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湖复苏生态美 幸福河湖润民心
 
分享到:
2024-01-06
 

水美白洋淀 本报通讯员 张学农

  □本报记者 岳虹 李攀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河湖持续复苏滋育的生态之美,彰显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踵事增华。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正书写着人水和谐、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华北,雄安新区重要水系白洋淀,生态补水后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在水中畅游。东北,“一条松花江,两岸风景线”,冰雪嘉年华火热启动,“冰雪版本”的幸福河湖成为冬季旅游新名片。华南,南岗河作为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之一,凭借优越的水环境,成为广州市招商引资“金字招牌”,吸引1300多家企业聚集,“以绿生金”起势强劲。

  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水利部统一部署,各地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河湖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积极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促进河湖环境不断向好;聚焦生态宜居,解决河湖顽疾,维护生态安全,打造亲水空间,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热切期盼;谋求绿色发展,以水为媒促进城乡发展转型,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新路径,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系统治理

  河流生命复苏,美丽蝶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年来,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有序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各项工作。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和休养生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在2023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上,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作出重要部署。

  水利部相关司局迅速行动,在全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健全河湖生态保护标准,加大河湖保护治理力度,加快地下水综合治理,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领域重点任务。各流域机构、各级水利部门和相关单位制定计划,向着年度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年来,生态补水让河湖焕发新生。永定河成功实现全年全线有水,七大江河中唯一处于断流状态的西辽河干流(属辽河干流)过水长度首次突破100公里,向着干流全线过水迈进一大步。京杭运河再次全线通水,水资源一度严重紧缺的漳河如期实现全线贯通。水利部因河施策制定全年生态补水计划,各级各单位有节奏地实施生态补水,取得良好成效。

  如今的永定河水波清澈,水流涌动,流域内泉眼复涌。大运河生态补水沿线也呈现喜人变化:水鸟纷飞,生态复苏,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白洋淀、台特玛湖等生态脆弱河湖复苏后,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效果显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一年来,母亲河复苏行动让更多群众身边的河湖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2023年,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在全面排查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情况的基础上,在长江、黄河、海河、淮河、松花江辽河流域及西北诸河区域,选择88条(个)河湖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湖)一策”制定方案,逐步恢复河湖连通性,修复受损的河湖生态系统。

  对于跨省河湖治理这一重点难点工作,水利部门多措并举,统筹谋划,累计批复92条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国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任务;累计确定171条跨省河湖相关断面的生态流量目标,实现跨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全覆盖。通过落实七大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构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调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

  一年来,水利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地下水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水利部联合自然资源部,进一步明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方式、组织分工及程序,全力推进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着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3—2025年)》落地见效,有力保障首都水安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推进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北部湾等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流域和区域水生态、水环境。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聚焦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新建或除险加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等,留水保土,提升生态系统韧性。

  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开幕式上,李国英部长向世界各国水利同行和社会公众庄严宣告,坚持系统治理,我国江河湖泊面貌近年来实现了根本性改善。

  生态宜居

  人民亲水爱水,乐享生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河湖面貌不断向好的当下,如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幸福河湖建设,李国英部长多次部署,高位推动。2023年,水利部从全国15个省份中遴选12条河流、3个湖泊开展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发挥探索引领作用。在流域层面,淮河水利委员会与流域五省河长办共同选定70个基础条件好、具有典型性的河湖开展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等七大流域均通过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对流域内幸福河湖建设作出部署。全国各地掀起建设热潮,据统计,全国已有31个省份通过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部署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各地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总河长)积极响应、推动落实,有力统筹各方资源,因地制宜选取2000多条(个)河湖开展幸福河湖建设。

  幸福河湖如何评价?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2023年8月,水利部河长制办公室出台《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工作方案(试行)》,从6个方面,为建设幸福河湖提供了成效评估指标。在考虑幸福河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群众的满意程度。

  河湖安澜是群众亲水的前提。2023年夏天,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给福州带来暴雨。福州重大山洪防治和生态补水工程——“高水高排”工程作为在建工程初显身手,其东线工程应急启动,拦截山洪直排闽江,累计排洪200多万立方米,为下游城区主要行洪通道争取了宝贵的排涝时间,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好水域岸线,是维护江河安澜和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影响河道行洪安全,是碍洪问题,也是生态问题。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以群众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成立由水利、住房城乡建设、征迁中心以及社区组成的整改联合工作组,探索出“拆一还一”以旧房换新房的经验,稳妥解决了涡河河道管理范围内某运输公司家属院拆除和99户群众搬迁的问题。

  2023年以来,全国30万名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以及90万名村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定期巡河护水。在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科技手段辅助下,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空间。

  守护河湖安全还需汇聚合力。2023年,水利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湖等水事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老大难”案件,形成一批长效机制,传递出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决心、信心,推动水事秩序持续向好。

  周边环境是否宜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地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亲水空间,让幸福“触手可及”。在浙江,“15分钟亲水圈”正随着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步伐,在全省遍地开花。各地依托河道、水库、山塘、水渠等,不断加强亲水便民设施建设,一条条滨水绿道、一座座亲水码头、一个个水上运动基地逐步建成,形成群众亲水乐水的节点,并向两岸、四周辐射,成为带动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河湖长制全面建立以来的7年间,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为全民参与治水提供渠道。在湖南,“河小青”注册志愿者达18.7万余名;在江苏,“企业河长”“外籍河长”等成为扩大河湖长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在四川,村里成立一个河长工作室以及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三支队伍,设置一个乡风文明生态超市的河湖基层治理新模式正在全省推广……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共治共建中共享幸福河湖成果。

  发展升级

  城乡绿色转型,因水而兴

  “用年轻人的话说,美舍河‘逆袭’了。”2023年12月14日,年逾70岁的朱素贤来到“感悟最美家乡河,以学促干建新功”汇报展示活动现场,向观众们讲述海南美舍河的生态之变。当天,11条第二届“最美家乡河”的基层水利职工和沿河群众代表,倾情讲述了河流变迁和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故事。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2023年以来,各地坚持河长领治、部门联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让越来越多的家乡河生态复苏、重现生机。各地用好水生态环境治理管护成果,“行”好高质量发展之舟,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23年11月23日,全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达成,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1800万元的价格将2024—2026年共计1500万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权,转让给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这是黄河保护法实施后,国家支持在黄河流域开展水权交易的重要实践,也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突破。交易所得款项将助力阿坝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半个月后的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在福建长汀举行,两家企业以180万元购买水土保持碳汇量10万吨。水土保持碳汇价值首次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得以量化体现,为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资源减排交易机制提供了实践基础。昔日的“望天田”真正变成了“致富田”。

  2023年,幸福河湖建设有序开展,河流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各地小水电绿色转型如火如荼,扮靓山村,推动发展;水利风景区颜值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大江南北,“水利+”效益链不断延伸,城市经济结构在重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2023年6月,随着《广东省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绿色水经济发展的大幕在南粤大地拉开。中秋国庆假期,各地依托河湖开展了游河、护河、水上竞赛等多彩活动,生态河湖持续释放经济效益,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聚宝盆”。

  涉水产业蓬勃发展,让“水利+”成为经济新兴增长极。2023年11月,水利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各地积极发挥良好水资源、优质水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涉水户外运动新添政策支持。

  河湖复苏生态美,幸福河湖润民心。过去一年,治水惠民的成效体现在河湖复苏的流水声中,体现在鸟飞鱼跃的景色中,体现在群众亲水乐水的笑脸上,体现在城乡绿色发展的变迁中。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水利人将继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有序推进,把更多河湖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月6日
岳虹 李攀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