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一渠黄河水 两场翻身仗
——山西省永济市小樊灌区发展小记
 
分享到:
2018-11-27

  □特约记者 秦素娟

  不知为何,听到“栲栳”这个名字,记者的第一感觉便是靠老天吃饭的干渴与困顿。

  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吕车村原党支部书记秦建设说:“那是从前。现在有栲栳灌溉中心供水,天再旱,咱灌区里也不存在旱情。”

  栲栳灌溉中心隶属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灌溉受益区称小樊灌区,覆盖范围包括永济市栲栳、张营两镇40余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17.3万亩。

  “小樊灌区是因小樊泵站而得名,它的管理单位原来叫小樊扬水工程管理局。”夹马口引黄管理局副局长王培道说。

  据了解,小樊泵站始建于1957年,初始规模很小,后不断改造、扩建,供水范围逐渐扩大,职工人数也发展到二三百人。但受黄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游荡特性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主溜持续西移,小樊泵站慢慢失去了供水水源。

  栲栳灌溉中心退休干部吴茂奎是小樊扬水工程管理局的老人儿,谈起水源西移的困境,他说:“每年需要放水的时候,干部职工都到河滩里挖沟、浚水,后来实在挖不成了,就在河滩里打了几眼井,把井水汇集到渠道里送往灌区,勉强维持。”

  水是灌区的命脉。失去了黄河水,灌区内的机井便疯长起来,最多的时候达630多眼。

  然而,疯长的机井并没有换来人们期待的丰产丰收。张营镇冯营村村主任李玉民说:“用井水浇1亩地需要两个小时、20多块钱,一茬庄稼至少要浇3遍,旱的时候没有4遍水解决不了问题。费时、费钱、费工不说,井水浇出来的地还容易板结,亩产量只有区区几百斤。”

  这还不算,因大面积抽取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李玉民说,他们村上有的房子都裂了。

  没了黄河水源,灌区粮食安全、群众增收、生态环境等面临严峻考验,作为供水单位的小樊扬水工程管理局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景随高为小樊扬水工程管理局的老职工,他说:“泵站上不了水就没有经济收入,没有收入便发不出工资,一些技术工人先后离开单位,凭着手艺到社会上自谋生路。后来人越走越多,单位几近瘫痪。”

  小樊灌区和供水单位的窘况牵动着地方领导的心。2001年5月,运城市人民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小樊泵站与夹马口引黄工程的管理单位合并,使小樊灌区重新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夹马口灌区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成的大型灌区。两工程管理单位合并后,小樊灌区的水源站改至夹马口灌区水源站——吴王泵站,该泵站为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浮体泵站,可随河水涨落自行调节取水位置,彻底解决了灌溉水源问题。随后,夹马口引黄管理局通过申请国家资金和自筹资金,对小樊灌区进行相应水利配套、泵站改造、渠系修复扩建等,重新构筑起灌区的输水血脉。

  “2009年,山西省调整大中型泵站灌溉电价、水价,大力实施惠农政策,积极推广引黄灌溉,加快了小樊灌区的发展。”王培道告诉我们,目前,小樊灌区的实灌面积已由2001年的不足1万亩,扩大到了11.2万亩。

  栲栳灌溉中心主任黄波说:“过去,一眼井一天一夜只能浇十几亩地。黄河水上去后,一天一夜能浇8000亩,这就是黄河水的威力。就像今年,天气持续高温,土地特别干旱,我们从7月25日开机到9月2日停机,没有休息一天。要是没有黄河水,老百姓真不知怎么办了。”

  记者了解到,当地井浇一亩地要二十几元,黄河水只要十几元;黄河水浇过的土地,玉米亩产普遍可达700千克,小麦亩产500千克以上。

  据统计,2001年以来,小樊灌区累计生产粮油等9.9亿千克,共实现产值7.9亿元,群众人均收入由5040元增加到14504元,井水位也由90多米回升至40多米,交出了粮食安全、增产增收和生态安全的喜人答卷。

  同样受益的还有小樊灌区的供水管理单位。2001年至2018年9月底,栲栳灌溉中心累计上水2.57亿立方米,年上水量由1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3000多万立方米,年度水费收入由70多万元增长到7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由几千元上升到4.5万多元,现已成为夹马口管理局旗下效益最好的单位。

  黄波说:“目前是小樊灌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灌溉效益好了,过去从单位离开的同志又争着想回来。我们现在进人都是招考,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到咱水利行业来。”

  一渠黄河水,两场翻身仗。看着群众代表和供水职工脸上的笑容,记者知道,正是有了持续不断的黄河水源供给和持续发展的引黄灌溉事业,灌区群众和供水单位才分别走出曾经的干渴和泥淖,实现了各自的漂亮翻身,迎来了幸福与发展的新天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27日

秦素娟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河山东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半边天”
河口黄河河务局及早部署防凌工作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推进会召开
黄河济南勘测局:任尔东西南北风
黄河艾山水文站完成吊箱及循环动力系统改造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