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回眸|新使命 再出发——2018年水利改革发展实践掠影
 
分享到:
2019-01-14

  注:此文为《中国水利》杂志2018年24期《2018·回眸》特刊卷首文章。

    □作者 轩玮 董明锐 王慧

  时至岁尾, 一部讲述改革开放40年故事的电视剧《大江大河》正在热播。

  江河不息,见证伟大变革。而标刻着时代印记的河流本身,以及她的治理者、守望者,也在历经演变与发展之后,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

  时代的呼声:认知深化定基调

  改革开放走过40年,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时代治水必须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个核心,深刻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这个总基调。

  滚滚长江,奔流不息。

  从重庆到武汉,从2016到2018年,相隔800多个日夜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长江,自荆州沿江而下,登大坝、乘江船、进企业、访村落……

  “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治理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从水患防治到岸线利用,从河道整治到采砂管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个字振聋发聩,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定向定调,立下规矩。

  2018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的城陵矶水文站(新华社 鞠鹏/摄)

  看长江,也是看中国。为母亲河把脉问诊找病根的同时,也是给我国不少河流肌体的“通病”开了一剂药方。治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善治理体制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3月,又踏层峰望眼开,党的十九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其中对水利部职责进行优化: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轩玮/摄)

  新时代标注的历史方位,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治水走向。方案公布后的3月22日,水利部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邓声明宣读中央关于水利部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鄂竟平同志任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迎接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时代呼唤一场治水理念和实践的升级。

  4年前,也是在3月,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水安全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

  鄂竟平部长强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讲话内涵丰富、全面深刻,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是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必须持续学、深入学、反复学。

  从仲春到初夏,位于北京白广路二条2号的水利部机关大院内,首先掀起了一场对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这场集中学习研讨的题目设置得格外精心:分新老水问题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5个专题;采取重点发言和互动研讨相结合方式紧扣学懂弄通做实。随后,这场学习延伸至部直属单位及省级水利部门。

  学习在深化,思想在交融。

  改革关口上,智慧碰撞中,治水认知和实践的深刻变革正悄然而至。

  “必须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在通报水利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有关情况的干部大会及此后的多个场合,鄂竟平部长强调,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工作方式。

  立足当前,回顾过往,“变”在何处?如何适应?

2018年7月6日,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鄂竟平主持召开干部大会,通报水利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有关情况(席晶/摄)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带领亿万群众大规模兴修水利。如今堤防长达30万公里,是成立之初的7倍;水库由1200多座增加至9.8万座;农田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至10.17亿亩,位居世界首位。

  数字背后,是一代代水利人智慧和汗水的浇灌,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付出。日臻完善的防洪抗旱与供水保障体系,护佑江河安澜,浇灌田野希望,因灾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粮食连年实现丰产增收。权威机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防洪和供水保障能力均已升级到较为安全水平,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中等水平,在发展中国家相对靠前。

  2018年汛期,无疑是这一论断最有力的佐证。

  7月中旬,一场强降雨突袭巴蜀,嘉陵江出现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通过监测预报,亭子口、紫坪铺、宝珠寺、武都等水库实施科学调度,有效拦洪削峰降低下游水位2~4米。大水过境,江河安澜。

  在水利部承担国家防总职责的最后一个完整防汛年,防汛形势相比往年并不乐观:强降雨区偏多偏强,江河洪水多发重发,台风登陆多、影响大,一个月内金沙江、雅鲁藏布江两条大江出现4次堰塞湖险情,可谓历史罕见。

  越是关键时刻越体现责任担当,面对严峻挑战,从严格防汛值守到准确监测预报,从科学调度工程到有序组织转移,水利人全力以赴,用实干和担当的行动,诠释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大写的忠诚。

  这一年,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2018年这场防汛抗旱硬仗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11月,水利部机关机构改革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国家防总有关职责实现划转。以此为标志,水利部如期全面完成部门“三定”规定起草报批、职责划转、人员转隶和“三定”规定细化落实、人员岗位安排等各项改革任务,按照新“三定”规定正式运转。

  翻看新出台的“三定”规定,水行政管理主体职责得以完整体现,优化了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强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统一管理,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以强化,部机关内设机构22个,行政编制502名。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水利人对形势任务的判断愈加清晰:当前我们面临的水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如果说过去治水主要是与水灾害的抗争,那么如今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积累下,除了水灾害问题,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成为新的突出问题。剖析这些新老水问题的根源,如果说过去是以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主,那么如今的重点则是人与人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对更加优质水公共服务的新期待。告别望天田,实现旱涝保收,开始关心家门口的小河小溪是否清澈;有了大坝与堤防的保护,不再害怕洪水来临,更多关注鱼类洄游通道是否畅通;水资源配置体系初步形成,供水有了保障,但如何在有限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内,实现生活、生产和生态间的科学分水又成为绕不开的难题……

