理解政策,他总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接受处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同当地黄河派出所干警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询问,依法查处了在当地影响较大的一起损毁黄河工程案,最终蔡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日。张道强坚信,以规范执法守护法治信仰,这是他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他是大堤上最坚定的“哨兵”,执法“单兵”是他风里来雨里去的亲密伙伴,河道巡查、专项执法等工作是他20多年工作中的关键词,仅去年以来,巡查就达到了3000余公里,参与处理涉水违法行为300余起,清除违章树株13000余棵,拆除辖区浮桥违章用房2000余平方,经他参与办理的“贾某金堤取土案”被聊城市评为2020年度“免罚、轻罚”十大优秀案例。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司法实践工作,带领当地社区矫正人员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公益劳动,为《黄河流域重要河段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参与编写《山东省黄河条例(草案)》,联合当地法院创建黄河首个环境资源审判法庭,他参与办理的“殷某排除妨害纠纷案”被山东省高院评为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一句承诺,一份担当。张道强把时间甩在身后,将成倍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头,他曾是被黄河水滋养长大的孩子,如今,他更是黄河虔诚的守护者,行程万里,初心如一,这是他与黄河的约定。

  功在不舍,磨剑铸盾普法行

  “水政执法人员既是执法者也是普法员,要让当事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张道强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执法与普法并行”的理念,“每一次执法都当作一份生动教材,每一次普法就是一堂生动讲课。”

  为了唤起更多人对“母亲河”的关注,以“七五”普法为契机,以“法律六进”为平台,他积极探索全方位、无死角、地毯式的普法新模式,寓教于乐,根据真实事例,自行拍摄了“说理式执法”微视频,让法治的种子成为一种信仰,在群众中扎根、发芽。

  他常年活跃于三尺讲台,近几年先后向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普法宣传200余场次,被沿黄小学聘为法治副校长,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共青团山东省委聘为“齐鲁青年榜样宣讲团”成员,并多次赴山东省内多地进行“保护母亲河”巡回宣讲,以实际行动为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尽一份绵薄之力。

  与此同时,他还身体力行组织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母亲河,积极联系齐鲁晚报、山东黄河河务局组建了“保护黄河服务站”,由他倡导的“大美东阿 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获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铜奖,受众人数达到6万余人,使保护黄河公益活动逐步成为常态化、公益化。

  榜样如灯,光芒直抵心灵,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志愿者加入到清理黄河岸边垃圾、劝导游客环境保护等行动中。他还与有关部门联手举办了“小手牵大手”等一系列活动,让一曲保护黄河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在这片土地上奏响。

  近年来,除了“化身”保护母亲河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组织保护黄河公益活动外,他还加入当地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中。无论是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脚,还是为患病儿童组织募捐,他都乐此不疲。

  炉火纯青,亮剑出鞘试锋芒

  “依黄河而生,这里的故事就是黄河的故事。”

  因了解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张道强要让更多人听到黄河的声音,自幼爱好文学的他萌生了创作一部以“保护黄河”为主题的水行政执法小说的想法。

  利用工作之余,他认真钻研《水法》《防洪法》及新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走访多名已退休的水政执法人员,获得诸多鲜活的执法素材。期间,他创作的法治小说《较量》在水利部举办的“十年新水法 百样新变化”征文中获二等奖;撰写的保护黄河法治报告文学、50万字的《步步较量》入选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和全国普法办出版的《法治先锋》书籍。

  然而,创作并非易事,他随身揣着数张A4空白纸,以至于手稿中很多纸张都满是折痕,先后密密麻麻地手写了500余页稿纸。一次他正感冒发烧在医院输液,突然来了创作灵感,便不顾医生及家人的劝阻,拔掉针头强忍着全身乏力、头痛脑胀的折磨,字斟句酌地投入到创作中,就是靠着这种坚韧,最终完成了国内首部以“保护黄河”为题材的50万字小说《步步较量》。

  十年磨剑终成锋,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相继对张道强进行了专访或对《步步较量》小说进行了连载,相关影视公司多次同他进行商谈,欲将《步步较量》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

  接过鲜花和奖杯,面对镜头,张道强说出自己的心声:我们水政监察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巡查、加强执法、加强监管,继续当好黄河卫士,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驾护航。诚恳纯朴的话语和恪尽职守的态度赢来阵阵掌声。

  保卫黄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思想观念也不是一部小说可以扭转的。但在这漫长的黄河保卫战中,他仍步履铿锵,昂然前行,一如他的笔名“霜雨雪”早与黄河水融为一体;保护黄河是他的使命,就同他的小说,在保护黄河的道路上他步步较量……

  多少霜雨雪,几度破急流。

  浮沉磨利剑,今将试锋芒。

  他信仰如山,初心如磐,即使荣誉加身,作为水利系统推荐选送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如今,他仍选择坚守治黄一线,朴实纯粹,用行动书写对大河的忠诚与誓言。

  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力量,张道强用行动告诉我们,以法为器,让良善身披锋芒,毕力躬行,当辟一片乾坤朗朗,他用自己的坚持,托举起了保护母亲河的重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2月7日

  

毕经涛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武陟段) 建设征迁安置工作通过技术预验收
横贯中原九市一区 集法治文化艺术为一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撬动科技创新杠杆 赢取事业发展新优势
清风肃纪保河安 砥砺奋进谋新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