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成功防御“'98洪水”,我们底气何来?
 
分享到:
2019-05-31

  □通讯员 朱俊君 梁宁 刘霄

  21年前的夏天,长江洪水肆虐,给流域人民留下了至今都无法磨灭的伤痛和印记;今年长江主汛期到来之际,又一场“1998年大洪水”来势汹汹,在水利部的精心组织下,长江委和流域5省市、三峡集团公司一道,通过异地视频会商系统联合会商决策,最终成功应对,洪水俯首东去。

  这是一次遭遇长江大洪水的调度实战演练,从推演结果上来看,我们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大流域性洪水1998年洪水。如果再面对如1998年那般的大洪水,我们底气何来?能否从容应对?

  从防御洪水理念上来看,1998年大洪水之后,在反思人水关系的过程中,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理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严防死守”到“化害为利”,从“人定胜天”到“给洪水以出路”,人们对洪水的认知不断趋于理性。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更为长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注入了新的灵魂和活力。

  从防洪体系上看,随着以防洪为中心的治江三阶段任务基本完成,长江流域基本建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和监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已达到防御1954年洪水的标准。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干堤,这3900公里的“钢铁长城”,在2016年长江中下游大洪水中经受住了考验,干堤发生的险情不足1998年的0.6%。

  从防控手段上来看,长江如今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大型水库群,防洪保护对象涉及10个省(市),4亿多人口。从一穷二白到翻天覆地,从被动“防”到主动“控”,长江流域防洪手段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2年,长江委开始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从最初的10座,到如今的40座,覆盖湖口以上长江上中游地区,防洪库容574亿立方米,成为迎战长江洪水最为直接有效的武器。长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日臻完善,方案预案体系逐步形成。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在成功应对2012年三峡水库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峰、2014年乌江中下游大洪水之后,有效应对了2016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大洪水、2017年长江中游型大洪水和2018年长江上游型洪水。

  从防洪现代化建设上来看,长江委从顶层设计着手,不断完善洪水防御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2005年,长江委118个流域中央报汛站实现自动报汛;随着互联网+、智慧水文建设的不断深化,水雨情预测预报精度不断提升,预见期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长江委构筑了一套先进的防洪预报调度系统,预报调度一体化,会商决策中可根据防洪需要设置调度方案,这套系统均可在极短时间内演算并预测调度结果,让瞬息万变的防洪调度工作如虎添翼。

  从技术保障上来看,长江委已经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专家队伍,并根据专家们的技术特长,分门别类制定了相应的派遣机制,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派遣与专业对口的专家排险解难。在处置2016年长江干堤武青堤险情、湖南华容县新华垸溃口险情,2017年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灾害、江西武宁县罗溪乡阳芳水库疑似管涌险情,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险情、湖北黄石东方山水库渗漏险情……一系列重大险情过程中,专家们亲赴现场科学指导防灾减灾,让当地百姓“吃下了定心丸”。

  “经过演练可以看出,在2019年现状条件下,即使再遇1998年洪水,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充分发挥河道湖泊泄洪调洪能力,科学调度已建控制性水库联合拦蓄洪水,在城陵矶地区不分洪的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可基本安全度汛,不会再现1998年千军万马抗洪抢险的紧张局面。”长江委主任马建华表示,当前,长江委正积极落实防灾减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要求,更加注重水旱灾害防御责任落实,更加注重监测预报预警响应,更加注重科学精细调度,更加注重督促检查指导,补齐补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短板,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打造洪行其道、惠泽人民的安澜长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5月31日

朱俊君 梁宁 刘霄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洪水若重来,长江可安澜?
民革长江委委员会成立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
长江委进一步会商部署应对当前强降雨和水库群调度工作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在宜宾启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