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唱响绿色长江合奏曲
——写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之际
 
分享到:
2018-11-21

  □周瑾 王凡 胡玉法 陈健 王伟康 杨良强

  11月11日,林城贵阳,黔灵山畔。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与会人员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共话30年间秀美山川展新颜,共谋新时代绿色长江踏新征。

  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法制化,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步入良性循环……收获“昨天”的丰硕成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引,更是水土保持人筚路蓝缕、久久为功的真实写照;

  “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聚焦“今天”的使命担当,是坚定不移的信念驱动,更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探索实践;

  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构建最严格生态保护机制,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廊道,创建和谐共生的美丽长江,提升水土保持社会管理水平……写给“明天”的绿色宣言,是不忘初心的殷切呼唤,更是七省市共抓大保护的庄重承诺。

  212分钟的思想碰撞,80余人侧耳倾听,细数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三天”……代表们分享经验,理清思路,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驱散了深秋贵阳的点点寒意,寄托了绿染长江的未来期许,唱响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绿色合奏。

  生态拂绿固本惠民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预计到今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将减至4.5万平方公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会议开始前,大屏幕里滚动播放着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经验,赢得了与会代表们的交口称赞。作为7省(直辖市)中脱贫目标最艰巨、水土保持基础薄弱的省份,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正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成效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7省(直辖市)239个县(市、区)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430多亿元。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显著,固本惠民。” 主席台上,委员会秘书长、长江委主任马建华在工作汇报中详细梳理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实效,“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对比,七省(直辖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1.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5%,坡耕地减少了1900多万亩。长江上游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补偿费征管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重点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水土保持监测等配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后,7省(直辖市)因地制宜,相继出台各类规范性文件共814件,制度体系上下衔接,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践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3.4万个,0.8万个项目开展了专项验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近30亿元,查处违法案件2700余起……”一组组数字的背后,记载的是长江上游7省(直辖市)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的护绿使命,是督查奔波的辛勤付出,也是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良好态势基本形成的最佳印证。

  发布省级以上水土保持公报43份,长江上游7省(直辖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如今,国家和省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即将实现全覆盖,轻点鼠标就能全方位掌握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情况;以奖代补、股权化、群众参与管理、年度考核制……众人拾柴,各地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政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一项项重点工程相继施行,一片片荒山坡地披上绿衣,一处处治理成效跃然眼前……作为这段治水兴水历史时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代表们的脸上纷纷流露出自豪与欣慰。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重在落实、贵在有恒。”贵州省省长谌贻琴对委员会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赞赏。委员会七子携手齐心,协同发力,凝聚全社会力量,数十年如一日,一寸寸拂绿母亲河岸的生态环境,一步步实现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绘就一幅幅青山绿水民富安康的和谐画卷,为促进流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齐心共筑安全屏障

  五年只是一个时间节点,记载着七省市共绘绿色长江的艰辛历程,给人以启示,更给人前行的力量。梳理这段经历也是一种提醒——做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仍将是一场持久战。云、贵、川、甘、鄂、渝、陕七省(直辖市)委员代表们深知,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与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每一场都是硬仗。这是共识,更是国家给予的厚望。

  贵州普定梭筛,本是一个农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贫困村。经过坡耕地和荒山荒坡改造高标准果园,摇生一变成为富产县域特色果品的小康村。而在贵州,像梭筛这样依靠水土保持脱贫致富的村子正越来越多。

  “易地扶贫搬迁、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坡耕地农业产业结构……我们紧扣大扶贫战略,从源头上化解水土流失难题,”贵州省副省长吴强表示,将持续加快推进贫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治理速度,把水土流失治理与贫困区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

  云南大姚卢川夏家坝曾是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第五期项目区,如今,满山遍野的核桃板栗向人们讲述着水土保持治山治水治贫穷的蝶变历程。

  “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的省份,离不开蓄水保土筑牢根基,”云南省副省长和良辉信心十足地表示,将继续强化严格监管,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扎实推进综合治理,持续实施陡坡地和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实现山青水秀、村美民富。

  四川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如今,能在中央电视台上看见纳溪清溪河、绵竹湿地沟、彭州龙漕沟等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的靓影。

  “按现有进度,需要25年才能完成初步治理,与中央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还有差距。”在四川省副省长彭宇行看来,这样的速度和强度还不够,“要在治理上下功夫,加大力度,坚决打赢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

  五年来,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187个,征收补偿费0.75亿元,开展执法检查1661次……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甘肃省严控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甘肃省副省长常正国掷地有声,将落实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管控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水土保持违法行为,确保“三同时”制度全面有效落实。

  承担着保障三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安全重任的湖北省,对水土流失监督性监测工作高度重视。“要做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一库清水往北送。”湖北省副省长万勇表示,将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服务能力和成果应用,做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改造专项。