  用全局思维审视现实水情,重大会议、考察调研、集体学习、意见征集、研判处置、外事交流,行走江河,贴近百姓,察实情、听建议、解难题、嘱安全……新一届部党组不断释放强烈信号,彰显出贵耳重目以务实作风回答时代治水之问、回应人民最新期盼、推进事业新跨越的坚定决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传递。

  这是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最强音——“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

  鄂竟平部长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60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向行业内外宣示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总基调。

  这份决心,体现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新时代中央治水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落实上。

  这一基调,体现了新时代治水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水利人以滚石上山、攻城拔寨的拼劲践行决心的主旋律已经奏响。

  战略的考量:精准发力补短板

  聚焦区域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水利支撑服务水平。

  “华北平原超采地下水的量,大到可以从卫星上监测到。”4月在《一席》演讲中,瑞士地下水专家金士博的描述发人深省。

  当时的他可能预料不到,这一年,中国水利部门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治理地下水超采——

  此后2个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向受水区华北30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月,水利部与河北省政府启动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利用中线工程及河北省的水库,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试点河段补水,累计近5亿立方米。

  功不枉使,地不亏人。据119眼地下水监测井动态监测,与补水前相比,3条河流地下水回升平均都在0.5米以上,其中滹沱河地下水回升最为明显,70个观测点有37个明显上升。时隔20年后,曾经杂草丛生的滹沱河重现生机,岸边观水、钓鱼、嬉戏的人越来越多。

  生态补水,这是国之重器润北方的一个缩影。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4年以来,累计调水222亿立方米,受水区供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路北上的清泉,成为京津冀鲁40余座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超过1.1亿人口直接受益,沿线不少地区的百姓告别了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喝上了甘甜的长江水。

经过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补水后的滹沱河一景(赵柱军/摄)

  从华北放眼全国,一张张河湖连通的大水网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一泓清流从中原直达雄安新区,为千年大计提供水源保障;13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获得批复,通过水量统一调度,大江小河得以永续长流;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完成,书写出一个个以水为脉见证城市涅槃的实践样本。

  水利工程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提前实现“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目标,兑现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进入新时代,无论是聚焦区域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水利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水利发展的格局正在更高层次上构建。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提出明确要求:“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

  2018年,随着黄河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江西峡江水利枢纽、河南河口村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以及东北“三江”治理、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河北双峰寺水库、广东重点围堤等工程的基本建成,流域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如果说大江大河是防洪的主动脉,那么数量众多的中小河流则是关乎一方民生的毛细血管。各地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在实践探索中涌现出不少鲜活经验。

  在福建,万里安全生态水系治理成为各地亮丽的名片。按照安全与生态并重的理念和“集中发力、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治理城乡水系,越来越多的河流复清,重新唤回了儿时的乡愁记忆。

  在广东,通过先行先试,山区五市经验复制推广至全省其他16个市,2018—2022年计划投入170多亿元,实施第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提升全省防灾减灾能力。

  这一年,防洪薄弱环节的补强,撑起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全国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5万余公里,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7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300余座,75个长江中下游重点易涝片排涝能力建设以及190个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这一年,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内蒙古东台子水库、云南麻栗坝灌区等11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据统计,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133项,其中中西部占75%,贫困地区占56%,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中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王建春/摄)

  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水利部启动实施水利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开展定点扶贫、片区联系,筑牢脱贫致富的水根基。

  这一年,贫困地区中央水利固定投资达527亿元,占比60.6%,以水为基,许多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这一年,通过高位推进,精准发力,夯实基础,压实责任,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达到6800多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0%。

喝上了放心水,泸沽湖的孩子们露出幸福笑脸

  这一年,水土流失治理见证着荒山的绿色蜕变。全国完成5.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实施坡耕地改造24万公顷,建成28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在晋陕蒙接壤地带,曾经寸草不生被誉为“地球环境癌症”的砒砂岩区,如今披上沙棘红果绿叶的“新装”,水土流失大大减轻,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当今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查找水利网信工作的差距与风险,以实用、安全为重点,不断提高水利网信工作水平。”鄂竟平部长在2018 年水利网信工作会议上这样强调。

