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宽备窄用 守住底线
——来自陕西黄河防汛一线的报道
 
分享到:
2020-06-12

  □记者 蒲飞 通讯员 林渊 武芸芸 赵师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的特点,既成就了这句在中国知晓度颇高的谚语,也决定了该河段作为黄河中游最重要防洪部位的与众不同。

  近日,记者赴陕西黄河,走访潼关、韩城、合阳、大荔等沿黄市(县),带来陕西黄河防汛一线的观察。

  年景偏差 短板犹在 黄河防汛容不得半点闪失和差池

  据水文气象预测,今年黄河上中游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而根据陕西省气象部门的进一步预测,今年陕西洪涝干旱形势复杂严峻,南北降水偏多,主要江河出现警戒以上洪水的可能性较大,中小河流洪水多发,区域性、阶段性洪旱灾害明显。

  黄河水害隐患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陕西河务局局长赵银亮告诉记者:“黄河流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决定了防汛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和差池!小北干流河段自1996年起,就没有出现过超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按照黄河水情规律,今年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呈现出多发频发态势,黄河流域旱涝并存、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现象不时发生,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更加突出。仅2019年汛期,黄河山陕区间、泾渭河的降雨量分别较多年均值偏多8.1%、17.2%,龙门、潼关水文站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分别持续长达63天、70天。

  5月21日,记者在韩城南谢工程水毁修复施工现场看到,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挖掘机、铲车的配合下进行根石加固。

  韩城河务局工管科荆新玲告诉记者:“受黄河主溜持续顶冲、淘刷影响,2019年汛期南谢工程连续发生根石、坦石、土胎坍塌险情,目前正在组织施工人员对水毁坝段进行完全修复,确保汛前施工完毕,恢复工程整体抗洪能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小北干流陕西侧河道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防洪工程布设长度不足依旧是陕西黄河防汛的弱项短板。

  陕西河务局所辖的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沿岸涉及4个县(市),13个乡镇,35个行政村,涉及人口7.63万人,是陕西省防汛的重中之重。但是,该河段处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受到山陕区间暴雨洪水的威胁,洪水预见期短,而在这个区间因为没有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抵御大洪水的能力极其薄弱。同时,在这个区域还有4.3万名三门峡返库移民常年居住在335米高程范围内,可能受到三门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

  在工程体系建设上,近年来,由于黄河主溜右移加剧,横河斜河时有出现,小北干流陕西一侧所辖河道工程多靠主溜,这两年大基流持续时间长,部分河段河床发生下切加剧。2019年汛期,韩城的桥南工程、南谢工程,大荔的雨林下延工程、华原下延工程、牛毛湾工程,合阳的榆林下延续建工程,潼关的黄渭分离工程等处相继出险,水毁严重;韩城的芝川工程、大荔的华原工程还达不到设防标准,加之长期靠河,工程根石缺失量较大;新建的合阳太里上延工程、榆林上延工程没有大洪水考验,工程根基浅、强度不足等客观情况的存在,使工程安全度汛仍存在险点隐患。

  在非工程体系建设上,陕西河务局基层的防汛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潼关河务局局长张晓锋告诉记者,全局管辖的防洪工程超过8000米,但防汛部门同工管科合署办公,编制只有4人,下辖的潼河口控导工程和黄渭分离工程没有管护基地,日常巡查都难以满足。

  大荔河务局局长霍军海表示,当前,许多情况下防汛抢险还在采用人工传统方式,不能适应抢大险的需要,群防队伍难以组建落实,专业队伍缺乏实战经验,防汛监测预警和应急应变能力存在不足。

  合阳河务局局长王敬亮认为,目前,河道水情、工情和河势等防汛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主要依靠人工,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现有的水位河势视频监测系统布设点位偏少、覆盖范围小、建设管理主体分散、运行不畅,需要进一步加大防汛科技投入。

  韩城河务局局长韦武群最为担心的则是,沿黄部分干部群众水旱灾害防御意识淡薄,麻痹侥幸思想抬头,防汛责任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政令落实不力,已成为陕西黄河在水旱灾害防御上的一大隐患。

  宽备窄用 不预则废 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问题

  上工治未病。

  赵银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要求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扎实做好‘防’的各项工作。”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陕西河务局始终坚持以“防”为主,把“防”的工作贯穿始终,将落实群防队伍、“备足管好”防汛料物作为“防”的重要一环,按定额要求储备好防汛料物,确保关键时刻随用随调。

  采访中,记者在潼关七里村、韩城桥南、合阳东王、大荔华原等河务段的防汛物资仓库看到,救生衣、土工布、麻绳、铅丝网片、照明车、发电机组等各类防汛料物和抢险设备一应俱全、整齐排列。大荔河务局防办副主任郑伟告诉记者:“今年,按照防御超标洪水的标准进行准备,购置了一批防汛工器具补充到各个工区,对发电、照明等设备进行了保养检修。”

  截至目前,陕西河务局已经落实了3775人的群众防汛队伍和240多人的专业队伍,储有备防石13.73万立方米,铅丝48.44吨,救生衣1583件,发电机组288.9千瓦,落实社会大型抢险机械设备129台,基本保证了防汛抢险应急需要。

  凡事预则立。2020年伊始,陕西河务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采取网络办公、电话协商的方式研究部署防汛重点工作,细化分解8大项23条任务,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并加强与沿黄地方政府应急和水利部门的沟通,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为了全面掌握河势变化,进入3月,陕西河务局就对所辖的小北干流河段进行了查勘,全面梳理河段主流线、水边线、夹心滩、工程靠溜的情况,绘制河势图,对比分析河势演变趋势,预估汛期防洪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洪水淹没范围,明确汛期防守重点,制订防御应对措施,并对全部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普查,做到全面、细致。

  根据水利部部署和黄委要求,陕西河务局把做好流域超标洪水防御工作作为今年汛期的重中之重。结合今年黄河防汛的新形势,陕西河务局修订完善了各类预案,特别制订了《陕西黄河禹潼河段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并要求4个基层局根据各自河段特点,进一步完善预案细则,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预案防控体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陕西河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对接,构建完善的各类洪水预报预警、查险抢险、清滩撤离、信息通报等沟通协调机制,在往年作为渭南市防指成员单位的基础上,陕西河务局今年首次被纳入到陕西省防指成员单位名单,承担起全省黄河防汛的各项任务。

  赵银亮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针对在防御超标洪水上的弱项短板,陕西河务局将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问题,在理顺工作机制、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细化实化度汛措施、积极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强化河道水事监管上下硬功夫,把确保沿黄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最高目标和硬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12日

蒲飞 林渊 武芸芸 赵师校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委启动黄河上游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
紧盯目标 精准发力
黄委部署开展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
黄河流域:构建“三区一廊道”空间保护体系
菏泽黄河河务局供水局全力以赴修复水闸雨毁工程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