  重庆奉节巴蜀渝东中学的水土保持教学实践基地,每年学习参观人数超2万人次。重庆市副市长李明清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更要从娃娃抓起,形成全社会的合力。目前,重庆市水土流失防治基本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加强三峡库区、坡耕地集中区域、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争取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地区水土保持行动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制度规定,陕西系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称,将着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区域的生态修复,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抓好水保生态建设。

  “做好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繁重,需要广泛凝聚工作合力。”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表示,各委员会成员单位和部门今后应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引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联动共治格局,提升综合防治水平,为推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跨越风雨三十年,一路艰辛一路歌。自委员会成立以来,从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到七省(直辖市)委员,一届届委员会成员们稳稳传递着接力棒,持之以恒地带领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朝着守护长江流域绿水青山,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共同奋进。

  蓄势新征久久为功

  修复长江上游绿水青山,需要上下同心、克难攻坚,内积底气、善借外力,打出一套内外兼修的组合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省长尹力深入分析了当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面临的新形势,鼓励各成员单位科学谋划共启绿色新征程,“要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深刻把握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切实推动当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作落实,努力构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齐抓共管大格局。”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八家国家部委(单位)和七省(市)人民政府的代表围桌而坐,聆听记录,结合自身职能,逐个细化计划与建议——

  自然资源部将全力支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狠抓长江上游地质灾害防治、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宏观指导,在相关区域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工作中,重点体现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推进坡耕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实施;农业农村部表示,为确保到2020年上游七省(直辖市)新增高标准农田1.56亿亩,将向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重点开发区聚集……一项项举措,倾力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进一步加大生态扶贫工作力度,多途径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加快异地扶贫搬迁,实施复垦复绿,促进生态恢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议加快生态修复步伐,扩大长江上游林草面积,增加增强水源涵养,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希望进一步加强两部合作,扎实推进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一项项建议,为改善长江上游生态,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排忧解难。

  “抓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是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尹力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统筹谋划、系统防治,坚持综合治理、放大效益,坚持依法监督、严格管控。二要切实推动当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作落实,加大执法监管、重点工程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智慧水保”建设的力度。三要努力构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齐抓共管大格局,进一步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协作合作,完善政策机制,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到2035年,水土流失治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水土流失状况根本好转,为建成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提供有力支撑。”目标是艰巨而光荣的,尹力寄语上游7省(直辖市),要坚决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行之有效的做法,实现理念、思路和方法的转变。

  “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工作,持之以恒抓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话语间,饱含着殷殷期盼,引领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向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纵深处扬帆起航。

  林城缔造绿色宣言

  贵阳,是长江水土保持的福地。1998年,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曾在这里召开,喜获“长治”十年孕育的累累硕果;时隔二十载召开的第十七次会议上,上游七省市携手发布的《贵阳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再度点亮了这座“森林之城”。

  “做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事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等达成一致共识,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代表七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绿色长江”的号召。

  这是长江上游委员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首次由云、贵、川、甘、鄂、渝、陕七省(直辖市)联合发出的倡议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治水兴水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指出,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长江上游七省(直辖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形势依然严峻,与中央的要求、与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如水土保持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有待加强,综合防治任务繁重,以提质升级为主的坡耕地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十分迫切,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等。因此,有必要以倡议书形式呼吁广泛凝聚工作合力,守护长江流域绿水青山,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据悉,倡议书的起草经历了长时间的探讨,充分听取了七省(直辖市)政府及水土保持相关部门的意见。从5个方面,围绕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红线、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等多项国家重要生态建设议程,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原则性、指导性意见。如针对七省(直辖市)政府,提出“全面建立省级人民政府对市县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落实”;针对生产建设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依法严惩水土保持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殷切期盼七省(直辖市)政府及公众能把倡议书作为一面领路的旗帜,飘扬在心中,坚定地行走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

  “需要准确把握当前治水主要矛盾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为主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为主转变的重要判断。”针对下一步工作,马建华提出,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补齐水土保持短板;要强化监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稳定水土保持队伍,提升人员能力,动员全社会建设美丽长江。

  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生态列车,坚定不移地行驶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畅游在长江经济带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中,观赏着长江上游生态廊道的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一首传递幸福的纯净民谣,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旋律,谱写“建设一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打造一处幸福美丽家园”的动人歌曲,吟唱脱贫攻坚的最美和声;

  这是一封写给明天的绿色宣言。执起政府主导之笔,挥毫最严格生态保护机制,着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用遒劲笔锋,书写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21日

周瑾 王凡 胡玉法 陈健 王伟康 杨良强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再战白格彰显水文担当
“江湖保护与水安全保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长江委揭牌成立
长江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年学术研讨咨询会召开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力支撑保障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险情应急处置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