  这一年,对接九大专业领域需求,水利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各地先行先试,开花结果。“智慧太湖”技术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太湖流域水利“一张图”初具规模;海南海口市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支撑下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对全市373个水体实现动态管理,精准高效解决水体监管难题。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聚焦服务国家战略,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供更坚实的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保障,是水利人与时俱进的追求。解民忧,纾民困。直击民生难题、硬茬和痛点,从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入手,统筹解决流域区域、城市农村、东中西部的水利突出问题,是兴水惠民始终不变的初衷。

  历史的必然:约束行为强监管

  适应治水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加快转变思路,抓好水利行业强监管这项系统工程,用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人的行为划红线,下大气力扭转水利行业监管薄弱的被动局面,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真正成为刚性约束。

  变化,孕育了希望,也催生着新的使命。

  面对人民群众对水利新的更高需求,治水者思维必须更加清晰:新的历史条件下,水利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其中虽有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制约等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水平、观念偏差和行为错误等方面的原因,用水浪费、过度开发、超标排放、侵占河湖等错误行为未被及时叫停,有的地方甚至愈演愈烈。由此,要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真正成为刚性约束,全面加强水利行业监管就成为必然选项。

  2018 年,“飞检”这项原本为国际奥委会抽查兴奋剂的检查方式,开始频繁亮相于水利工作中。

  “飞检式检查是获得基层真实情况的有效手段,能真正了解和发现问题,对促进和改变工作作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鄂竟平部长率先垂范,“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多次带队前往河北、山西等地,飞检暗访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华北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进展。

2018年7月12日,鄂竟平部长带队对山西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飞检式检查

  “四不两直”的暗访督查成为“把脉”工作的重要手段。水利部全年共派出385个督查组,对4702座小型水库进行督查暗访,严肃约谈,强化责任追究。针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情况,122个暗访组奔赴31个省份,开展两轮督导。重大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巡查深入各地,河南前坪水库、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先后接受专项监督检查和督导检查,促进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避免水利行业重大事故发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断强化的水利行业监督管理,为波澜壮阔的2018年标注了清晰刻度。

  回首这一年,河湖监管的抓手越来越牢。河长制于6月底前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提前半年完成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湖长制工作进展顺利,也在年底前如期完成既定目标。

  百万河长上岗,将每条河流都纳入监管之中。实施“开门治水”,四川南充为11名媒体记者颁发“记者河长”聘书,江西吉安聘任具有丰富法治实践经验的律师担任“河长法治特派员”,众多乡贤河长、企业河长、百姓河长参与治河,河长制湖长制进一步深入群众中。

湖南长沙县金井镇镇级河长查看河流水质情况(彭晃/摄)

  各地围绕河湖管护责任,因地制宜展开探索实践。

  在福建沙县,针对县级流域河长依法履职“最后一公里”痛点,用制度将县级流域河长权责、职能要求及追责问责情形一一明确,解决了“跨分管领域”治水难题,实现流域河长有法可依、有权协调。

  在浙江绍兴,全国首个河长制湖长制市级地方标准发布,界定和细化了河长、湖长管理要求、工作职责、巡查要求和考核问责,明确对造成水域面积萎缩、水体恶化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入选2018年浙江省级“美丽河湖”的海宁鹃湖

  管河者全面上岗到位,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愿景在神州大地上逐渐清晰。接下来,是鸣金收兵过几天舒坦日子,还是进一步持续加力?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的内涵是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名实相副。”鄂竟平部长一语中的。

  7月,水利部瞄准当前河湖管理仍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部署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作为又一项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标志性工作,“清四乱”既治标也治本,在清除河湖表象问题的基础上,将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还河湖干净、整洁的空间。

  “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自行动全面铺开以来,地方积极响应,广东、安徽、江西等省以总河长令形式高位推动,取得显著成效。在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的调查摸底中,4万多个“四乱”问题浮出水面,目前已经全面进入集中整治阶段。

  为了管好“盛水的盆”,一项项围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加强水域岸线管理的专项行动也相继展开。长江委会同沿江9个省份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行动,对长江岸线进行全面“体检”;全国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历时6个月,支撑保障河湖采砂管理秩序依法有序可控;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清理整治专项行动,1376处固体废物点位得到排查。通过强力的监管、严格的问责,“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开始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向水利工作各个领域全方位延伸。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织密最严格制度,使其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一年,水利部组织流域机构对569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跟踪检查,实现了部批水保方案在建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对黄土高原7个省份436座淤地坝暗访督查,约谈通报严格追究责任,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全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6300多项,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余起,水土保持违法行为得到依法严惩。

  各地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管,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技术手段。甘肃天水采取示范引领、以案为鉴、立体宣传的方式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达到了“查处一个项目、带动一个行业”的效果。

暗访陕西绥德正沟骨干坝

  “节水优先”方针继续深入落实。这一年,水利部优化调整机构职能,专门成立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随之而来的是节约用水职责显著加强,各项工作进展加快:《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送审稿)》完成起草并报送国务院;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面推进;煤间接液化等6项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完成制订;一批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小区等节水载体相继建成,推动节水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在全社会逐渐形成。

  把牢财经纪律红线,水利资金监管同样“严”字当头。这一年,水利部预算管理“三项机制”作用有效发挥,预算执行总体实现序时均衡安全高效。各地方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广东省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陕西省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江苏省水库移民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出台,水利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

  一点一滴变化,汇成事业之浩荡。

  短短一年间,“强监管”迅速落实,倒逼治水实践向更科学、更务实、更高效方向长足迈进,成为“水利2018”毫无争议的关键词之一。

  铿锵的步伐:全新气象再出发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部风行风呈现新气象,行业能力持续加强,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2018年,党的建设“走在前、做表率”,为顺利推进机构改革和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 是党建的永恒课题。水利部机关通过举办3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实现处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培训全覆盖;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网上答题活动中,3.3万余名水利干部职工参与其中。学习热潮掀起,“红色引擎”为全体水利人干实事、谋发展凝聚起强大动能。

  理想信念是根,根深才能叶茂。随着总结凝练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工作全面启动,从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到地方水利部门,全体水利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大讨论,凝结出众多反映“忠诚、干净、担当”政治要求、彰显水利行业独特属性、体现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鲜明特色、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导向的集体智慧表达。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年,水利部门坚持和强化制度治党,党内监督方式方法持续改革创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巡视工作为管党治党指明了标靶。2018年,部党组《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和《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出台,先后组织对14家部直属单位开展3轮政治巡视,全力配合中央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利剑”始终高悬,充分彰显出水利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在水利部直属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上,驻部纪检监察组对2018年上半年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和近年水利部直属系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问题相关情况进行通报,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形成强烈震慑。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水利部党组印发了《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司局单位以“横不攀竖不比,刀尖向内扎自己”的态度认真查找问题,积极落实整改,以此带动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水利系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部风行风越来越好。让优者进,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随着《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出台,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贯彻新理念、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落实新要求,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进一步充分激发,水利改革发展有了更加坚固的核心和力量。

  江河作证,志之所趋,不可阻挡。凝聚了思想人心,就聚拢了发展合力。

  回首2018年,这是水利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之年。

  以科学立法,为水利事业发展护航。《长江保护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一类项目,水法、防洪法等12部法律行政法规修改工作方案提出,水利法规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与此同时,水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持续强化,通过全面巡查、挂牌督办等措施,现场制止河湖违法行为近3万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近4000起;深挖涉黑除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移送,累计达400多条。

  回首2018年,这是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之年。

  从全国层面到区域地方,一系列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水利规划扎实推进,《潮水位站网规划》《雄安新区防洪规划》等一批重点水利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顶层设计为解决新老水问题、谋划水利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基础条件。

金门同胞见证两岸通水仪式(陈精高/摄)

  回首2018年,这是治水大国力量彰显之年。

  澜湄六国就《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达成共识,确保澜湄水资源合作蓬勃健康发展。中国多次向朝鲜、俄罗斯紧急通报雨情信息,向印度应急提供雅鲁藏布江大洪水信息以及堰塞湖监测信息,与各国在国际水文报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联合考察和技术交流方面合作不断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不断向前。

  “一带一路”倡议为水利走出去提供了全新机遇。2018年,由中方承建的喀麦隆曼维莱水电站主体部分通过验收;亚、非、拉等30多个国家100余名官员和专业人员参加在华举办的研修班、研讨会;援助孟加拉国防洪规划技术合作等3个援外项目顺利实施。中国水利在不断远航的征程中,也在继续巩固和深化着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与合作。

  回首2018年,这是水利科技创新驱动之年。

  4项水利科技成果初评公示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8年度共获批立项11项;14项水利行业标准在这一年发布,在编标准131项,标准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水利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创新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一连串重要成果的出炉接连刷新了水利科技创新的高度和维度,驱动着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玉树“订单班”学生在青海省玉树州国庆工地质检实验室实习(王辛石/摄)

  回首2018年,这是水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之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18年,水利部聚焦补齐水利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短板,研究制定了“水利人才创新行动计划”;继续推广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留住人才;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广大水利职工苦练技能、岗位成才。

  我们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梦想植根于每个人心中,也跃动在每个人肩头,当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治水追梦人已经朝着阳光的方向,开始新的进发!

  来源:《中国水利》 2019年1月14日

轩玮 董明锐 王慧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